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针刀及弹压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葛飞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针刀及弹压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粘连性肩周炎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拨旋与针刺的手法并联合中药与功能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针刀及弹压手法联合中药与功能锻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PRI、症状、单项症候疗效积分情况.结果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针刀及弹压手法复位为主治疗粘连性肩周炎患者,其治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疗程,值得推广.

    小针刀粘连性肩周炎弹压手法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DSA应用价值

    江顺福邹永周黄澄鹏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DSA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在对患者行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行DSA检查,对DSA在其中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结果 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行介入治疗中,使用DSA检查,发现有10例16.67%血管正常,50例83.33%血管异常的患者,其中主要以大脑动脉狭窄比例占据相对较多、而交通动脉瘤所占据的比例相对较少.在对患者行介入治疗之后,患者的血管面积整体狭窄度、血管直径的狭窄度、病变长度以及最小直径,相较治疗前均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加以预防和治疗的过程中,通过行DSA检查,可以使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整体的疾病检出率明显提升,并且有效降低治疗的不良反应率,可以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广泛使用.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DSA检查

    开腹手术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丽霞刘琴杨宁张雪刚...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宫颈癌的开腹手术治疗的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并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癌症早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38).对照组患者行宫颈癌传统的根治术,研究组患者行保留盆腔神经的改良宫颈癌根治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1年随访期内的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及对宫颈癌的治疗后功能评价情况、亲密关系等.结果 两组患者1年随访期内的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及对宫颈癌的治疗后功能评价的各项分值对比中,研究组的分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配偶亲密关系评分中,研究组于配偶亲密关系、性欲、性交及性高潮等性关系的评分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中,开腹手术是作为一种的治疗方法,该手术中保留盆腔神经的改良宫颈癌根治术的方法优于宫颈癌传统的根治术.在宫颈癌早期的治疗上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开腹手术治疗充分的保障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开腹手术改良宫颈癌根治术临床效果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价值分析

    林晓玮于水莲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奥曲肽+凝血酶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66例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33例):选择奥曲肽药物施治;观察组(33例):选择奥曲肽+凝血酶药物施治;最终就两组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血小板计数以及病情治疗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展开对比,观察组数据明显下降(P<0.05);同对照组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小板计数展开对比,观察组数据明显增加(P<0.05);同对照组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治疗总有效率(66.67%)展开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6.97%)更好(P<0.05).结论 临床对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选择奥曲肽+凝血酶施治,于减少输血量、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增加血小板计数以及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肝硬化伴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好转.

    奥曲肽凝血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临床观察

    邵晓辉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共32例不典型川崎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30例典型川崎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表现及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结膜充血、口腔改变、皮疹、淋巴结肿大、四肢改变发生率以及血沉、CRP、PLT、WBC、H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典型组发热时间、ALT水平高于典型组,冠脉病变发生率低于典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指标,有利于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降低误诊、漏诊的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临床观察

    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及避孕行为的影响

    刘帅婷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及避孕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人工流产女性13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5例.人工流产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关爱服务,对比两组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避孕行为掌握情况及重复流产率.结果 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避孕知识认知度优良率均提升,且观察组(96.92%)较对照组(72.3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避孕行为掌握率(98.46%)较对照组(73.85%)高,重复流产率(1.54%)较对照组(13.8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流产后关爱服务可有效提升患者对人工流产女性避孕知识的认知度,使其熟练掌握避孕行为,有效降低重复流产率.

    人工流产流产后关爱服务避孕知识避孕行为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分析

    范贵海熊华美郑涛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与疗效.方法 择取本科室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分组:前入路组(n=30)、后入路组(n=30),前入路组实施前入路手术,后入路组实施后入路手术,对比不同术式的近期及远期效果.结果 前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较后入路组明显降低(P<0.05).前入路组患者植骨融合时间较后入路组明显降低(P<0.05).前入路组患者术后1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后入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颈椎骨折脱位实施前入路手术可达到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方式疗效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陈翔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选取2014年1月~2017年8月进行治疗的7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眼部状况对比、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应用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眼部状况变化情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后,有利于改善患者眼部状况,优化治疗效果,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推广.

    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人工晶体植入术

    对比乳腺X线摄影和MRI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优劣势

    柴森颜秀秀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乳腺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乳腺X线摄影以及MRI诊断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于临床分别施以乳腺X线摄影检查、增强MRI检查以及病理检查,最终对检查结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确诊恶性病变71例,良性病变49例,通过乳腺X线摄影检查发现29例(40.85%)属于恶性病变,30例(61.22%)属于良性病变;通过MRI检查发现62例(87.32%)属于恶性病变,46例(93.88%)属于良性病变.在诊断准确度方面,MRI检查高于乳腺X线摄影,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乳腺疾病患者在进行诊断期间,合理选择MRI方法加以诊断,最终获得的诊断准确率显著,从而为乳腺疾病的早期确诊以及早期治疗奠定基础,为乳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做出保证.

    乳腺X线摄影MRI乳腺疾病临床效果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观察

    林继红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选择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CHD CHF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期间,对照组(60例):药物应用剂量为20 mg/d;观察组(60例):药物应用剂量为40 mg/d;最终就两组CHD 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率、心源性死亡率、hs-CRP水平、NT-proBNP水平以及6MWT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CHD CHF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舒张末内径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CHD CHF患者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率以及心源性死亡率比较,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P<0.05);同对照组CHD CHF患者hs-CRP水平、NT-proBNP水平以及6MWT水平比较,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P<0.05).结论 对于CHD CHF患者在选择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期间,控制应用剂量为40 mg/d,同20 mg/d比较,于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左室舒张末内径、降低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率以及心源性死亡率、降低hs-CRP水平以及NT-proBNP水平、提高6MWT水平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促进CHD CHF患者病情好转.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