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与分析

    王利艳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月4月~2017年3月收治的45例疑似为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检查,予以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有23例为前列腺增生患者,22例为前列腺癌患者,对前列腺癌患者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中央区、外周带平均ADC值分别为(1.40±0.27)×10-3mm2/s、(1.44±0.32)×10-3mm2/s;前列腺癌患者正常组织、恶性组织平均ADC值分别为(1.36±0.15)×10-3mm2/s、(0.99±0.27)×10-3mm2/s,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中央区、外周区平均ADC值与正常组织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的正常组织和恶性组织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患者恶性组织平均ADC值低于前列腺增生外周区、中央区平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腺癌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效果较好,尤其是联合ADC值进行诊断,可以有效的检出前列腺中央区、尖部早期前列腺癌,应用价值广泛.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前列腺癌诊断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满益旺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对相应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结果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主要原因包括骨化黄韧带与硬脊膜严重粘连(63.33%),硬脊膜骨化与骨化黄韧带融合(20.00%),术中器械损伤硬脊膜(10.00%),术中操作损伤根神经(6.67%)等.结论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或脑脊液漏的原因较为复杂,在临床防治当中,主要采取以俯卧位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硬脊膜损伤脑脊液漏原因分析防治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治疗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维持治疗阶段的效果观察

    徐亮郑伟袁爱华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维持治疗阶段的患者予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16例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予以随机分组处理,所有患者均为2015年4月~2016年12月入院,对照组予以卡泊三醇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每组58例,对比组间疗效.结果 治疗1周、2周及1月后,观察组患者的PASI评分下降百分比(37.47±9.32)、(56.40±12.46)、(79.43±14.5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29.26±4.29)、(41.38±11.09)、(58.10±13.26)(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8.62%,较对照组更低20.69%(χ2=6.59,P<0.05).结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于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确切,在患者维持治疗阶段可取得满意效果,且安全性高,具推广意义.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轻中度寻常型银屑病维持治疗阶段临床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

    徐明付张继惠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胰岛素泵、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4例.A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B组给予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水平达标所用时间、血糖达标后胰岛素每天的平均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疗程结束后,A组2型糖尿病患者各时间点的平均血糖水平均低于B组(P<0.05);A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所用时间(3.64±0.48)天、血糖达标所用时间(5.15±0.64)天均短于B组,血糖达标后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32.63±7.48)u较B组更低(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相比,A组数据(5.88%)更低(P<0.05).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传统胰岛素注射相比更高.

    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疗效安全性

    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

    夏庆梅李秀珍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接受PICC置管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X线查看导管头端位置,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超声导向对导管头端位置进行观察并调整,比较置管效果.结果 观察组没有患者发生导管头端异位,对照组导管头端异位发生率为40.00%(10/2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ICC置管中使用心脏超声来定位并调整导管头端位置安全可靠,值得推广运用.

    心脏超声PICC导管头端位置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探讨

    罗滢娟罗汉宇刘丽匡志超...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而分析微生物检验的效果,对微生物检验的操作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我市疾控中心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随机选取了64例因为细菌而引起食物中毒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41例患者已经食用过的食品以及因为中毒而出现呕吐反应的呕吐物进行检验,对其中的14例造成中毒事件的厨师进行手试子检验,同时对其中9例中毒事件进行食品操作间的采样检查,以寻找造成食物中毒的真正原因.所有的以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菌引起中毒事件的检查工作,都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的,符合相关的工作规范.结果 根据最后的检验结果可知,根据细菌种类,检出率最高的为副溶血性弧菌,最低的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为3.5%,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6.37%,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4.78%,蜡样芽胞菌的检出率为5.73%.而根据样品分类,最高的是食品,最低的是厨具.其中,食品的检出率为87.80%,呕吐物的检出率为55.00%,厨具的检出率为3.48%,而手试子的检出率为19.61%.结论 通过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工作,有利于查找出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细菌类型、污染源,从而对症下药,为治疗中毒患者提供相应的依据,帮助患者救治疾病.

    细菌性食物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

    颅脑外伤导致颅内血肿患者早期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效果分析

    袁林文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导致颅内血肿患者早期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颅脑外伤导致颅内血肿患者68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常规治疗+早期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34例)和常规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常规组(94.12%vs.73.53%)(P<0.05).微创组患者脑疝、应激性溃疡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0.00%vs.11.76%),(2.94%vs.20.59%),(5.88%vs.32.35%)(P<0.05).结论 颅脑外伤导致颅内血肿患者早期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颅脑外伤颅内血肿软通道微创介入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影响

    张万虎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对翼状胬肉患者视力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106例(106眼)翼状胬肉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54眼),对照组52例(52眼),对照组单纯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观察组行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3周的视力水平较术前明显改善,角膜散光度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1周、2周、3周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及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水平,改善患眼屈光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翼状胬肉切除术角膜干细胞移植术视力屈光状态

    急诊内科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章志南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内科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6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采用强心剂、利尿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厄贝尔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经过治疗1年后心功能等级(2.24±0.19)明显小于对照组(3.46±0.11)(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结论 采用美托洛尔、厄贝尔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疗法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加以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美托洛尔厄贝尔沙坦氢氯噻嗪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探讨

    黄红梅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对孕妇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接受的114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将诊断出的86例HBV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余非HBV感染产妇中选取8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肝功能检测,同时观察两组ICP发生率以及合并ICP对产妇妊娠的影响.结果 HBV感染的观察组患者ICP的发生率为27.91%,明显高于非HBV感染观察组11.63%的发生率(P<0.05);观察组HBV感染合并ICP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明显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对照组要高(P<0.05);观察组HBV感染合并ICP的患者早产以及产后出血发生人数也明显要高于非HBV感染的ICP对照组(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孕妇妊娠期胆汁淤积症的形成有相关性,这对产妇妊娠有较大影响,因此临床中应加强对HBV感染孕妇的监护,同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法,保证产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乙型肝炎病毒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