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形象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永鸿潘小明羊涛王慧玲...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保乳手术与根治手术治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形象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33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252例与观察组86例,对照组行根治手术,观察组行保乳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优良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7.67%,高于对照组的0%,且观察组在躯体运动、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人际关系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较好,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复发,复发率1.16%,对照组复发率1.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保乳术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案,对维护早期乳腺癌患者形象,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根治手术形象生活质量

    对比研究咖啡酸片与利可君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疗效

    黄昭萍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咖啡酸片与利可君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7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咖啡酸组和利可君组,各39例.咖啡酸组给予咖啡酸片:每次0.2 g,每天3次;利可君组给予口服利可君片:每次20 mg,每天3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GB、WBC、PLT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HGB、WBC、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HGB、WBC、PL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咖啡酸组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2.05%;利可君组总有效34例,总有效率87.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咖啡酸片与利可君片均可显著提高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HGB、WBC、PLT水平,两者均为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药,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用药.

    咖啡酸片利可君片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疗效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聂鹏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41例,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41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功能各指标水平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87%,低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心功能临床治疗效果

    两种术式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

    孟祥龙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手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盘锦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可明显缩短胆囊结石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临床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动态变化及与NT-proBNP、心功能的相关性

    王玉竹陈友魁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动态变化及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30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尿酸(UA)、NT-pro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指标.观察CHF患者治疗前后UA、NT-proBNP水平变化情况,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进一步对CHF患者UA、NT-proBNP动态水平变化与心功能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UA、NT-pro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指标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CHF患者治疗后的UA、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CHF患者UA、NT-proBNP水平水平随之增加(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CHF患者的UA、NT-proBNP水平与其心功能NYHA分级及LVEDD大小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与其临床LVEF指标均呈明显负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血尿酸与N端脑钠肽前体水平不仅会随其心功能NYHA分级及LVEDD值的增加而升高,且与LVEF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其对CHF疾病的诊断、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慢性心力衰竭血尿酸NT-proBNP心功能相关性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娟孙绍卫龙翔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两组均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显著(t=2.6285,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3.1106,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配合电针能显著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并能提高治愈率,临床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局部注射电针肩周炎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A在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对比研究

    薛卉丁伟蒋丽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的90例患者的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CTA检查影像资料,与下肢动脉血管造影(DSA)结果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DSA显示90例患者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病变1级352段,2级313段,3级67段,4级49段,5级17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A检查对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诊断的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A检查对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狭窄诊断的灵敏度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对下肢动脉闭塞诊断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A检查对下肢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及闭塞诊断的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CTA检查都能够准确直观地显示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CTA糖尿病下肢动脉

    2015至2017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变化趋势分析

    吴李培王敏王晓俊赵建春...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015至2017年医院患者鲍曼不动杆菌(AB)感染现状及耐药性进行调查,为临床合理用药、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6软件分析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2015至2017年住院患者细菌培养标本中AB的分离情况、临床分布及耐药变迁趋势.结果 2015至2017年临床共分离AB 703株,2015年检出率为10.79%,2016和2017年检出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分离AB阳性率排前三名的病区是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科和胸外科,AB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80%,尤其是ICU的AB对绝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90%.结论 全院AB的检测菌数逐年增加,本院检测的AB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0%以上,多重耐药菌也在逐年增多,说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需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规范、连续的耐药监测,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用药依据.

    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医院感染

    参苓白术散与双岐杆菌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有效率评价

    景筱颖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参苓白术散与双岐杆菌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有效率.方法 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查病例号按照奇数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用参苓白术散与双岐杆菌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乳酸菌素片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管活性肽(VIP)、神经肽Y(NP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管活性肽、神经肽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血管活性肽、神经肽Y水平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腹泻患儿采用参苓白术散与双岐杆菌联合治疗,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血管活性肽、神经肽Y水平改善较好,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缩短,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深究.

    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小儿腹泻临床有效率

    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临床对比研究

    杨雪伟蒋凯峰罗相鹏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CT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32例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全部患者在出血4~10 d后给予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在接受完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后的24 h在实施CT血管造影,对比两种方法诊断脑血管痉挛的一致性及检出率.结果 32例患者中,ICA、M1、M2、A1及A2均为双侧,采用CT血管造影与核磁共振对全部5个位置的血管痉挛程度仅诊断时可见一致性达到85%,相关因子为0.78;采用核磁共振造影检查血管无痉挛与重度痉挛的检出率与CT血管造影的相关程度较高(r=0.86~0.92);对于远端血管轻度痉挛及中度痉挛的检出率与CT血管造影的相关度为(r=0.21~0.51).结论采用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近端血管无痉挛或者发生了严重痉挛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对远端的血管痉挛检出率较低.

    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脑血管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