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术中预防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不同方法的比较

    周志林戴军杨旭辉梅勇...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手术中不同切口处理方法 预防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80例腹壁切口长度>6 cm,腹壁脂肪层厚度>4 cm的患者分为3组.切口分别使用仅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后高渗糖+胰岛素皮下注射、冲洗后皮下置入负压引流管三种方法处理,各60例.对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伤口感染率数据进行收集并用统计学处理.结果 切口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组术后脂肪液化3例,感染5例;冲洗后高渗糖+胰岛素皮下注射组术后脂肪液化4例,感染8例;冲洗后皮下置入负压引流管组术后脂肪液化2例,感染11例.液化率和感染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仅行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是简单、方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法,与切口冲洗后高渗糖+胰岛素皮下注射、冲洗后皮下置入负压引流管两种方法在预防切口脂肪液化上无显著差异,易于各级医院常规应用,无需更加复杂处理.

    脂肪液化术中预防生理盐水冲洗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疗效

    黄俊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外露创面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骨外露创面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常规组(n=51,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n=51,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技术).观察指标为创面修复时间、住院时间、换药次数、医疗费用,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创面修复时间(9.4±1.5)d、住院时间(19.8±4.2)d均较常规组明显缩短,前者换药次数(4±1)次、医疗费用(17895.4±2361.5)元均明显少于后者,两组上述指标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常规组痊愈、好转和无效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临床总有效率(96.08%)远高于常规组(82.3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骨外露创面患者实施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疗效显著,且能够促进康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骨外露创面临床疗效医疗费用

    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陈克科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8日~2017年4月28日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抽签化分组,两组各有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标准三联疗法和含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Hp根治率(94.00%)、溃疡愈合率(96.00%)、总有效率(98.00%)、不良反应发生率(2.00%)、上腹痛评分(1.51±0.57)分、反酸评分(1.72±0.23)分、腹胀(1.85±0.53)分、恶心评分、呕吐评分(1.85±0.3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p阳性型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含铋剂四联治疗,能够提高用药安全性,改善预后,加快病情恢复速度,建议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含铋剂四联疗法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安全性

    多层螺旋CT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王宗强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创伤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施予CT与B超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 .结果CT诊断准确率为96.7%,明显高于B超诊断准确率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损伤患者采用CT诊断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可尽早明确患者病情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腹部创伤CT诊断B超检查临床价值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比较

    曹铸敏甘霖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11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施行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手术过程失血总水平、平均引流量;干预前后患者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乳房外观优良率;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结果 治疗组手术成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100%;治疗组手术施行时间、术后出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过程失血总水平、平均引流量(53.20±3.13)min、(8.01±1.61)d、(45.04±5.12)ml、(286.51±31.61)ml低于对照组(94.13±5.21)min、(13.14±2.51)d、(85.61±12.13)ml、(567.55±42.57)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相近;干预后治疗组生理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得分(86.28±14.56)分、(93.18±18.13)分、(88.14±10.82)分、(84.15±13.01)分高于对照组(72.56±10.14)分、(80.66±13.11)分、(74.94±9.98)分、(63.21±9.65)分(P<0.05).治疗组乳房外观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局部复发率、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有1例转移,53例3年生存,治疗组1例复发,对照组2例复发.结论 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相当,在远期转移、复发和生存率方面相似,但保乳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失血和引流量,保障乳房外观良好,对促进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早期乳腺癌疗效

    探讨心脏超声筛查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齐垚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与探讨将心脏超声筛查应用于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价值,并研究其对临床诊断影响及评价.方法 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经本院临床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510例及其所孕育的510例胎儿选择为临床研究病例,均进行孕妇产前常规三级超声检查以及产前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对照组进行孕妇常规三级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结果 的准确性、漏诊率、误诊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观察组诊断检查结果的准确率89.29%、漏诊率7.14%、误诊率3.57%、灵敏度92.59%、特异性99.7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准确性60.71%、漏诊率32.14%、误诊率7.14%、灵敏度65.38%、特异性9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胎儿采用心脏超声的方式进行检查,有较优的诊断价值,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辨识的灵敏度较高,特异性较好,对于疾病筛查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价值心脏超声胎儿筛查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霖曹铸敏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两组,传统组38例施行的手术是传统手术;试验组38例则进行小切口手术.就两组患者手术全程耗费的时间、所作切口长、手术实施过程丢失的血液量、康复时间、术后自行下床行走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手术切口痛、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术后自行下床行走时间、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2.51±0.63)d、(2.41±0.61)d、(1.81±0.51)d明显短于传统组(3.65±0.61)d、(3.51±0.71)d、(2.52±0.61)d,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口痛、喉返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其中,传统组2例手术切口痛,3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皮下水肿.试验组1例喉返神经损伤.试验组患者手术全程耗费的时间短于传统组,所作切口长短于传统组,手术实施过程丢失的血液量少于传统组,康复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结论 甲状腺结节患者应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手术的临床疗效确切,但其中小切口手术在缩短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切口,降低创伤水平,加速术后康复等方面的优势更凸显,具有微创特点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甲状腺结节患者小切口手术传统手术临床疗效

    动态康复依从性干预对脑卒中康复积极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吴李娜黄鹰温屯清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干预对脑卒中患者依从性、神经功能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4周后根据CSS、FMA、RNADL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依从率分别为91.4%和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37,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CSS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CSS和FMA评分均较入院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12,4.623,P<0.05);4周后,观察组患者CSS和FM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3,4.673,P<0.05);4周后,观察组患者RNADL评分中衣、食、住、行、个人卫生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66,7.312,6.589,14.267,10.772,20.749,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依从性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干预

    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分析

    李锦芬俞生林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蓝光照射方式诊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诊疗成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选自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苏州儿童医院进行诊疗的1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的患儿施以持续性蓝光照射诊疗,观察组的患儿施以间断性蓝光照射诊疗.两组患儿的诊疗除去光疗的时间方式不同之外,其他诊疗条件基本情况均为相同.经过两组患儿的临床蓝光照射诊疗,对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相较.结果 两组患儿的蓝光照射总有效率、患儿的胆红素平均每天下降幅度、住院诊疗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蓝光照射,可以具有显著的临床诊疗成效,但是通过使用间断性的蓝光照射,可以在保证患儿的病症诊疗成效基础之上,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不同蓝光照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良反应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探析

    詹源胜林晓强包强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选取时间是自2015年3月~2017年3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分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心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Hcy、NT-pro BNP、和肽素指标比较,研究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LVEF、LVEDD、LVESD指标比较,研究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有效缓解其病情,改善心功能,值得借鉴.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