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丁国崇吴文飞李福萍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对常规组患者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对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清除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为97.78%,1年后结石复发率为2.22%,常规组患者结石清除率95.56%;1年后结石复发率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与术中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康复,临床价值较高.

    腹腔镜胆道镜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

    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阳恩香张阳李利军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在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22例,均为胎方位异常产妇,根据入院顺序先后分为A组(n=61)和B组(n=61),A组采用常规截石位联合屏气用力分娩,B组采用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宫颈水肿发生人数.结果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比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选择自然分娩人数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选择剖宫产人数、宫颈水肿人数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胎方位异常分娩产妇采用间苯三酚联合自由体位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宫颈水肿,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间苯三酚自由体位胎方位异常分娩

    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的临床应用分析

    王正军方丽唐永红胡荣兵...
    125-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行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的价值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60例行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手术,观察组采取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进行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残石率为13.3%,结石复发率为6.7%,治疗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患者残石率为6.7%,结石复发率为3.3%,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胆管结石手术当中,应用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可降低术后患者残石率,有助于进行个体化手术提升治疗的效率,因此,术中超声联合纤维胆道镜值得应用于该类型的手术中.

    术中超声纤维胆道镜肝胆管结石手术临床应用

    腹腔镜疝修补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比较分析

    徐龙帅
    12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对比腹腔镜疝修补与普通平片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32例腹股沟疝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6例行普通平片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66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2天疼痛情况、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第2天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普通平片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

    超声检查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冯岩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究超声检查在多发性大动脉炎(TA)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疑似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确认超声检查精确度.结果 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78例临床疑似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中,TA患者66例,动脉硬化(AS)患者4例,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患者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4例.上述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结果相比,仅2例FMD患者被误诊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其余所有患者诊断结果与临床最终诊断结果完全相同.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为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确诊提供参考与诊断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是该疾病有效的影像学检测方式.

    多发性大动脉炎超声检查临床应用鉴别诊断

    探讨SCr、ET-1、KIM-1和β2-MG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郭莉莉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血清肌酐(SCr)、内皮素-1(ET-1)、肾损伤分子-1(KIM-1)与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PIH)并发早期肾损伤患者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PIH并发早期肾损伤患者50例临床资料,将其纳入分析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健康体检孕妇50名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在各孕期SCr、ET-1、KIM-1与β2-MG水平.结果 ①分析组孕周、尿量等数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此外尿素氮(BUN)、SCr、尿蛋白定量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分析组34周、36周SCr、ET-1、KIM-1与β2-M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监控SCr、ET-1、KIM-1与β2-MG等水平变化,有助于提升PIH并发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早期发现肾损伤表现,对此强调临床需重视.

    血清肌酐内皮素-1肾损伤分子-1β2-微球蛋白妊娠期高血压肾损伤

    高频电刀治疗老年人混合痔临床分析

    曲洪亮支宇宫爱民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电刀治疗老年人混合痔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3例老年混合痔患者分为电刀切除组和传统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程度、术后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电刀组和传统组两组术后疼痛及因疼痛造成排尿困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狭窄、术后肛门失禁等其他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后平均愈合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频电刀用于老年人混合痔切除术,具有明显止血和减轻疼痛效果,未加快切口愈合,应注意高频电刀的使用方法.

    老年高频电刀疗效并发症

    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

    李世慧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LPA)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丁苯酞组及常规治疗组,每组96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后3d、7d与14d测量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和负性情绪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3 d、7 d之后LPA水平有所降低,并在14 d基本趋于正常,丁苯酞组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苯酞组治疗后3 d、7 d、14 d NIHSS评分下降幅度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SAS、SDS评分显著下降,且丁苯酞组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应用丁苯酞治疗可明显减少血浆LPA相关指标数值,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丁苯酞急性脑血栓形成血浆溶血磷脂酸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孙娟
    13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及冻融移植周期移植妊娠的1756例患者,其中单胎1208例,双胎501例,单卵双胎47例,比较其妊娠结局,流产率,早产率,分娩率,出生低体质量儿率.结果 双胎妊娠组包括单卵双胎组流产率、早产率均高于单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妊娠组包括单卵双胎组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单胎组,低体质量儿率均高于单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单卵双胎率提高,产妇流产率、早产率增加以及新生儿的风险增加.

    辅助生殖技术单卵双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

    上饶区域城市和农村青少年儿童矮小症发病率比例及相关病因分析

    周利华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本市儿童矮小症发病率及相关病因,进而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治疗措施及疾病的治疗.方法 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选取上饶区域6~12岁的310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身高的年龄分布特点、矮小症患病率、患矮小症的病因.结果 上饶区域6~12岁的3106名学生之中,上饶区域儿童青少年矮小症的总检出54个,检出率为1.74%;男1611名、女1495名,男性矮小症30名,检查率为1.86%;女性矮小症24名,检查率为1.60%.54例儿童矮小症疾病的主要原因是生长激素缺乏5例(9.26%)、遗传性矮小症5例(9.26%)、脑组织发育不全3例(5.56%)、软骨发育不全5例(9.26%)、青春期发育速度过于缓慢8例(14.81%)、先天性宫内发育不良2例(3.70%)Turner综合征1例(1.85%)、等方面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知,6~<9岁患者OR值为0.921,9~≤12患者OR值为0.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调查后发现,青春期发育过慢、生长激素缺乏、家族性矮小等因素是造成江西省上饶区域儿童出现矮小症疾病的主要病因.因此,在对矮小症患儿进行治疗时,为了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需在临床上加大儿童早期的生长激素及体格检查,从根本原因上防治和减少矮小症的发生.

    矮小症发病率病因儿童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