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刀锥切术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妊娠影响的临床分析

    王琦巢金珍伍琼芳涂开家...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冷刀锥切术及锥切长度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且有生育要求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另将观察组患者按锥切长度不同亚分组(锥切长度<10 mm、10~15 mm、15~25 mm或>25 mm);收集同期在本院健康体检的有生育要求的健康妇女100例为对照组.随访并比较各组人员妊娠率,足月产率及早产率等指标,探讨冷刀锥切术及锥切长度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术后生育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总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术后6月内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两组异位妊娠、早产及足月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锥切长度<10 mm、10~15 mm、15~25 mm及>25 mm各亚分组间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但足月产率随着锥切长度显著递减(P=0.001),早产率随着锥切长度显著递增(P=0.004).结论 冷刀锥切术对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妊娠、早产及足月产的发生无明显影响.锥切长度与患者妊娠结局有一定相关性,锥切长度增加可能会降低足月产率并增加早产风险.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冷刀锥切术锥切长度生育能力妊娠结局

    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观察

    李枝鸿黄鹏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患牙4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选取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给予分次根管治疗,观察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1 d后的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7 d后的疼痛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5.24%)明显大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于慢性根尖周炎和牙髓炎的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口腔科进一步推广.

    慢性根尖周炎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应用效果

    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及切开减压椎根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探讨

    贺勇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急性脊柱创伤的临床诊断方法进行探讨,对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58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切开减压椎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优良率方面,观察组(96.55%)明显高于对照组(6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分别为(114.83±5.62)min、(7.22±2.64)d、(3.24±1.5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94±7.13)min、(15.31±7.08)d、(10.16±2.8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脊柱创伤患者在诊断中,对CT、X线及MRI诊断方法合理选择,可提高诊断效率;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症状,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切开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术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疗效

    早期修复颅脑外伤术后缺损的颅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高云龙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修复颅脑外伤术后缺损的颅骨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收治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晚期修复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早期修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后,KPS评分结果高于对照组,GOS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皮瓣游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手术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接受早期修复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获得理想预后.

    早期修复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预后

    兴义市2010至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杨家丽贺尔让徐倩田荆敏...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并及时掌握地区居民食用碘盐普及和缺碘情况,动态评价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兴义市2010至2014年居民食用碘盐按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乡镇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食用碘盐合格数、合格碘盐食用率与其他年份有统计学意义(x2=5648.00,P<0.05;x2=1980.00,P<0.05);2010年碘盐覆盖率与其他年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00,P>0.05);抽样方位与食用碘盐不合格份数和非碘份数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00,P>0.05;x2=5.00,P>0.05).结论 兴义市在2010年食用碘盐存在非碘盐冲销市场的可能,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查处后,2011年以来食用碘盐市场明显得到改善,使绝大多数食用碘盐质量指标控制在标准水平,但在监测中仍有不合格(非碘、碘不足、碘超标)食用碘盐存在,也许是极少数居民未妥善保存造成碘丢失或可能在食用碘盐添加碘过程中加碘不均匀所致,当地政府应对居民进行碘盐科学知识开展广泛宣传、增加监测投入和加强市场监管.

    居民食用碘盐结果分析

    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部分或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研究

    路鹏飞张荣张健陈晓林...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内固定加骨水泥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60岁以上(包括60岁)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患者36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骨水泥组(18例)和内固定组(18例).骨水泥组在有限切开内固定基础上加灌骨水泥治疗,内固定组仅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按Neer肩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36例均获随访,骨水泥组与内固定组在Neer评分和临床疗效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内固定加骨水泥是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三、四部分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肱骨外科颈骨折老年患者骨水泥内固定术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张州平钟伟建洪忠钟天生...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LPFP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使用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恢复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恢复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8.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使用PFNA治疗,与DHS相比较,手术过程中对患者伤害较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小,对于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

    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

    程春凤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甲状腺科接收并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92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策略进行护理,干预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为58.69%;干预组护理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74%;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35%,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满意度为69.57%,干预组满意度为97.82%,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甲状腺肿瘤临床护理路径临床疗效护理对策

    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对比

    王立斌崔长泷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全髋关节置换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6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60例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类型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及全膝关节置换组,各80例,对其术后急性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各时段静息VAS评分和行走VAS评分、CRP、IL-6与全膝关节置换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程度明显高于全髋关节置换,提示临床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降低患者承受的痛感.

    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急性疼痛

    持续正压通气对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探讨

    陈婷陆建芳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青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行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血压下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PAP依从率为94.00%,对照组CPAP依从率为84.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对CPAP治疗的效果较好,降压效果显著,且重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持续正压通气青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