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

    周倩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2017年1月,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将两组患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敏感度与特异性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检出率94.00%高于对照组患者检出率80.00%(P<0.05),观察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漏诊率2.00%和误诊率4.00%低于对照组患者漏诊率8.00%和误诊率10.00%(P<0.05).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取得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弹性成像价值

    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邱玲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入选标准,将其按照均衡、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重组人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6%高于对照组80.0%,创面愈合时间(35.9±2.6)d短于对照组(42.7±3.4)d(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糜烂患者应用保妇康联合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不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保妇康栓重组人干扰素宫颈糜烂

    补肾活血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肾虚血瘀型)的疗效及其膝关节液中NO和IL-1β水平的影响

    陶阳胡思彦于男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膝关节液中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12月因KOA于本院就诊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1例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服治疗,观察组41例联合补肾活血汤,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Lysholm评分更高,X线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液中NO、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12%(39/41),高于对照组的78.05%(32/4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活血汤治疗肾虚血瘀型KOA效果显著,可改善炎症反应及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KOA补肾活血汤肾虚血瘀型膝关节液NOIL-1β

    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和规律性研究

    高健李剑白王阳杨洋...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ALS)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方法 应用CDE连续检查122例ALS,寻找ALS的CDE特征及规律性,介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DE定期观察房间隔闭合率.结果 ALS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曲线呈"城朵样"改变.②二维超声心动图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示二尖瓣开放受限呈"壶嘴样"改变;胸骨旁二尖瓣短轴切面示二尖瓣开放受限,二尖瓣呈"鱼口样"改变;心尖四腔切面示房间隔5~7 mm回声中断.③彩色多普勒血流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过二尖瓣五彩镶嵌射流束和反流束血流信号;过三尖瓣和肺动脉瓣五彩镶嵌反流束血流信号.④CDE测量介入治疗前后二尖瓣面积、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肺动脉压力经统计学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室射血分数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介入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CDE观察房间隔缺损自然闭合率分别为8.2%、18.8%和32.8%,6个月后还有40.1%未闭合.结论 ALS的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CDE对ALS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获得性鲁登巴赫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奥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对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

    叶燕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奥拉西坦联合甘露醇对改善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甘露醇治疗,实验组实施奥拉西坦和甘露醇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Bathel指数和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脑水肿和脑血肿体积、Bathel指数和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中,采用奥拉西坦和甘露醇的联合治疗,效果极佳,可广泛地推广.

    奥拉西坦甘露醇脑出血脑水肿临床效果观察

    枸橼酸抗凝在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

    周恒杰刘国梁刘思伯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RCA)在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KI)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中的抗凝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47例心脏术后早期出现急性肾损伤的患者接受CRRT治疗,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技术,对照组23例采用无抗凝技术,监测两组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比较治疗后血小板计数、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H值、HCO3-、离子钙(iCa2+)及血乳酸(Lac)水平等指标,比较两组预后.结果 治疗组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水平较之前均有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小(P<0.05).治疗48 h后两组的APTT、pH、iCa2+、La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对于心脏术后早期AKI的CRRT抗凝效果良好,有效的延长了滤器及管路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血小板的损耗,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

    枸橼酸抗凝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连续性血液净化

    5%葡萄糖与0.45%氯化钠低渗液体治疗心衰合并高钠血症的疗效比较

    韩静梁磊苑雯雯董玉梅...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内心力衰竭合并高钠血证患者降低血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7例患者的临床及辅助检查资料.结果 心脏监护室患者合并高钠血症时病死率可高达70%以上,经低渗液体治疗后血钠降低明显,症状改善显著.结论 低渗液体纠正高纳血症效果明显,应加以推广.

    高钠血症心力衰竭低渗液体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的影响

    曾祥春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抽取本院在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接诊并治疗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实施基础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以及依达拉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结果 对比NIHSS评分及hs-CRP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入达拉奉,可更好降低NIHSS评分以及Hs-CRP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依达拉奉急性脑梗死NIHSS评分hs-CRP水平

    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

    叶珍慧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96例本院妇产科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入的行剖宫产手术产妇,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干预组(48例),对照组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重比重麻醉,干预组应用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临床指标、麻醉效果对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剂量布比卡因等比重腰硬麻醉剖宫产手术

    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姜丽华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西格列汀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西格列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糖水平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61%(P<0.05);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19.52%(P<0.05).结论 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血糖状态,较单纯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推广.

    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素西格列汀临床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