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源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诊断的优势及临床价值

    刘姝兰斯光晏何其舟杨彬...
    96-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冠脉成像对心肌桥诊断的优势,探讨心肌桥与其近端冠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行双源CT冠脉成像的338例病患进行统计,其中男性患者184例,女性患者154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约60.8岁,统计双源CT对心肌桥的检出率及心肌桥的好发部位.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短期内先后行双源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62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比其对心肌桥的检出率.对比分析双源CT冠脉成像中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心肌桥组与无心肌桥组(分别143例),其近段血管的斑块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在338例患者中双源CTA检出心肌桥153例,共206段壁冠状动脉,检出率为45%,其中检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为19段、中段为119段、远段为48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近段为3段、中段为5段、远段为6段,对角支为5段、钝缘支为1段,其发生率分别为9.2%、57.8%、23.3%、1.5%、2.4%、2.9%、2.4%、0.5%.在62例先后行双源CT冠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双源CTA检出心肌桥23例,共26段壁冠状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检出6例,共6段壁冠状动脉,以病例数为准其检出率分别为37.1%、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有心肌桥组其近段血管检出正常为35例(24.4%)、管壁有粥样斑块及管腔正常为58例(40.5%)、管壁有粥样斑块及管腔狭窄为50例(34.9%),而无心肌桥组分别为98例(68.5%)、35例(24.4%)、10例(6.9%),有心肌桥组检出粥样斑块更多及管腔狭窄程度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双源CT的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高,并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双源CT冠脉成像图像质量优良,对心肌桥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方便、无创且价格适中,已成为临床诊断心肌桥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双源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心肌桥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研究

    杨发春王才飞孙志刚王高明...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缺血后适应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对梗死面积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70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非缺血后适应)和观察组(35例,缺血后适应).对照组待各血管再通后不加干预,观察组待血管再通后行短暂再闭塞.对血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校正TMI帧数、ST回落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CK峰值、CK-MB峰值、CTFC、CK-MB曲线下面积、NT-pro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缺血后适应可有效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心功能.

    缺血后适应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梗死面积心功能

    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缪璐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宫颈癌患者,将其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予以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清扫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缩短明显,其术中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明显减少,切除淋巴结个数相比于对照组则明显增多(P<0.05);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联合治疗宫颈癌,近期效果良好,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和使用意义.

    宫颈癌腹腔镜微创手术临床应用效果

    黛力新联合奋乃静对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研究

    魏桂莲张泽丽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研究,以缓解患者病情.方法 将88例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及止喘,祛痰处理.试验组给予黛力新1片,早1次,奋乃静4 mg晚一1次口服两周.对照组给予奋乃静4 mg晚1次口服两周.在试验前后分别测定肺功能,并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HAMA、HAMD评分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HAMA、HAMD评分下降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联合奋乃静对合并焦虑抑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黛力新奋乃静焦虑抑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缓慢连续性超滤治疗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的效果评价

    程静陶玲玲李敏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缓慢连续性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治疗肾病综合征重度水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SCUF治疗方法,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凝血功能(PT、APTT)、体重、24 h尿量、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体重、24 h尿量、白蛋白指标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血压、心率处于正常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缓慢连续性超滤治疗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疗效确切、安全,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缓慢连续性超滤肾病综合征重度浮肿

    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探究

    周世林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晚期早产儿中选取100例,两组均采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以用药剂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标准剂量70 mg/kg,观察组为大剂量100 mg/kg,对比两组治疗前后PCO2、PaO2、OI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24 h后的PCO2、PaO2均有所降低,OI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通气时间更短,PS应用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采用大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值得推广.

    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剂量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南昌地区子痫前期风险预测和管理

    何洁王晓娇万佳高军...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剂量阿司匹林子痫前期的治疗效果,以促进提高南昌地区子痫前期风险预测和管理水平.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痫前期高危孕妇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所有孕妇在孕早期时,均测定胎盘生长因子(PIGF),并收集外周血当天测量产妇双臂血压(MAP)、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进行子痫前期风险评估.观察组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对照组常规对症处理.高风险孕妇于孕中期再行PIGF筛查并评估风险,低风险孕妇仅做正常保健.在孕晚期时,对高风险孕妇行PIGF辅助诊断和判断早产的发生.观察两组子痫前期的发生率及母儿的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痫前期发病率(37.50%)明显低于对照组(65.63%)(P<0.05);观察组发病孕周为(24.25±4.62)w,分娩孕周为(37.23±3.56)w,与对照组接近.两组患者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早产发生率(2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3.13%)(P<0.05);观察组足月产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P<0.05).结论 对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的发生,降低早产发生率.

    阿司匹林子痫前期风险预测管理

    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

    何嘉承李强喻巍周欢斌...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后侧Pilon骨折患者3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照组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手术支撑钢板固定;观察组采用改良的后外侧入路手术支撑钢板固定.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疼痛情况.结果 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两组患者基本相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情况相当,治疗后两组疼痛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 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与传统后侧入路手术支撑钢板固定相比治疗后侧Pi-lon骨折可明显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

    改良后外侧入路传统入路支撑钢板后侧Pilon骨折

    8Fr腹腔引流管在胸腔镜肺部手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

    闫仁河李可志廖顺航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部手术后放置8Fr+24Fr胸腔引流管与放置30 Fr胸腔引流管在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3例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其中放置单根30 Fr胸腔引流管的23例,放置两根30Fr引流管的12例,分为第1组,为对照组;放置8Fr腹腔引流管+24Fr胸腔引流管的有78例,分为第2组,为试验组.首先对患者性别、年龄、TNM分期以及切除范围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术前与术后检测患者手术时间、出现胸膜粘连、24 h、48 h、72 h引流量、拔管前积气(10%~30%与0%~10%)、30 d胸腔有积液、带管时间、拔管前后VAS评分、手术前后住院时间.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等基本信息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引流指标中,试验组与对照组24 h、48 h、72 h引流量分别为(113.2±103.6)vs(256.7±192.1)、(226.2±172.8)vs(512.2±348.7)、(586±330.1)vs(813.8±438.6),相关并发症中,30 d胸腔积液指标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拔管前积气(10%~30%)、拔管前积气(0%~10%)分别为14vs18、21vs60,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临床效果中,两组患者在拔管前后VAS疼痛评分中并无差异,而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3.1±24.8)vs(98.6±62.5)、(4.2±1.4)vs(6.5±3.0),试验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结论 在胸腔镜肺部手术中,8Fr腹腔引流管+24Fr胸腔引流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效果,并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

    8Fr+24Fr胸腔引流管胸腔镜肺部手术术后康复并发症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比较研究

    马建英杨勇杨轩皓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艾司西酞普组以及帕罗西汀组,每组30例.分别使用上述药物治疗疾病,分析结果 .结果帕罗西汀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艾司西酞普兰组为90.0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HAMD分数明显降低(P<0.05).治疗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的分数明显比帕罗西汀组低(P<0.05).通过对比分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的TESS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比帕罗西汀组的TESS分数更低(P<0.05).治疗第4、8周的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复查病患肝脏以及肾脏功能、心电图功能后,患者无异常.结论 对于老年性抑郁症疾病,使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均能取得一定效果,相较而言,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更好,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老年性抑郁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