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戴勇中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60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按照抽签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施常规修复治疗,而观察组给予附着龈重建治疗,且对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高于对照组,而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即优势在于操作简单、修复效果稳固及美观,对改善种植义齿牙周指数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应用及推广.

    附着龈重建口腔种植修复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临床效果研究

    沈小平王士列刘建平李年春...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ACI患者68例,依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先后,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即A组与B组(各34例),A组患者运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治疗,而B组患者则运用临床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A组实验组:34例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常规做头颅CT,常规监测血小板、血糖、血凝以及心电图,均于发病4.5h内接受溶栓治疗,药物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辅以脱水剂,抗凝药物综合治疗,共治疗两周.B组对照组:34例患者在接受溶栓治疗前常规做头颅CT,常规监测血小板、血糖、血凝以及心电图,均于发病3h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方法除rt-PA的应用以外,其余方法均同A组实验组治疗方法,共治疗两周.观察包括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前后NFDS评分,以及脑部血管再通情况.记录数据,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发现,A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为94.1%,显著较B组患者76.4%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NFDS得分均有降低,经t检验,A组NFDS评分降低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A组有效率(包括治愈、显效和有效)为75.0%(30/34),B组有效率为64.7%(22/34).两种治疗效果均有一定成效,两组之间比对,A组有效率比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治疗疗效肯定,且优于常规治疗方法,血管再通率、有效率及NFDS得分情况均较好,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溶栓临床效果rt-PA

    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对中老年人跟痛症的临床应用

    雷昱徐永发范夏女舒敏锐...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规范抗骨质疏松(OP)治疗在中老年人跟痛症中的临床效果,分析骨质疏松症和跟痛症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本院跟痛症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以非甾体抗炎药(扶他林片)治疗,治疗组以福善美、钙剂、骨化三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足跟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跟骨小梁密度(BM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较对照组56.67%(17/30)高(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及足跟疼痛程度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BMD改善显著,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老年跟痛症患者采用规范抗OP药物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跟痛症疼痛程度双磷酸盐福善美骨化三醇

    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问题研究

    邓晓莉张杨萍周易青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情况.方法 通过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出生的试管婴儿100例(68例单胎儿、32例双胎儿),随机选取自然受孕在本院出生婴幼儿100例(70例单胎儿、30例双胎儿),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出生情况、体格及精神运动的发育状况.结果 IIVF/ICSI单胎儿出生身长、BMI相比于NC单胎儿更高,且IVF/ICSI单胎儿母亲生产年龄相比NC单胎儿更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胎儿MDI、PDI、Gesell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IVF/ICSI婴幼儿当中,双胎组婴儿出生身长、体质量、BMI与胎龄相比单胎组均显著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婴儿的月龄、低体质量儿占率、早产率、入住NICU率相比于单胎组均显著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管婴幼儿的生长受其出生体质量影响,且婴幼儿的精神运动发育受父母文化水平以及母亲的职业影响.自然妊娠婴儿与试管婴儿精神运动发育方面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影响母亲父亲对比自然受孕

    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血钙和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析

    张丽娟
    169-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慢性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为提高患者透析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为时限,选取本院4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依据原发病不同分为A组(糖尿病肾病,23例)和B组(慢性肾小球肾炎,23例),抽取两组静脉血液样本测定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两组血钙、磷水平相当,A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甲状旁腺激素达标率(52.17%)与B组(34.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低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患者,两者达标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前者易发生低转换型肾性骨病,后者易发生高转换型肾性骨病,应根据患者病因及临床实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以预防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液透析甲状旁腺激素

    FeNO浓度监测在胸闷型哮喘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作用分析

    李连格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胸闷型哮喘患者实施呼出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浓度监测在评估病情方面的作用.方法 随机在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胸闷型哮喘患者中选择46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均接受相同的临床对症治疗,并在同期与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人员中随机选择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入选研究对象的呼出气一氧化氮实施测定,比较观察组接受治疗前后的FeNO浓度变化以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各时段的FeNO浓度均低于治疗前,FEV1/FVC、FEV1/预计值均明显升高,且治疗后各时段指标监测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的FeNO浓度、FEV1/FVC、FEV1/预计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各指标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胸闷型哮喘患者实施FeNO浓度监测,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胸闷型哮喘FeNO浓度监测病情评估应用效果

    加减红藤汤灌肠外敷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的意义观察

    梁艳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加减红藤汤灌肠外敷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的意义.方法 纳入此次研究的80例湿热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入选时间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顺序不同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n=40),给予患者单纯口服甲硝唑片治疗,另一组为研究组(n=40),给予患者加减红藤汤灌肠及药渣外敷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B超检查结果,评估其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随访1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B超检查结果中,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盆腔积液最深径与炎性包块直径均明显缩小(P<0.05),并且研究组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0.0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加减红藤汤灌肠外敷治疗湿热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加减红藤汤灌肠外敷湿热型慢性盆腔炎临床意义

    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郭鹏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静脉连续输注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来本院治疗并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静脉连续注入丙泊酚予以麻醉,之后行LC.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连续注入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予以麻醉,之后行LC.记录患者意识恢复时间、管道拔除时间以及止痛时间,以此评定麻醉效果.并收集两组患者气腹状态与意识恢复状态下5 min时股静脉血液流速与流量相关数据,以判断两种麻醉方式对股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意识恢复所用时长、拔管时间和止痛时间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气腹状态与意识恢复5 min时,患者血液流速与流量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连续注入丙泊酚复合硬膜外利多卡因麻醉在LC手术中麻醉效果优秀,且不会对股静脉血液流通造成过多影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丙泊酚利多卡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股静脉

    90例骨肌系统肉芽肿性炎的MRI诊断价值分析

    迟强侯鲁强孙秋德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MRI诊断骨肌系统肉芽肿性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90例骨肌系统肉芽肿性炎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MRI显示病灶在颈部12例,胸腰椎13例,骶髂关节10例,手腕11例,髋关节10例,大腿8例,小腿12例,膝关节10例,足踝4例.累及骨骼45例,肌肉60例,骨骼肌肉均累及15例.单发46例,边界不清55例.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60例,稍高信号30例;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86例,呈现散在不规则低信号40例,可见不均匀中低信号30例;STIR呈不均匀高信号40例,均匀信号20例,35例在PDWI压脂像呈不均匀高信号.结论 MRI对骨肌系统肉芽肿性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MRI骨肌系统肉芽肿性炎

    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对比

    刘细高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七氟醚与氯胺酮分别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小儿单侧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本院进行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氯胺酮组,每组各40例,七氟醚组采用七氟醚吸入复合骶管麻醉,氯胺酮组采用静注氯胺酮复合骶管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七氟醚组患儿体动或睁眼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氯胺酮组(P<0.05);两组患儿各单一时间点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在T1、T2时间点HR、MAP均要高于T.时间点(P<0.05),两组患儿T1、T2时间点组内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ICC、PAED评分均要低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氯胺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绪论骶管阻滞麻醉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小儿斜疝,操作简单,麻醉诱导快,麻醉苏醒时间短,更易获得患儿的配合,且安全性可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

    小儿腹股沟斜疝骶骨麻醉阻滞七氟醚氯胺酮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