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COX回归分析

    佘红涛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284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后5年复发转移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并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评估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结果 284例患者在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共出现复发转移72例(25。35%),无复发转移212例(74。65%)。不同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患者无瘤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60岁、临床分期Ⅲ~Ⅳ、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术前CEA水平>5 ng/ml为影响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5年复发转移情况较为严峻,其复发转移与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术前CEA水平等相关,临床应予以相关干预措施,以改善直肠癌患者预后。

    直肠癌根治术复发转移

    超声引导下骶管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矫正术中的应用比较

    蒋富国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骶管与髂筋膜间隙阻滞在小儿发育性髋脱位(DDH)矫正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实施DDH矫正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35)与B组(n=25)。A组采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B组采用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B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48 h,A组改良面部表情评分(FLACC)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随访期,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DDH矫正术中,于全麻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麻醉能获取较好的麻醉效果,减少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麻醉髂筋膜间隙阻滞麻醉疼痛程度并发症

    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与低速涡轮转修复乳牙龋患儿的效果对比

    张琛玮闻健琼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与低速涡轮转修复乳牙龋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乳牙龋患儿66例(共128颗龋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低速涡轮转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儿合作率及患牙磨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作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磨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治疗乳牙龋疗效确切,效果优于低速涡轮转修复,可提升患儿合作率与临床疗效,并减少患牙磨损。

    乳牙龋高强度玻璃离子无创伤修复低速涡轮转修复临床疗效合作率不良反应

    肤舒止痒膏联合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疗效

    周泉宇徐庆王巍塔娜...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肤舒止痒膏联合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儿童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儿童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肤舒止痒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E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EAS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肤舒止痒膏联合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儿童湿疹,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势,相比单一治疗,外敷内服的药物联合治疗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儿童湿疹肤舒止痒膏西替利嗪

    血流感染患者PCT、CRP、WBC、NEU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李伊莎毕晓英
    7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流感染(BSI)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NEU)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BS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血培养实验最终确诊病毒感染42例作为病毒组,细菌感染58例作为细菌组。检测受检者PCT、CRP、WBC、NEU水平,分析细菌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细菌感染科室分布情况,并分析病毒组与细菌组PCT、CRP、WBC、NEU变化水平及与BSI的相关性。结果 100例BSI患者经血培养实验显示,细菌组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包括革兰阳性菌14株,革兰阴性菌33株,真菌11株;细菌感染率为58。00%,其中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检出率最高,为76。19%,外科检出率最低,为0。00%。细菌组PCT、CRP、WBC、NEU水平均高于病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CRP、WBC、NEU水平变化作为自变量,将BSI感染类型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检验,结果显示,PCT、CRP、WBC、NEU水平变化与BSI患者病情呈正相关(P<0。05),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4。100+0。002X1+0。079X2+1。117X3+0。009X4。结论 PCT、CRP、WBC、NEU水平与BSI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可作为BSI早期诊断及临床治疗的重要指标。

    血流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因子和血栓前状态及血压的影响

    唐惠秦浩歌朱红欣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凝血因子、血栓前状态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参照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研究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因子、血栓前状态、Hcy、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结果 治疗前,两组凝血因子(TXB2、Fib、PAI-1和t-PA)、血栓前状态(CD63、CD62p和vWF)、Hcy、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TXB2、Fib和PAI-1明显低于参照组,t-PA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CD63、CD62p和vWF水平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Hcy、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因子水平和血栓前状态,降低Hcy和血压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H型高血压Hcy凝血因子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探析

    沈阳边兴艳李季张鹤...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按病情的发展进程分为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各2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儿童50名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样本采集,比较3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动态效果。结果 检测后,急性期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NK细胞的比例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CD8+与B细胞的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后,急性期组IFN-γ、IL-4、Th1/Th2含量均高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P<0。05),恢复期组IFN-γ、IL-4、Th1/Th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检测后,恢复期组血清IgG水平高于急性期组和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g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Ig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血清IgA水平与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期组血清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和恢复期组(P<0。05),对照组血清IgM水平与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儿感染支原体肺炎时,机体内免疫功能发生紊乱,随病情的发展,免疫状态发生变化,临床上对幼儿采取免疫监测,可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支原体肺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

    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

    邓国雄黄海忠许晓荣兰芬...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生诱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4月本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收治的70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疾病诱发因素。结果 70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26例(37。1%),EB病毒感染15例(21。4%),情绪不良20例(28。6%),ASO升高5例(7。2%),其他4例(5。7%)。结论 导致儿童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因素较多,其中最常见因素包括肺炎支原体感染、EB病毒感染、不良情绪等,临床医师需根据诱因消除疾病症状。

    儿童心脏神经官能症诱因肺支原体感染心理因素

    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刘琼胡佳桂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治疗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耐克罗米芬PCOS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来曲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来曲唑+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性激素水平、排卵妊娠情况、胰岛素抵抗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FSH、E2、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和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和周期取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瘦素(LEP)、脂联素(APN)、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组LEP、FINS、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PN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来曲唑能调节耐克罗米芬PCOS不孕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排卵妊娠情况及胰岛素抵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耐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来曲唑

    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周沂霖黄丽蓉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单下肢骨科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及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麻醉前)时,两组SBP、DBP、H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麻醉后15 min)、T2(麻醉后45 min)、T3(手术结束即刻)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的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麻醉效果显著,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单下肢骨科手术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