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溶血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E、D、K的影响

    黄和飞李佳兴谷叶李泽东...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E、D、K的影响.方法 将全血样本采用多管涡旋振荡器进行不同程度的振荡或使用注射器针头涡旋搅拌,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并建立溶血样本模型,将上述样本采用蛋白质沉淀、液液萃取进行前处理,采用LC-MS/MS法分别测定溶血前、后血样的维生素水平,结果进行双侧配对t检验.结果 溶血对VA的检测有明显影响,样本溶血后VA的检测含量明显降低;溶血对VE、VD、VK的检测无明显影响.结论 溶血对于维生素A有较大的影响,临床采集血液样本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溶血现象发生,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溶血维生素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口服抗胆碱能药与新型β3受体激动药治疗女性OAB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李忠稳廖志成杨增林晓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口服抗胆碱能药与新型β3受体激动药治疗女性OAB患者的药物安全性.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自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8日有关口服抗胆碱能药与新型β3受体激动药治疗女性OAB患者国外相关文献,提取疗效、不良反应指标,基于频率学对各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优劣排序,并通过多变量Meta分析进一步对新型β3受体激动药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检索1487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13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包含3339例OAB患者.经非一致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并基于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对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排序.结果显示,索利那新疗效最好,其他依次为达非那新、米拉贝隆、安慰剂、索拉贝隆,疗效最差的为托特罗定;安全性最高的是米拉贝隆,其他依次为索拉贝隆、安慰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达非那新.结论 新型β3受体激动药米拉贝隆可作为OAB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米拉贝隆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疗效仅次于索利那新及达非那新.但在应用新型β3受体激动药治疗OAB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综合,考虑对女性患者心、脑血管方面的影响.

    OAB女性不良反应抗胆碱能药新型β3受体激动药米拉贝隆索拉贝隆网状Meta分析

    奥沙利铂分别联合卡培他滨和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尹健王玫玫曲进梁宵晓...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结直肠癌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替吉奥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甲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乙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细胞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细胞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优于甲组(P<0.05);治疗后,乙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P<0.05);乙组治疗12个月后生存率明显高于甲组(P<0.05).结论 奥沙利铂分别联合卡培他滨、替吉奥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均能取得一定成效,后者更有利于改善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较轻,远期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晚期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替吉奥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敷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

    肖明根钟永福郭晓峰周育望...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行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水肿及不良反应状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7 d静息时及排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分别为(1.54±0.21)分、(2.36±0.57)分,低于对照组的(1.97±0.35)分、(3.14±0.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14±1.82)d,短于对照组的(12.55±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时水肿评分为(1.27±0.63)分,低于对照组的(1.79±0.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涂可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加快创面愈合,改善肛门水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混合痔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视觉模拟评分创面愈合水肿

    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分析

    季汉初覃斌吴清国梁阳冰...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按照影像学图像实施手术,观察组利用数字化重建图像制作等比例肾脏3D打印模型,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术后指标(住院时间、术后1d血肌酐水平、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流阻断时间及肾动脉或肿瘤供支血管找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组血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打印技术能有效缩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血尿酸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D打印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手术临床价值

    匹多莫德对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与血小板参数的影响研究

    葛岩
    1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匹多莫德治疗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ITP)的应用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200例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CD4+、CD4+/CD8+比值、Th1/Th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CD8+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和比容均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和平均血小板体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改善血小板参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匹多莫德持续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淋巴细胞亚群血小板参数

    分析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邓恩红罗润娟邓会林周文荣...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8月本院接收的5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分成两组,每组25例.跟骨组行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联合组行跟骨钛板内固定术+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分析比较两组足部功能、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3、6个月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均高于跟骨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跟骨组(P<0.05);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96.00%,优于跟骨组的72.00%(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跟骨组的24.00%(P<0.05).结论 采用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跟骨骨折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跟骨骨折愈合时间,促进足部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跟骨骨折跟骨钛板内固定术同种异体骨植骨

    紫杉烷联合不同铂类化疗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符太平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紫杉烷联合不同铂类化疗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60)采用紫杉烷+卡铂化疗,观察组(n=60)采用紫杉烷+顺铂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化疗总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甲胎蛋白(AFP)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烷联合卡铂与紫杉烷联合顺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效果相当,但后者可显著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上皮性卵巢癌紫杉烷铂类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

    乳腺癌中CDC25A和P57kip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

    程波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乳腺癌检测中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与CDC25A、P57kip2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癌细胞中CDC25A、P57kip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按患者病理分级分为:Ⅰ级44例,Ⅱ级36例,Ⅲ级40例;按照患者临床分期分为:Ⅰ期35例,Ⅱ期40例,Ⅲ期45例,比较两种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与P57kip2、CDC25A表达无相关性.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与P57kip2、CDC25A表达有相关性,随着分级、分期及转移程度加深,P57kip2、CDC25A表达率下降(P<0.05).结论 乳腺癌诊断过程中可将P57kip2、CDC25A表达情况作为乳腺癌诊断预测因子,进而判断患者癌症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CDC25AP57kip2蛋白病理分级临床分期

    医源性肝镰状韧带缺损致内疝及获得性肠闭锁1例并文献复习

    韩国秀耿磊刘希杰丁国建...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肝镰状韧带医源性或先天性缺损导致内疝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肝镰状韧带医源性缺损致内疝并肠扭转、获得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万方、维普、CNKI、Pubmed、Medline等数据库,截止2019年9月1日,报告的肝镰状韧带医源性或先天性缺损导致内疝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病例为新生儿,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于生后1d在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即出现胆汁样呕吐,保守治疗无效,7d后转入本院,诊断为肠梗阻,行剖腹探查,发现小肠经肝镰状韧带的医源性缺陷疝入并扭结导致肠闭锁,切除闭锁肠段行单层肠吻合术,术后恢复良好.复习文献检索39例报告,联合本院报告的1例共40例纳入分析,其中男13例,女27例,中位年龄35岁(3 d~86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腹痛和呕吐.因先天性肝镰状韧带缺损导致内疝29例,医源性缺损导致内疝11例,其中腹腔镜手术后导致肝镰状韧带缺损9例.治愈38例,死亡2例.结论 先天性或医源性肝镰状韧带缺损导致内疝病例罕见,但有关该病的报道逐年增多,术中发现肝镰状韧带缺损应及时修复缺损以防内疝发生.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做出诊断和手术探查,以改善患者预后.

    肝镰状韧带缺损腹内疝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