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远端胃癌应用胃小弯全切术和传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除率及生存率对比

    邰凌健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远端胃癌应用胃小弯全切术和传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除率及生存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远端胃癌患者40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胃小弯全切术组(n=200)和传统胃癌根治术组(n=20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1年生存及复发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胃小弯全切术组患者的平均淋巴结清扫术显著多于传统胃癌根治术组(P<0.05),1年生存率88.5%(177/200)显著高于传统胃癌根治术组73.0%(146/200)(P<0.05),复发率19.0%(38/200)显著低于传统胃癌根治术组31.0%(62/2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0%(38/200)显著低于传统胃癌根治术组31.0%(62/200)(P<0.05).结论 远端胃癌应用胃小弯全切术较传统胃癌根治术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淋巴结清除率及生存率.

    远端胃癌胃小弯全切术传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清除率生存率

    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郑辉勇简文静齐龙华徐伟...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11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患者采用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VAS评分、舒适评分(BCS)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4 h、12 h两组患者的VAS及BC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及BCS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81%(P<0.05).结论 氟比洛芬复合芬太尼不仅能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能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可考虑作为该种手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案.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氟比洛芬芬太尼镇痛效果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对伴有氯吡格雷抵抗(CR)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谭亮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CR(氯吡格雷抵抗)脑梗死患者选择血栓通注射液加以治疗后对血小板聚集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CR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研究治疗药物期间,对照组(53例):选择常规西医+氯吡格雷药物加以疾病治疗;观察组(53例):选择常规西医+氯吡格雷+血栓通注射液加以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CR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变化加以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CR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CR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CR脑梗死患者用药总有效率(60.38%)对比,观察组(86.79%)获得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CR脑梗死患者临床选择血栓通注射液加以疾病治疗,于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降低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CR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

    血栓通注射液氯吡格雷抵抗脑梗死血小板聚集临床效果

    探讨综合治疗巨大肝癌的临床疗效

    杨斌李财胜万钧周小青...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巨大肝癌患者应用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就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确诊为巨大肝癌并接受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跟踪患者1~5年的生存率,总结在巨大肝癌治疗中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33例化疗后行Ⅱ期肿瘤切除手术治疗1年存活率达100%,3年存活率为57.58%,5年存活率为15.15%.39例未行手术切除病灶治疗患者1年存活率61.54%,2年存活率为30.77%,3年存活率为7.69%.结论 在巨大肝癌治疗中应避免单一综合治疗或手术切除病灶方式进行治疗,应该结合综合治疗与手术切除治疗两种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期,获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在巨大肝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巨大肝癌手术切除综合治疗疗效

    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临床分析

    袁晓红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对产妇盆底肌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添加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比较两组产妇康复训练结束后3个月盆底肌张力水平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康复训练结束后3个月,与对照组产妇相比,观察组产妇盆底肌张力水平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且对照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总发生率的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产妇的5.00%,以上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产妇电刺激与盆底肌肉锻炼可促进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产妇盆底肌功能

    桌面培养箱三气培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冯清李嘉泓宋燕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桌面培养箱三气培养在体外移植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本院采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治疗不孕不育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病例资料,以采用大培养箱常规培养(6%CO2和空气)胚胎的患者IVF周期为对照组,以采用桌面培养箱三气培养(5%O2,6%CO2,89%N2)胚胎的患者IVF周期为实验组.比较两种培养方式对患者每个取卵周期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囊胚形成率、冷冻囊胚率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的2PN受精率、2PN卵裂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冷冻囊胚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桌面培养箱三气培养具有低氧、恒温、充气快速、微环境稳定等特点,有利于胚胎的发育成长并最终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

    桌面培养箱三气培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价值

    颅脑CTA中斑点征与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关系分析

    龚良国钱克俭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CTA中斑点征与脑出血血肿增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血肿增大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出现斑点征,分为阳性组(n=60)和阴性组(n=60).在发病6 h内,患者均接受颅脑CTA与CT检查,并于常规发病24 h后复查CT.根据CTA是否出现斑点征,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同时记录血肿增大的情况,并分析颅脑CTA中斑点征及血肿增大和血肿未增大情况.结果 斑点征阳性组的血肿增大(70.00%)明显高于斑点征阴性组(48.34%),血肿未增大(30.00%)明显低于斑点征阴性组(5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压、入院时GCS评分颅脑CTA中斑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脑CTA中斑点征与脑出血血肿增大密切相关,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关注.

    颅脑CTA中斑点征脑出血血肿增大相关性

    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疗效观察

    程立伟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舌侧集中牙合与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在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接诊治疗的120例低平牙槽嵴患者,通过速记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60例实验组(实施舌侧集中牙合治疗)与60例参照组(实施解剖式牙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全口义齿咀嚼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全口义齿咀嚼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参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45.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舌侧集中牙合较解剖式牙合方案在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中优于具备更高的临床价值,可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效果,强化咀嚼效率,增加患者度全口义齿的满意度,值得采用.

    舌侧集中牙合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低平牙槽嵴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对照分析

    孟磊徐明付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随机分组,两组均实施运动治疗、饮食控制、胰岛素和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以及血脂控制等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同时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对比两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结果 的差异性.结果两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Fins、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G水平、HDL-C水平、Fins、HOMA-I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可以起到较好的调脂以及降糖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以作为患者疾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盐酸吡格列酮2型糖尿病初发应用价值

    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疗法在肺癌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童辉程红平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疗法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择取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80例肺癌患者,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化疗,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ERA21-1)及癌胚抗原(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6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7.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肺癌采用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疗能促进疗效提升,使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降低,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使用.

    肺癌化疗吉非替尼靶向疗法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