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效果

    赵冬梅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学服务,观察组实施临床药学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不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合理用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临床药学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减少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合理用药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的临床效果探讨

    刘刚徐锋宋世凯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成人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治疗,治疗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患者效果显著,手术安全性高.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成人疝临床效果

    热塑膜固定联合十字标记法在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罗海锋赵瑞娟李晶晶胡艳...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热塑膜固定联合十字标记法在腹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实验组采用热塑膜体位固定联合十字标记法的固定技术,对照组采用单纯热塑膜体位固定技术.通过CT进行肿瘤定位扫描采集图像,在Varian的eclipse系统中设计放疗方案.在体位验证过程中,通过在模拟机下拍片,并与CT扫描重建的DRR图进行匹配,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结果 实验组X轴、Y轴、Z轴摆位误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塑膜联合十字标记法的固定技术可提高腹部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的精准性,降低X轴、Y轴、Z轴的摆位误差.

    调强放疗腹部肿瘤热塑膜十字标记法摆位误差

    探讨生脉散汤剂治疗2型糖尿病T2DM气阴两虚证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陆一玲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脉散汤剂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研究组采用生脉散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糖水平、血脂指标、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心绞痛发生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生脉散汤剂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合并冠心病心绞通患者,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血糖血糖、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恢复正常,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时间,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生脉散汤剂2型糖尿病气血两阴证冠心病心绞通治疗效果

    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罗库溴铵与琥珀酰胆碱的临床效果比较

    王跃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罗库溴铵与琥珀酰胆碱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7,采用琥珀酰胆碱作为全麻诱导肌松药)和对照组(n=37,采用罗库溴铵作为全麻诱导肌松药),比较两组插管情况(插管时间、肌松药起效时间、首次神经监测信号值),插管前与插管时应激激素水平[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插管时间、肌松药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首次神经监测信号值高于对照组(P<0.05).插管时,两组E、NE、Cor水平均高于插管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罗库溴铵,甲状腺手术患者全麻诱导中应用琥珀酰胆碱更利于插管进行,可有效降低患者插管时应激程度,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手术全麻诱导罗库溴铵琥珀酰胆碱应激激素水平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彭磊贺书云庞高明郑云...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以及应对术后肠梗阻发生的策略探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行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应对策略.结果 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患者年龄大于未出现术后肠梗阻患者(P<0.05);术后出现肠梗阻患者的体重指数大于未出现术后肠梗阻患者(P<0.05);行回肠膀胱尿流改道的患者发生率高于输尿管皮肤造口的患者(P<0.05);发生肠梗阻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更长.患者的性别、术前血红蛋白、血肌酐、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肠梗阻发生无相关性.结论 通过对比术后发生肠梗阻患者和未出现肠梗阻患者的相关数据,发现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及尿路改道手术的方式与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有相关性.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术肠梗阻危险因素应对策略

    心内科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对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研究

    张曼茹冯宁宁钱利利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抗凝治疗对心内科房颤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心内科房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常规组患者行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出现情况、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心内科房颤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42.50%),实验组心内科房颤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5.00%)低于常规组(2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华法林抗凝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内科房颤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疗效显著,患者服药后不适症状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抗凝治疗心内科房颤不良事件阿司匹林华法林

    阿立哌唑与舍曲林联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研究

    卢绍龙吴迎春张红岩高婷婷...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阿立哌唑与舍曲林联合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98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利用摸球法分为研究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每组49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联合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可明显改善抑郁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

    阿立哌唑舍曲林青少年抑郁症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探究

    张磊
    14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重型脑外伤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将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将采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两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评分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术后即刻,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应用分步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仅功能,提高认知水平,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作用.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重型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

    探讨在内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蔡宇
    14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PU)并发上消化道出血(UG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分组原则分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普通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进行内镜下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溃疡消失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溃疡消失时间和出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接受内镜下用药治疗疗效显著,同时能加快溃疡的消失,缩短出血时间,进而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内镜用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