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吴帼蕴于晓凰曹维维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15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分别进行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分析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宫腔镜的应用价值.结果 宫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为87.01%(134/154),明显高于阴道B超的57.14%(88/154)(P<0.05).结论 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宫腔镜诊断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

    宫腔镜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应用效果

    大肠癌应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的效果观察与相关指标评估

    孔炯叶峰陆峰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讨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肠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研究组接受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疗效.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50.0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免疫学指标、体质量、KPS评分,治疗前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NK细胞、CD4/CD8、CD4、CD3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体质量、K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大肠癌可考虑首选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方式进行治疗,此方式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作用更为突出,值得推广.

    大肠癌胸腺五肽化疗细胞免疫功能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中的应用

    张文婷王迪郑思宁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高血压(HTN)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AF)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室功能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5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为HTN合并阵发性AF组,同期选择本院治疗的单纯高血压患者50例作为HTN组.观察两组左心房血液动力学各指标、左心房容积及左心房各项指标差异.结果 HTN合并阵发性AF组患者心率明显慢于HTN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测量左心房容积及功能,LVEDd、IVST及LAD等指标显著高于HTN组,且LVEF显著低于HTN组(P<0.05).HTN合并阵发性AF组LAVmax、LAVp、LAVmin均明显高于HTN组患者,LAPEF及LAAEF显著低于HTN组(P<0.05).HTN合并阵发性AF组患者A峰值明显较低,E峰值及E/A比值显著较HTN组高,且PVs及PVd速率显著低于HTN组(P<0.05).结论 RT-3DE技术能准确评价HTN并发阵发性AF患者心脏结构及心室功能,对该疾病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高血压心房颤动心室功能

    血清IMA和Lp-PLA2及hs-cTnT联合检测对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价值

    刘亚东王丽萍冯莉莉王海晶...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监测血清IMA、Lp-PLA2、hs-cTnT水平对早期诊断ACS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在本院就诊的ACS患者160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6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60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40例,所有患者均在胸痛发作3 h内入院,并采血检测血清IMA、Lp-PLA2、hs-cTnT含量.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分析各组年龄、男女比例、吸烟史、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等指标的差异;使用ROC曲线评估IMA、Lp-PLA2、hs-cTnT联合检测对ACS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 NSTEMI组与STEMI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TEMI组与STEMI组血清IMA、Lp-PLA2、hs-cTnT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血清IMA、Lp-PLA2、hs-cTn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IMA、Lp-PLA2、hs-cTnT联合检测对STEMI、NSTEMI和UAP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0.933和0.761.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IMA、Lp-PLA2、hs-cTnT水平,对早期诊断AC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缺血修饰白蛋白超敏肌钙蛋白T

    麻醉诱导前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时肺的保护作用

    张爱华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肺癌患者全麻手术治疗时,于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肺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实施全麻肺癌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对照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同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前30 min、手术完成后呼吸指数、氧合指数差异性,比较各时段两组患者心率及动脉压指标.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呼吸指数、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30 min、手术完成后实验组患者呼吸指数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麻醉诱导前心率、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开始前30 min、手术完成后心率、动脉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癌患者实施全麻切除术治疗时,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心率、动脉压平稳,保护患者肺功能,值得大力推广.

    麻醉诱导右美托咪定全麻肺保护

    单相抑郁症患者颅脑CT双侧额叶形态学的研究

    李龙蒋芸梁钧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分析对双侧额叶形态学研究,探讨单相抑郁症患者脑部结构影像学的改变,进一步探讨单向抑郁症是否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方法 选取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心理科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50例单相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颅脑CT的观察研究,比较单相抑郁症患者与健康人的双侧额叶形态,探讨分析研究单相抑郁症患者脑部结构影像学的改变.结果 观察组中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左额叶指数为(27.17±0.49),而对照组的左额叶指数为(22.05±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中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右额叶指数为(23.93±1.25),而对照组的右额叶指数为(3.47±2.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患者的左额叶指数与年龄(-0.312)、病程(-0.351)均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右额叶指数与年龄有正相关的关系,而与病程无关.结论 通过对患者进行颅脑CT分析对双侧额叶形态学研究发现单相抑郁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单相抑郁症颅脑CT双侧额叶形态学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对比

    袁爱萍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瘢痕子宫孕妇再次实施剖宫产及非瘢痕子宫孕妇实施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妇3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是否存在瘢痕子宫情况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孕妇均为瘢痕子宫产妇,比较组孕妇均为非瘢痕子宫产妇,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的临床情况.结果 实验组产妇手术总时长(54.26±9.07)min、总住院时间(5.23±0.62)d均明显高于比较组(40.61±8.76)min、(3.69±0.63)d(P<0.05),术中出血量(496.67±31.24)ml及分娩后1d出血量(188.24±55.49)ml均多于比较组(309.41±30.84)ml、(116.81±54.37)ml(P<0.05),同时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高于比较组11.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产妇存在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极容易出现子宫破裂、前置胎盘、胎盘粘连等并发症,因此,应尽量鼓励产妇进行阴道分娩,预防出现瘢痕子宫情况.

    瘢痕子宫非瘢痕子宫剖宫产临床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2例

    李放杨治帆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42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复位准确后经皮穿入克氏针内固定,内固定可靠后石膏托外固定加强,一般情况下3~4周去除石膏托,6~8周拔除克氏针.结果 本组42例X线显示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1例出现医源性尺神经损伤,3个月后尺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本组优28例,良10例,一般4例,优良率90.4%.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并发症少的好方法.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老年患者微创人工肱骨头置换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项卫卫谢昊真叶勇军伦韦丹...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微创人工肱骨头置换的解剖与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40例,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固定术,实验组采用改良Thompson入路微创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随访2年,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肩关节功能、并发症.结果 较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第3、9、12、24个月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微创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可减轻机体创伤性,改善肩关节功能,且并发症少,利于患者预后.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微创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切开复位锁定板固定术

    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对比

    刘帅王军刘宝
    147-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对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8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显微手术夹闭术)与实验组(34例,血管内介入术),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4例明显多于对照组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同期SF-36量表得分与BADL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显微手术夹闭术.

    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介入大脑中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