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黏度骨水泥弥散程度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

    陈宗仁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弥散程度的高黏度骨水泥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77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高黏度骨水泥的不同弥散程度为观察组(填充率>15%,n=39)与对照组(填充率≤15%,n=3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伤椎中央高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及伤椎中央高度均高于对照组,且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效果显著,其弥散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改善患者的Cobb角、伤椎中央高度等相关指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高黏度骨水泥弥散程度

    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睡眠和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

    罗萍王芳丽唐浩开肖玲英...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睡眠和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预见组采用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情况、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预见组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护理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预见组爆发性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程疼痛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服药依从性及爆发性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癌痛全程疼痛护理干预睡眠情况爆发性疼痛

    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分析

    李彤孙长俭张乐
    3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2例,并选取肝硬化患者80例,健康体检者80名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3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肝癌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与对照组,且肝硬化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应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5,诊断特异度为84.66%,灵敏度为90.41%,优于单一指标.结论 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联合检测可取得较好的原发性肝癌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原发性肝癌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诊断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张璐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82例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蓝白双色球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pH、PaO2、PaCO2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H、PaO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2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PAP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通气治疗慢阻肺呼吸衰竭血气分析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影响

    王维国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S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3).对照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实验组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甲磺酸加贝酯治疗SAP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AP连续性血液净化甲磺酸加贝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伴散光患者视觉质量的疗效观察

    陈奋勇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伴散光患者视觉质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白内障伴有散光患者46例(56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28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对照组植入折叠式的人工晶体,观察组植入Toric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状态和散光情况.结果 治疗1、3个月后,观察组远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角膜散光、总散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伴散光患者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远视力,显著降低总散光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散光

    CT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原发性肝癌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

    尤海涛周军王秋实赵沐...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在原发性肝癌(PLC)诊断及介入治疗术后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MRI、CT、CT联合MRI对PLC的诊断结果及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结果 CT、MRI联合诊断PLC的特异度与MRI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MRI联合诊断PLC的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MRI诊断;CT、MRI联合诊断与MRI诊断PLC的特异度、灵敏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CT诊断(P<0.05);CT、MRI联合诊断PLC介入治疗术后的疗效评价结果均优于MRI、CT诊断,且MRI优于CT诊断(P<0.05).结论 CT扫描、MRI联合检查在PLC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及灵敏度,且对PLC介入手术后的疗效评价也较准确,能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资料,值得推广应用.

    原发性肝癌CT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结果疗效评价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李筱姣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本院行超声检查患者86例,以整群随机化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组予以全景超声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比较两组小器官检查正确率、浅表软组织检查定位正确率.结果 研究组小器官检查正确率为90.70%,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浅表软组织检查定位正确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景超声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及小器官诊断中具有高分辨率特征,能有效诊断小器官和浅表组织肿块,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景超声成像小器官浅表软组织

    不同剂量甲强龙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效果分析

    孙鹏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强龙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88例重症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甲强龙+机械通气治疗,研究组给予大剂量甲强龙+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血气指标明显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低于对照组的9.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大剂量甲强龙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气指标,快速消除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重症哮喘甲强龙机械通气血气指标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结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的影响

    曹泠枫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51例.常规组采取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运动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精细运动功能量表(FMFM)、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MFM、GMFM均有明显增加,且研究组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15%,高于常规组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与康复训练结合对脑瘫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有积极影响,可有效改善患儿运动及语言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康复训练运动功能语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