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予甲氨蝶呤药物杀胚的治疗效果

    涂琴王成夏乐莎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后予甲氨蝶呤药物杀胚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96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48例)与治疗组(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治疗+甲氨蝶呤输卵管注射,48例),比较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比,治疗组术后第2天与第4天下降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5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治疗组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 输卵管妊娠患者在保守性手术治疗后予甲氨蝶呤输卵管注射,效果更为显著,利于调节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概率.

    输卵管妊娠甲氨蝶呤异位妊娠保守性手术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董健余璋徐德亮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收取时间在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的总有效率89.2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骨科创伤感染创面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临床疗效

    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

    刘淑艳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顺铂联合替吉奥方案在晚期胃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晚期胃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化疗方案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与实验组(37例:顺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近期疾病控制率为(72.9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且出现Ⅲ~Ⅳ级不良反应者的例数明显更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PS)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给予顺铂联合替吉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5-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效果.

    顺铂替吉奥5-氟尿嘧啶晚期胃癌安全性

    探讨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

    李静郑树远郑秋生
    171-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作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其均接受CT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50例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患者中,72.00%(36/50)为胃淋巴瘤(3例患者为套细胞淋巴瘤,4例为B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9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8.00%(14/50)为肠道淋巴瘤(2例为套细胞淋巴瘤,1例为T细胞淋巴瘤,11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例胃淋巴瘤中,21例为浸润型,9例为溃疡型,6例为肿块型;14例肠道淋巴瘤患者中,1例为结肠淋巴瘤,3例为回盲肠淋巴瘤,10例为小肠淋巴瘤.结论 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诊断中,实施CT检查,具有一定的价值,可较好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CT表现

    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筛查胎儿手足畸形的临床应用

    曾庆新任苓叶军游宇光...
    17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在筛查胎儿手足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胎儿手足畸形筛查18535例孕妇资料,所有孕妇均行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检查,以引产或生产后胎儿畸形情况为"金标准",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18535例接受胎儿手足畸形筛查孕妇中,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手足畸形胎儿共81例,手足正常胎儿18454例;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确诊手足畸形胎儿74例,敏感性为91.36%(74/81),特异度为99.92%(18439/18454),准确性为99.88%(18513/18535).经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确诊的74例手足畸形胎儿中,以足内翻最多,人鱼序列征最少,分别占40.54%(30/74)、2.70%(2/74).结论 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在胎儿手足畸形筛查中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均较高,有助于发现畸形类别,从而为优生优育提供保障.

    胎儿手足畸形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法常规超声法诊断效能畸形类别

    米诺环素与肌注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对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血清固定发生的影响

    周孔香
    175-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与肌注苄星青霉素治疗梅毒对患者血清学指标及血清固定发生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90例梅毒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肌注苄星青霉素治疗,研究组口服米诺环素治疗.比较两组皮损消退时间、血清学指标(CD4+、CD8+、CD4+/CD8+)及血清固定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玫瑰疹、硬下疳、扁平湿疣、掌跖梅毒疹等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血清学指标均有所变化,且研究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对照组梅毒血清固定发生率为15.56%(7/45),高于研究组的8.89%(4/4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诺环素治疗梅毒可缩短皮损消退时间,减轻免疫功能损害,能够减少血清固定的发生.

    梅毒米诺环素肌注苄星青霉素血清学指标血清固定

    对纵膈肿瘤患者采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研究

    孙勇
    177-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中抽选5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9例,采取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7例,采取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t=15.1046、2.2095、13.5112、13.9745、8.3603,P=0.000、0.031、0.000、0.000、0.000),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对照组(25.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3,P=0.000).结论 在纵膈肿瘤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微创胸腔镜手术纵膈肿瘤并发症疗效

    基于MR检查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定位和诊断中的应用

    张远强
    179-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和分析MR诊断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系统回顾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来本院治疗的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5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入院期间的CT和MR诊断结果 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数据指出,根据影像学表现和病理结果发现50例患者中卵巢原发恶性肿瘤9例,子宫内膜癌11例,宫颈癌26例,卵巢转移瘤4例.比较两组的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可知,CT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阳性检出率为90.0%(45/50),而MR的阳性检出率为92.0%(4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常用的MR和CT均对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定位和诊断有着较好的价值,在恶性肿瘤的阳性检出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中MR诊断在肿瘤的定性和定位方面有一定优势,而CT诊断在恶性肿瘤的钙化转移问题更有价值.因此,在临床影像学辅助诊断女性盆腔恶性肿瘤过程中,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高恶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转移的检出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

    盆腔恶性肿瘤MR诊断定位定性

    超声与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宋兵高
    18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与CT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230个结节),均行超声与CT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超声、CT、超声+CT 3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准确性和特异性.结果 230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结节162个(70.43%),恶性结节68个(29.57%);超声+CT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性分别为76.47%、96.91%、90.87%,均高于超声、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与CT联合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CT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刘小峰
    183-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在老年胸科手术的患者之中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于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胸科接受诊治的老年患者,均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全身麻醉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方式.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比较两组的患者在手术之后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情况(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白细胞介素6等)、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结果 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组患者在应激反应方面的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之后各阶段的精神状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更好(P<0.05),研究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各方面生活的质量相较于对照组也明显要更优(P<0.05).结论 在老年胸科手术的患者中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较好,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以及改善手术后的认知功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荐作为老年胸科手术的麻醉方式.

    胸科手术老年硬膜外阻滞麻醉全身麻醉认知功能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