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分析

    张凤秋张惠刘莽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观察组)和同期来我院体检的6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治疗干预之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7.67±5.45)mg/L及D-二聚体水平的水平(0.45±0.15)mg/L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血氧分压呈负相关关系,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联合分析血浆C-反应蛋白及D-二聚体水平能够判断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及时进行解痉,缺氧纠正以及抗凝治疗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血浆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变化

    吲哚菁绿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应用研究

    华海峰朱美英肖敏林森海...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吲哚菁绿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避免胆总管损伤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6月到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研究组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使用吲哚菁绿染色,对比两组患者的损伤情况、感染情况、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中研究组患者胆总管损伤率、肝总管损伤率、胆囊管残端瘘及胆囊管撕裂率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6 h及手术后24 h两组患者的IL-6、白细胞计数、hs-CRP以及ES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腹腔出血率、以及切口感染率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采用吲哚菁绿染色实现了真正的三维染色,能够避免胆总管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因此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吲哚菁绿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胆总管损伤

    我院药品临时采购计划分析与对策

    蔡焕罗云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当前本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找出解决对策.方法 将本院药品临时采购计划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观察记录情况,分析医院药品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对策.结果 通过工作实践,采供组分析出了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客观因素,提出了改善药品临时采购计划的一些对策.结论 本文将药品临时采购计划纳入整个采购计划系统,使药品采购计划更加完整、科学.

    药品临时采购计划主、客观因素分析与对策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伦韦丹项卫卫卢玲梁艳...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本院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CD56抗原表达情况将其分为CD56+组(30例)、CD56-组(52例).随访一年,研究对比CD56+组和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累积完全缓解率、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CD56+组患者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率(20.00%)、累积完全缓解率(70.00%)相比CD56-组(57.69%、88.46%)明显更低(P<0.05),且复发率(20.00%)相比CD56-组(5.77%)明显更高(P<0.05);CD56+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CD56-组患者明显更短(P<0.05);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完全缓解率及复发率和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累积完全缓解率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明显更高(P<0.05);CD56+组阳性表达率≥50%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无病生存时间相比阳性表达率<50%组患者的明显更短(P<0.05).结论 白血病细胞CD56抗原表达阳性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且抗原表达阳性率越高,则患者预后越差.

    急性髓系白血病CD56预后

    食道裂孔疝13例的麻醉处理

    王左锋欧珊黄井林李国艳...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食道裂孔疝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选取本院2012~2017年创伤性食道裂孔疝并成功进行修补手术患者1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析13例食道裂孔疝患者的围麻醉期过程.结果 13例患者手术顺利,术毕恢复自主呼吸,拔除气管导管安返病房,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食道裂孔疝应尽早诊断治疗,注意诱导平稳、手术体位、术中监测等后均可顺利度过围麻醉期.

    食道裂孔创伤性麻醉纵隔疾病

    CT和MRI检查分别应用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比较值分析

    罗少林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和研究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不同影像检查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观察CT、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CT、MRI的病灶显示概率分别为60.86%、100.00%,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96%、100.00%.结论 CT和MRI检查,可以有效地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非诊断,但是在肝门部胆管癌病灶位置、门静脉侵犯、肿块大小等方面,MRI检查存在一定的优势,值得运用和推广.

    肝门部胆管癌MRICT影像表现诊断价值

    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方案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作用及相关指标检测分析

    潘启民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阵发性房颤患者接受参松养心胶囊与胺碘酮方案治疗对相关指标水平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组在常规基础处理下使用胺碘酮治疗,Ⅱ组同时配合参松养心胶囊口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药效、安全性及左心房内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等指标水平.结果 Ⅱ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2%)明显高于Ⅰ组(80.6%),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施治前,两组患者的左心房内径、LVEF、hs-CRP及MMP-2等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施治后,Ⅱ组上述各项指标上较Ⅰ组均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对阵发性房颤患者施以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方案治疗,药效显著、用药安全,值得推荐.

    阵发性房颤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指标检测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部分氧化酶法项目检测的影响

    潘本友宋静芳张海涛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部分氧化酶法项目检测的影响.方法 在新鲜且无肉眼脂血、溶血、黄胆的混合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GSH,探究对尿酸(UA)、肌酐(Cre)、血糖(GLU)、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氧化酶法项目检测结果 的影响.结果GSH浓度为0.30 mg/ml时,对GLU、U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H浓度为6.00 mg/ml时,对LDL-C的检测结果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对部分氧化酶法检测项目有较大的影响,应引起临床和检验人员重视.

    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酶法影响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酮HCG水平的影响差异

    卢丽华洪海琴
    138-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孕酮、HCG水平的影响差异.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为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地屈孕酮单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孕酮、HCG、雌二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观察组孕酮、HCG、雌二醇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00%与对照组2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先兆流产采用地屈孕酮与黄体酮联合治疗的方式可以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孕酮、HCG、雌二醇水平,药物起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地屈孕酮黄体酮先兆流产HCG水平疗效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移植肾或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中伟
    140-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移植肾或输尿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0例移植肾或输尿管结石患者设作实验对象,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结石排净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结石排净率、不良反应等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结石排净率,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移植肾输尿管结石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