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用蜜量对膏方质量的影响观察

    王一博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用蜜量对膏方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 选择扶元调养膏这一基础膏方,按添加蜂蜜的量的不同来划分,由低到高依次分为甲、乙、丙3组.通过以下指标:外观检查、不溶物检查、相对密度及细菌培养实验,比较不同量的蜂蜜对膏方质量影响.结果 甲、乙、丙三组中,均无结晶析出,且均无异味.甲组口感偏酸且微生物培养实验阳性;丙组口感偏甜,且成本较高;乙组口感纯正,微生物培养试验阴性,且成本适中.结论 蜜占比30%的膏方,相对密度适中,含水量适宜,所以不宜霉变,且口感好,无异味无结晶析出,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

    膏方蜂蜜质量控制

    不同贮存条件对医院库房中中药饮片石菖蒲质量的影响

    赵清
    143-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石菖蒲饮片在不同的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下对其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使用水蒸气蒸馏方法,并以石菖蒲饮片的挥发油收率作为试验指标,将石菖蒲饮片分为3组,第1组中药石菖蒲饮片贮存在2~10℃的环境中,第2组中药石菖蒲饮片贮存在10℃~20℃的环境中,第3组中药石菖蒲饮片贮存在20℃~30℃的环境中,计算在第0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第90天、第120天、第150天及第180天的挥发油含量.比较医院库房中不同的贮存时间和贮存温度对中药石菖蒲饮片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 石菖蒲饮片的贮存时间<30 d时,石菖蒲饮片的挥发油损失量<10%的总油量;石菖蒲饮片的贮存时间>180 d时,石菖蒲饮片的挥发油损失量>50%的总油量,部分的石菖蒲饮片含油量达0.7%.石菖蒲饮片的贮存温度<10℃时,石菖蒲饮片在30 d内的挥发油损失量≤5%的总油量.石菖蒲饮片的贮存时间越长,且周围贮存环境的温度越高,石菖蒲饮片的挥发油损失度越大.结论 石菖蒲饮片适宜贮存在2℃~10℃的环境中,且石菖蒲饮片入库后应尽快在临治疗中使用,避免长时间的贮存.

    贮存时间贮存温度石菖蒲饮片挥发油

    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肿瘤诊断中的效果对比

    解莹莹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肝肿瘤诊断中分别应用超声造影诊断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接收的肝肿瘤92例患者,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参照组为4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研究组为46例,予以超声造影,比较两组定性诊断准确率以及肝肿瘤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真阳性率(56.52%)以及真阴性率(26.09%),均高于参照组真阳性率(32.61%)以及真阴性率(10.87%),同时研究组假阳性率(4.35%)以及假阴性率(13.04%),均低于参照组假阳性率(19.57%)以及假阴性率(36.96%),且研究组肝血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5.65%)、肝细胞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1.30%)、肝转移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7.83%)、肝内胆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54.35%),均高于参照组肝血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78.26%)、肝细胞瘤定性诊断准确率(69.57%)、肝转移瘤定性诊断准确率(90.70%)、肝内胆管瘤定性诊断准确率(28.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肿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诊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超声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肿瘤诊断临床效果

    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比较研究

    朱凯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2017年2月5日,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50例患者均使用完全胸腔镜,对照组50例患者均使用传统开放手术,将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时间(6.28±3.11)d、淋巴结清扫数目(6.91±0.61)个、手术时间(82.45±2.45)min以及术中出血量(195.21±10.11)ml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00%(P<0.05).结论 将完全胸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进行比较,完全胸腔镜手术具有诸多优势,能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促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康复.

    完全胸腔镜传统开放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效果

    两种麻醉方式对腔镜子宫全切围手术期应激的影响

    曾建强温小平钟昭迎曹晓慧...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次以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为例进行研究,探讨麻醉方式的不同是否会对应激反应产生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共计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手术时行常规全麻,观察组在全麻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复合硬膜外麻醉,通过统计并比较围手术期间心率、血压、血糖、CRP、气道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等指标,判断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高低.结果 在接受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的观察组患者中,气道压力、心率、血糖、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以显著降低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值得推广.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全麻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激

    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陈智真张育霞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检测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胆碱酯酶水平为(2382.18±785.04)U/L、白蛋白水平为(21.29±2.73)g/L,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移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肝硬化疾病中应用生化检验项目进行检测,诊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意义重大.

    肝硬化生化检验项目诊断临床应用价值

    孕妇妊娠早期的不良暴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李桂贞李妙力林萍莉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孕妇妊娠早期的不良暴露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跟踪访问相结合的方式,对孕妇进行资料采集和情况调查.采集并记录孕妇在妊娠早期的年龄、TORCH感染史、吸二手烟、精神刺激、有害物质接触史等.并对这些可能影响到妊娠结局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对数据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在进行研究的620位孕妇当中,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是11.1%.而孕妇的年龄、孕妇在妊娠早期的TORCH感染史、吸烟史、精神刺激、有害物质接触史等多种因素都与妊娠的结局有重大关系.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孕妇的年龄、吸二手烟、流产次数以及妊娠早期的感染史等是孕妇妊娠早期的不良暴露因素,对正常妊娠结局的发生造成威胁.结论 孕妇妊娠早期的不良暴露能够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孕妇应重视妊娠早期的保健、保胎工作.

    妊娠早期不良暴露妊娠结局关系研究

    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谢琴胡雨珠
    154-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特色方法 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80例本院自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特色方法治疗,分析两组骨折肿胀消退与疼痛消失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骨折肿胀与消退时间、治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显示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四肢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特色方法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快速减轻骨折肿胀及疼痛程度,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中医特色方法四肢骨折临床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分析

    邓娣娣
    156-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儿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出生的3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150,剖宫产)和实验组(n=150,顺产),两组均开展听力初筛,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听力初筛时间段分别为出生后<24 h、24~48 h、48~72 h,均为50例;未通过者则在出生42 d后进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与AABR复筛,对于复筛依然未通过者则在3个月内予以听力学诊断.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24 h者(P<0.05);实验组与48~72 h初筛者通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明显低于出生后48~72 h初筛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产新生儿和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24~48 h内、出生48 h后为AABR听力初筛的最佳时间.

    主动听性脑干反应新生儿听力筛查筛查时间

    呋塞米联合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评价

    白福新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呋塞米联合应用人血白蛋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82例本院自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应用呋塞米治疗,实验组应用呋塞米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物理指标、临床实验室指标及呼吸困难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心功能物理指标、临床实验室指标对比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困难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呋塞米联合人血白蛋白治疗,既可改善心功能及临床指标,又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推荐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呋塞米人血白蛋白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