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研究

    忻凌刘春张立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是整个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防治中发挥独特作用.但是各级中医药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良莠不齐且缺乏有效监管,严重制约了中医药的发展.本文结合中医药行业发展现状,提出构建基于云医疗的中医药卫生服务模式,促进中医药服务体系与监管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云医疗中医药服务模式

    血清胃泌素17在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郭建超王颖苏连明胡勤敏...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血清胃泌素17(G17)水平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探讨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疾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和14C呼气试验检测150例胃癌及癌前疾病患者中血清G17水平及H.pylo-ri,分析比较各组疾病间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差异.结果 ①血清G17水平与胃癌及癌前疾病相关性比较:与非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血清G1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②血清G17水平与H.pylori感染相关性比较:在H.pylori阴性患者中,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血清G17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在H.pylori阳性组中,不同疾病中比较,血清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非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胃息肉组、胃癌组中H.pylori阳性患者血清G17水平高于H.pylori阴性患者(P<0.05).结论 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疾病密切相关.早期联合血清G17水平和H.pylori检测对于胃癌及癌前疾病诊断和早期胃癌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胃癌癌前疾病

    咽拭子EBV-DNA和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筛查价值

    刘春霞林炜周小娟叶桂林...
    5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咽拭子EBV-DNA和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探讨其对鼻咽癌的筛查价值.方法 设病理诊断明确的鼻咽癌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展开咽拭子EBV-DNA和EB病毒抗体(VCA-IgA、NA-IgG、EA-IgA)联合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8.82%,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的诊断灵敏度(P<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的EBV检测指标阳性率不同,晚期患者阳性率高于早期患者(P<0.05),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晚期患者的诊断灵敏度达到100%.结论 咽拭子EBV-DNA和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鼻咽癌诊断灵敏度,值得推广应用.

    鼻咽癌咽拭子EBV-DNAEB病毒抗体联合检测筛查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治疗TP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研究

    马雪真张诗沅唐燕何小花...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治疗TP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9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在TP化疗方案的的基础上第一组给予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第二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第三组两种药物同时给予患者治疗,6个化疗周期后观察神经毒性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情况.结果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治疗组表现较好的疗效,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甲钴胺可有效降低TP方案化疗后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

    黄芪桂枝五物汤甲钴胺周围神经毒性TP方案

    长沙地区某三级医院输血病例调查分析

    王清邹彬彬谢毓滨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合理用血现况,为指导合理用血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取长沙地区用血量较大医院的临床输血病例进行抽样调查,并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率为76.0%.血液产品不合理使用的主要原因为输注指征过宽,其次是病历不完善.结论 临床用血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用血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输血病例合理性调查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分析

    张启杰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78例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各39例.开腹手术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手术组则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复杂性胆囊结石治疗总有效率;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程度;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患者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胆汁性腹膜炎等的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复杂性胆囊结石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切口长度、导尿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疼痛程度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切口感染、皮下气肿、胆汁性腹膜炎等的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复杂性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可尽早下床活动和出院,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复杂性胆囊结石临床疗效手术操作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70例

    陈力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的效果.方法 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14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70)和联合组(n=70),对所有单一组患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对所有联合组患者采取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高,联合组患者治疗后内镜评分、临床症状积分、疾病活动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效果优良.

    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双歧三联活菌美沙拉嗪效果

    手术治疗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

    阳飞良丁乂刘翔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法对于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在临床上收治的65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30例和观察组手术治疗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饮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法治疗外伤性肝破裂治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荐.

    外伤性肝破裂手术治疗并发症治愈率疗效

    利尿合剂在射血分数减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秦玲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利尿合剂在射血分数减低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利尿合剂进行治疗,共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6 min步行实验、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脑钠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等.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B型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以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为40.00%,观察组不良反应为6.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尿合剂治疗射血分数减低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利尿合剂射血分数慢性心力衰竭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金义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98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胆总管结石出现率;手术执行时间、总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术前水平时间、机体恢复时间;胆囊缺失相关并发症率和胆管损伤率.结果 观察组胆总管结石出现率0%低于对照组18.37%(P<0.05);观察组手术执行时间、总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术前水平时间、机体恢复时间(65.51±1.24)min、(15.51±2.61)ml、(17.62±1.21)h、(5.51±1.24)d优于对照组(51.49±2.24)min、(25.49±3.57)ml、(23.61±2.59)h、(7.49±2.57)d(P<0.05);观察组胆囊缺失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胆管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腹胀,4例腹泻,2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2例胆管损伤,总发生率是20.41%;观察组有1例腹胀,1例腹泻,1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和0例胆管损伤,总发生率是6.12%.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操作时间和康复时间,减少出血,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机体恢复时间,降低胆总管结石出现率,值得推广.

    腹腔镜胆道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患者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