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颈上皮内瘤变采用阴道镜联合leep刀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冯媚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阴道镜+宫颈环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效果.方法 抽选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CIN患者73例,患者均行阴道镜检查诊断,并行阴道镜+leep刀治疗,术后取病理组织活检,对比阴道镜诊断准确率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CIN患者经阴道活检准确率较高,为89.04%(65/73),其中CINⅢ级检查准确率高达94.12%(16/17);联合leep刀治疗后,临床治愈率高达91.78%(67/73),仅2例(2.74%)患者术后发生复发情况.结论 阴道镜+leep刀可准确判断患者CIN病症,并予以准确切除治疗,临床治愈率较高,且复发率极低,治疗效果显著.

    阴道镜宫颈环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变

    连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及结局的影响

    黄高英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及自然分娩率.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6、12 h的出血量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会阴损伤、宫颈裂伤、感染及会阴水肿的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新生儿窒息率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阴道分娩的初产妇连续硬膜外镇痛分娩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程度,缩短产程时间,改善母婴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初产妇连续硬膜外镇痛产程母婴结局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梅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观察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2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对其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即采用西药配合柴胡、白术、茯苓、党参、陈皮等中药,共同服用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即让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胶囊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症状、治疗效果以及胃镜下的疗效.结果 经比较,在治疗1个月与3个月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腹痛症状、嗳气症状、反酸症状以及胸骨后有烧灼感的症状都有明显好转,但是实验组的患者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且实验组患者在胃镜下的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形式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症,提升治疗有效性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医学临床领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

    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99例临床分析

    简维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内镜下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对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9例胃肠息肉患者分组研究,A组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治疗,B组实施活检钳钳夹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A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与B组相比,均相对更短,出血量相对更少(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与B组12.24%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复发率为2.00%,与B组14.2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肠息肉患者而言,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效果理想,可缩短手术时长,减少出血与并发症,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胃肠息肉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研究

    桂琴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本院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6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行细菌检验和药敏检查,根据检查与检验结果 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者中,阳性检出率为45.00%,其中大肠埃希菌占阳性检出率48.15%,奇异变形杆菌占阳性检出率14.81%,肺炎克雷伯菌占阳性检出率14.81%,葡萄球菌占阳性检出率18.52%,粪肠球占阳性检出率3.7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给予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行细菌检验和药敏检查可为临床医疗人员提供治疗与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复发性尿路感染细菌检验药敏大肠埃希菌

    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影响

    李铎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临床研究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 本文对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本院治疗的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归类为不同的治疗方法,替格瑞洛组(实验组):43例患者采用围术期间口服负荷量替格瑞洛方案治疗;氯吡格雷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取围术期间口服负荷量氯吡格雷方案治疗.分析组间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灌注程度发现,替格瑞洛组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现,替格瑞洛组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经过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心肌酶峰值及STR发现,替格瑞洛组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组(P<0.05).结论 术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中心肌灌注的影响,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

    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心肌灌注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追踪方法学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的应用研究

    喻露杨邹幸李优明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 学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不良事件为对照组,此时实施常规的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以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不良事件为实验组,此时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对两组医院不良事件管理结果 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管理型评价指标、执行型评价指标的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SAC 1级及2级事件发生率(0和1.25%)明显低于对照组SAC 1级及2级事件发生率(0.90%和3.37%),同时针对本院不良事件中发生率较高的伤人/毁物事件.实验组的伤人/毁物事件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47%),且控制在医院制定的监测指标值伤人/毁物不良事件发生率≤1%.结论 在医院不良事件管理中应用追踪方法学,可以有效降低医院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保证患者的安全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追踪方法学不良事件管理医院

    玉屏风颗粒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张翼肖晨许瑾慧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至2019年间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观察咳嗽、喘息、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退时间,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比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嗽、喘息、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白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能够快速改善患儿咳嗽、喘息、高热、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情况,降低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玉屏风颗粒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氨茶碱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效果观察

    高超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与氨茶碱联合疗法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本科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接诊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患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实验组联合应用氨茶碱与左氧氟沙星,对照组单用氨茶碱.综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并对各组的肺功能指标作出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明显比对照组的79.49%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FEV1、FVC和PEF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常规治疗中合理联用氨茶碱与左氧氟沙星,疗效确切,患者肺功能改善明显.

    左氧氟沙星疗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氨茶碱

    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靳晓伟徐璐王瑞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肺癌化疗患者出现院内感染情况后体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药敏结果.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化疗后均出现院内感染,将患者感染性标本送至检验科测试病原菌种类、检验药敏反应,归纳总结引发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 .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位置以呼吸道感染患者人数最多,共31例,占62.00%,以泌尿道感染患者人数次之,共14例,占28.00%.引发感染的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3类,总计1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7.26%,共76株,革兰阳性菌占25.66%,共29株,真菌占7.08%,共8株.药敏反应结果革兰阴性菌、阳性菌均对庆大霉素、林可霉素有较高耐药性,真菌对氟康唑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分析肺癌化疗患者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分布及药敏结果等可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支持,对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有重要价值.

    肺癌化疗院内感染病原菌药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