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式剖宫产术治疗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观察

    侯晓凤汪紫燕陈薇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前置胎盘患者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诊断为前置胎盘,并行剖宫产术的患者90例,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n=45)采用改良式剖宫产,对照组(n=45)采用传统的剖宫产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及术后情况.结果 ①手术完成情况:观察组总手术时间为(35.8±5.3)min,明显小于对照组(62.3±6.8)min(P<0.05);观察组术中出量<500 ml者34例、500~1000 ml者10例、>1000 ml者1例,各例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9.3±2.4),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术后情况: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7.1±3.4)h、肛门排气时间(19.3±4.8)h,切口疼痛评分为(3.4±1.2)分,术后拆线时间(5.2±0.8)d,住院(5.4±0.6)d,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传统术式,改良式剖宫产术对胎儿影响不大,且安全有效,减少了产妇手术时间,改善了产妇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改良式剖宫产术前置胎盘治疗效果手术时长出血量

    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分析

    凌永伟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讨论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150例作为此次实验的对象,随机将这15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观察组,3组患者均为5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对其治疗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3组患者的眼震检出率、潜伏期、以及持续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在经过为期1周、1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痊愈率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要高,且复发率也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要低.结论 对于阵发性双侧出现扭转、眼震发作的患者,使用BPPV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较好,且简单、方便、复发率较低,为今后的临床诊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双侧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诊治

    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足踝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卜繁旺孙竹清杨晓松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蒂皮瓣与游离皮瓣修复足踝复合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足踝复合软组织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小腿远端蒂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皮瓣综合质地感、皮瓣成活率、皮瓣愈合时间、术后AOFAS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和皮瓣切取面积方面相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时间短,面积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皮瓣修复方式各自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考察,选取合适的皮瓣移植术,争取达到最有效且患者最满意的临床效果.

    蒂皮瓣游离皮瓣修复足踝复合软组织缺损临床效果

    传统开腹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杨雪松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传统开腹与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寻找安全性高的门脉高压症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76例门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传统开腹组(n=38)及腹腔镜微创治疗组(n=38),传统开腹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治疗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微创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全程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用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禁食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腹腔镜微创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用血量、术后镇痛次数,术后禁食时间均好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微创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16%,传统开腹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95%(P<0.05).结论 在治疗门脉高压症方面,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患者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后痛苦小,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传统开腹腹腔镜微创手术门脉高压症临床对比

    速尿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病临床观察

    李虓华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与探究速尿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甘露醇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速尿联合甘露醇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之后的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对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病患者使用速尿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较好.

    速尿甘露醇高血压脑病临床效果

    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厉荣平胡金武王伟剑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6例高位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86%)与对照组(71.43%)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26%)远远低于对照组(35.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肛瘘应用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低位切开高位旷置法高位肛瘘肛肠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临床分析

    詹志义刘宁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效果.方法 选择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加CPAP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上机前后患儿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 治疗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上机前两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后2 h治疗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有效保护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无创呼吸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肺保护性临床效果

    单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

    刘雪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在胃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胃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采用单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对创口进行缝合,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在ESD术后采用单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伤口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均未出现便黑、吐血、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 在胃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采用单腔镜下荷包-缝合技术,操作简单,伤口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单腔镜荷包缝合技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应用价值

    增强CT用于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的效果观察

    高琼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增强CT在临床诊断腹部肿瘤腹腔转移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于本院诊断的腹部肿瘤伴有腹腔转移的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CT检查,观察组采用增强CT的检查方法,与手术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种植灶的大小.结果 观察组诊断的准确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检查出的最小种植灶为1.10 cm×0.90 cm,对照组为2.85 cm×1.70 cm,观察组种植灶的平均长度、宽度为(3.95±0.60)cm和(2.95±1.15)cm,对照组(6.15±1.30)cm和(4.55±1.35)cm.观察组种植灶结果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强CT对腹部肿瘤的腹腔转移诊断的准确率高,且在微小种植灶的诊断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增强CT腹部肿瘤腹腔转移种植灶诊断

    渝东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成份分析及研究

    杨宏华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渝东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份,为该地区泌尿系结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纳入500例泌尿系结石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500例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份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探讨该地区人群泌尿系结石的饮食预防方法.结果 输尿管结石患者中,结石成份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结石成份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结石患者中,结石成份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结石成份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结石患者的结石成份均为无水尿酸、二水草酸钙.肾结石患者中,结石成份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的患者所占比例最大,与其他结石成份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渝东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份较复杂,主要成份为草酸钙.结合该地区患者结石成份的特点制定干预措施是降低该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发病率和复发率的关键.

    泌尿系结石成份草酸钙复发率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