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超引导微波消融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率观察

    曾志文刘庆王红喻慧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B超引导微波消融介入治疗肝癌的效果,以评价这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将90例肝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手术切除治疗,研究组予以B超引导微波消融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病灶消融情况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术后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结果 ①研究组完全消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6%vs 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明显低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11%vs 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随访期3年内,两组患者远期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B超引导微波消融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肿瘤完全消融率高,且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机体组织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减轻住院费用等社会及经济效益,有实际推广意义.

    B超微波消融介入治疗肝癌并发症远期生存

    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杜小青邓建文
    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花黄色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血清SOD、MDA、CAT)变化情况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OD为(39.3±2.3)U/ml、CAT为(24.5±2.4)U/ml,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MDA为(4.8±5.1)nmol/m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5.7±3.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能力,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红花黄色素急性脑梗死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杜滢冯志刚张萌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双黄连口服液与雷尼替丁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口腔溃疡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雷尼替丁与维生素治疗)与实验组60例(采用雷尼替丁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中,实验组(95.0%)与对照组(7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WBC计数、LYN计数、IgG与SIg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治疗后实验组的WBC计数、LYN计数、IgG与SIgA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3.3%(2/60),对照组复发率为18.3%(11/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溃疡患者中采用雷尼替丁与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促使溃疡快速愈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双黄连口服液雷尼替丁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血清IgG4与IgE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李琼胡雪亮方欢英张俊琼...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IgG4与IgE联合检测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本院50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过敏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研究1组患者为吸入性过敏,研究2组患者为食物性过敏,每组研究对象为25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过敏性疾病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对照组.结果 研究1组和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IgG4、IgE水平明显升高,研究2组患者的血清IgG4、IgE水平高于研究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gG4与IgE水平进行联合检测,可对诊断过敏原特别是食物过敏原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深究.

    IgG4IgE过敏性疾病临床应用

    实验室诊断小儿手足口病的方法学比较

    许幼仕彭维林林壹明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小儿感染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合理的诊断依据.方法 通过对2753例手足口病患儿采集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EV71和Cox A16的IgM抗体同时收集粪便用荧光RT-PCR方法检测该患儿粪便中的肠道病毒核酸,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753例手足口病患儿EV71-IgM检测阳性948例,阳性率34.44%,EV71 RNA检测阳性942例,阳性率34.22%,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者合并检出率为41.34%,符合率为85.98%,两者诊断结果一致;Cox A16-IgM检测阳性486例,阳性率17.65%,Cox A16 RNA检测阳性274例,阳性率9.95%,Cox A16-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ox A16 RN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将两者合并检出率为22.74%,符合率为82.31%,两者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核酸及抗体检测的两种联合监测,可以提高EV71和Cox A16检出率,能更有效地提高手足口病患儿感染的诊断水平,对预防及对诊断手足口病有积极意义.

    手足口病EV71CoxA16

    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的影响研究

    任春红吕占秀孙日新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泛福舒,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FEV1、FVC、PEF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PEF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和76.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呼吸功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泛福舒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呼吸功能

    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牙体牙髓病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分析

    李娇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的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5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68例,应用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对照组(52例,应用多次根管治疗).均随访半年,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咀嚼功能、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7.06%)相比对照组(76.92%)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咬合力(139.24±18.23)lbs、咀嚼效率(92.24±9.61)%相比对照组(119.19±13.65)lbs、(79.24±8.56)%明显更高,且牙龈指数(0.32±0.06)、出血指数(0.40±0.05)相比对照组(0.69±0.08)、(0.79±0.12)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94%)相比对照组(17.31%)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的效果更佳,更有助于恢复咀嚼功能.

    牙体牙髓病一次性根管适充治疗效果咀嚼功能

    对比西地兰与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时璐璐柳爱平黄银平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采用西地兰与胺碘酮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6例快速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并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西地兰治疗,观察组予以胺碘酮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室率变化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74.42%,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室率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 d后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1 d后心室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76.74%,对照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西地兰相比,快速型心房纤颤伴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更高,可使患者心室率与心功能显著改善.

    西地兰胺碘酮快速型心房纤颤急性左心衰临床效果

    急诊胸痛患者48例诊治体会

    夏锦林戴希友朱广军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诊胸痛患者48例诊治体会.方法 本次研究对本院48例急诊胸痛患者进行诊治体会分析,对所有患者病因、体征、症状、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胸痛的病因有许多种,临床表现也较为多样,因此急诊医生应明确诊断患者具体情况,避免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导致患者得不到适当的治疗.

    胸痛急诊诊治体会

    探讨胎儿期动脉导管内血流变化对先天性右心系统畸形患儿出生后预后的预测和评价作用

    陈玉娥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儿期动脉导管内血流变化对先天性右心系统畸形患儿出生后预后的预测和评价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先天性右心系统畸形患儿60例,依据动脉导管内血流变化将这些患儿分为正向血流组(n=20)、双向血流组(n=20)和逆向血流组(n=20),对3组患儿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逆向血流组患儿的死亡率20.0%(4/20)显著高于正向血流组、双向血流组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心室根治率20.0%(4/20)显著低于正向血流组、双向血流组100.0%(20/20)、100.0%(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儿期动脉导管内血流变化能够有效预测和评价先天性右心系统畸形患儿出生后预后.

    胎儿期动脉导管内血流变化先天性右心系统畸形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