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气道反应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刁国静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布地奈德与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气道反应性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7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呼气峰流速(PEF)等气道反应性指标水平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FEV1(3.11±0.62)L、FVC(3.22±0.74)L、PEF(3.54±0.33)L/s,各气道反应性指标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5.41%,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布地奈德配合孟鲁司特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性,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布地奈德孟鲁司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气道反应

    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应用分析

    史殿魁魏明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ELISA法和胶体金试纸条法(GIC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取本院采集的血液标本380份,分别使用ELISA法和GICA法对HBsAg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 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为7.37%,GICA法的阳性率为6.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ISA法灵敏度高于GICA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特异度方面ELISA法和GICA法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LISA法和GICA法均是检测HBsAg的可靠方法,ELISA法检测较为灵敏,适用于常规检测.GICA法检测方便,适用于急诊或健康人群筛查,但灵敏度有待提高.

    乙肝表面抗原ELISA法GICA法

    TQC模式下临床生化检验前后的标本合格率及差错率比较分析

    叶华春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对比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采用全面质量管理(TQC)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本院检验科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参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本院检验科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质量管理情况和1000例标本为研究组,参照组进行常规质量管理,研究组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标本合格率、差错率以及检验前的不合格标本比例.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实施前研究组的标本合格率和差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对于参照组,实施后研究组的标本合格率更高;实施后研究组的差错率更小;研究组检验前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质量管理是检验科保证各项检验指标准确的前提,作为一项较为复杂的临床工作,检验科人员要高度重视该项工作,较好的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临床检验生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全面质量管理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合格率差错率应用效果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指标及疗效比较

    黄秋荣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 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疗效.方法将入本院进行治疗的小儿腺样体肥大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就诊时间为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将9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其中,采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儿,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手术操作时间、手术中出血总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咽痛持续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内镜辅助腺样体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在小儿腺样体肥大治疗中更具优势,应推荐采纳.

    小儿腺样体肥大鼻内镜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切除术

    临床麻醉和镇痛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探究

    谢斌曾斌娇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应用于临床麻醉及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接受手术治疗并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全身麻醉方法,并在术后48 h使用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对患者实施自控静脉镇痛;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右美托咪定麻醉,术后则使用芬太尼、托烷司琼联合右美托咪定实施自控静脉镇痛.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围术期血压、心率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丙泊酚用量以及术后苏醒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VAS疼痛得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麻醉后5 min的RASS评分分别为(3.58±0.48)分和(1.82±0.55)分;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和20.0%,丙泊酚用量分别为(71±18)mg和(245±31)mg,术后苏醒时间分别为(12.9±1.4)h和(21.7±2.9)h,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MAP、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中、术后观察组患者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2 h、4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24 h、48 h,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右美托咪定有良好的临床麻醉与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右美托咪定麻醉镇痛

    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朱满华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骶髂关节损伤患者12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各42例.A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B组给予推拿治疗,C组给予针刀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95.24%明显优于B、C两组的80.95%和76.19%(P<0.05);B、C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推拿手法配合针刀治疗骶髂关节损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针刀推拿骶髂关节损伤

    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效果观察

    相勇曾璐平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7月86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U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联合用药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81.39%(P<0.05);联合用药组风团消失时间、瘙痒消失时间(15.51±1.41)d、(12.51±2.61)d短于对照组(18.43±2.77)d、(17.43±3.57)d(P<0.05);干预前两组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U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干预后联合用药组风团数目、风团直径、瘙痒U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2.78±0.32)个、(3.21±0.51)mm、(0.25±0.01)分、(94.81±3.61)分优于对照组(6.29±1.69)个、(9.92±1.25)mm、(1.35±0.42)分、(80.14±5.62)分(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和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风团,减轻瘙痒,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值得推广.

    枸地氯雷他定卡介菌多糖核酸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效果

    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

    朱琳琳林琦余纪岚祝香兰...
    140-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运用创伤评估法(CRAMS),对其正确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6年9月三季度接诊的2746例预检分诊病例作为观察组,2015年7月~2015年9月三季度的7496例预检分诊病例作为对照组,对实施CRAMS评分法前后预检分诊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7月、8月、9月预检分诊正确率分别为9.2%、51.1%、51.5%,三季度预检分诊正确率为36.6%;观察组7月、8月、9月预检分诊正确率分别为74.7%、86.0%、89.0%,三季度预检分诊正确率为86.39%;两组各项预检分诊正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预检分诊中,正确合理运用CRAMS评分,可促使预检分诊正确率的提升,值得推广.

    急诊科预检分诊CRAMS评分正确率

    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应用价值与效果观察

    李春吕娅萍黄剑锋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诊断肛周脓肿、肛瘘的应用价值与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所在科室的100例肛周脓肿以及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研究对象为50例,参照组采用直肠超声技术进行检查,研究组采用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度、诊断分类情况以及超声表现.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误诊率和漏诊率更低,特异性、敏感度以及诊断分类情况更好(P<0.05).结论 对肛周脓肿以及肛瘘患者使用直肠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技术检查,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较低,特异性和敏感度较好,诊断分类情况更好,值得临床借鉴.

    直肠超声高频超声肛周脓肿肛瘘应用价值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

    徐小秀
    14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1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定义单纯接受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闭经、经量减少、月经失调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两组患者闭经、经量减少、月经失调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0.05).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曼月乐环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子宫内膜电切术曼月乐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