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张利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鼻-鼻窦炎应用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治疗方法,给予研讨组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研讨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研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鼻内窥镜手术慢性鼻-鼻窦炎临床效果观察

    早期外科手术与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李君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外科手术和单纯药物治疗对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 抽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方式,给予观察组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痰菌转阴率为69.2%,病灶吸收率为74.4%,空洞缩小率为71.8%,与观察组的92.3%、94.9%和9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对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8%,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早期外科手术治疗,既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炎症反应,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早期外科手术单纯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炎性因子不良反应

    养阴补肺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刘艳芬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养阴补肺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全市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1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药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养阴补肺法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细胞因子IL-12、IFN-γ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免疫功能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阴补肺法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确切,能够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养阴补肺法耐多药肺结核疗效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王长青徐小菊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1月接诊的90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剂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口服小剂量阿奇霉素片,疗程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患者的总有效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第一秒钟用力呼吸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有力呼气流量占有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三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418.24±20.35)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GRQ评分(35.25±5.3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剂治疗老年稳定期COPD治疗效果可靠,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的各项指标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阿奇霉素噻托溴铵肺功能生活质量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江雪丰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产儿发生视网膜病变的情况,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52例早产儿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眼底筛查,对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以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52例患儿中,共有58例检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生率为23.02%,正常率为76.98%.不同胎龄和体质量早产儿的ROP发生率也不相同,就胎龄而言,28周以下早产儿的发生率(62.50%)、28周至30周的发生率(41.67%)明显高于31周以上的早产儿的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生体质量方面,体质量低于1000 g的早产儿的ROP发生率(44.44%)明显高于体质量大于1000 g的早产儿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早产儿进行眼底筛查,发现早产儿的视网膜病变与其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密切相关,其中胎龄小于28周和体质量小于1000 g的早产儿的发生率较高.

    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低血压与血管钙的相关性分析

    汤萌郝艳霞成龙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透析间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与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5月本院血液净化科收治的288例老年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8例,女130例,所有患者均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入选标准:年龄66~85岁;透析时间1~10年;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透析期间MHD患者的SBP最低值低于90 mmHg,或出现低血压相关症状回输葡萄糖溶液则为IDH.采用胸部平片评估VC情况.结果 288例老年MHD患者中有38例主动脉弓VC患者和59例IDH患者,VC患者IDH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on-VC患者(34.2%vs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H患者VC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non-IDH患者(22.0%vs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C是IDH发生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VC与IDH密切相关,有效控制VC进程有助于防止IDH的发生.

    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间低血压血管钙化

    胃镜室配合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实践体会

    繆文娟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胃镜检查中配合临床科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4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并查看胃镜清洗合格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胃镜清洗合格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明显改善胃镜室护理服务的水平,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提升,胃镜室中胃镜清洗合格率也明显提高,有利于减少胃镜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胃镜室临床科室优质护理实践体会

    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效果分析

    郭丽盟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均等分组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诊治22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行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9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1.82%(P<0.05);观察组口腔肿瘤平均住院日(8.4±0.8)d明显较短于对照组(10.5±0.9)d(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下对口腔颌面部肿瘤病人实施护理,效果较好,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应用,让患者获得较好舒适度,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口腔颌面部肿瘤护理快速康复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李德琴付桂珍
    177-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高危药品分级管控措施实施阶段(观察阶段),在此阶段内将品管圈引入其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管理,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作为高危药品分级管控措施未实施阶段(对照阶段),分析两个时间段内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阶段高危药品管理评分(95.17±3.44)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9.35±7.90)分(P<0.05);观察阶段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知识了解评分(92.58±5.89)分,显著高于对照阶段的(85.55±9.35)分(P<0.05).结论 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有助于加强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于高危药品的了解程度,规避安全隐患发生风险.

    高危药品品管圈护理管控措施

    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时机对液体残留量及患者的影响

    汤雯陈雪琴潘燕娟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后不同拔针时机对液体残留量及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0例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选择传统方法进行拔针;观察组选择暂时不拔针,对输液架高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滴速调大,待液体完全静止不动时进行拔针,测量和对比两组残余液量、皮下淤血发生率、疼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残余液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淤血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液后进行干预拔针可使药液损失和浪费量明显减少,降低淤血发生率,减少痛感,提高患者准确用药量,对病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拔针时机液体残留量静脉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