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杨华清
    163-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MoCA及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s-CPR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脑梗死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盐酸多奈哌齐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疗效安全性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郭靖卢庆华陈贺
    165-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有重要作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可为2型糖尿病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可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准确性,利于患者治疗与预后。

    糖化血蛋白血脂2型糖尿病临床价值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应用胃镜规律随访对再出血率的影响

    陈晓芸张柏超卢茜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应用胃镜规律随访对再出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00例,按照止血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51)。对照组采用对症保肝保守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胃镜规律随访。比较两组静脉曲张缓解情况、再出血率及病死率。结果 研究组随访3次胃镜治疗后缓解率分别为49。02%、86。27%、100%。随访至12个月时,研究组复发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给予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及时止血,后续胃镜规律随访,连续2~3次后能有效缓解静脉曲张,降低复发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镜再出血率

    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盐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韦亮亮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盐酸齐拉西酮联合应用于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予以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予以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YRMS评分、CPT评分、HVLT-T数量及WC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YRM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CPT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HVLT-T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WCST评分中Cc分值高于治疗前(P<0。05),Re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Rp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参照组治疗前后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症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与盐酸齐拉西酮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认知水平。

    丙戊酸钠缓释片盐酸齐拉西酮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认知功能

    临产孕妇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

    黄玲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孕检临产孕妇80例,其中,妊高症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A组,正常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自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比较3组凝血6项指标[外周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及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A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FIB水平高于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为临床监测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临产孕妇妊高症凝血异常血常规

    探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促排卵后妊娠结局的影响

    张兴梅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卵巢囊综合征(PCOS)患者接受醋酸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患者促排卵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妇科因多卵巢囊综合征就诊的76例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血清指标、卵泡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周期排卵率(94。74%)、周期妊娠率(83。33%)高于常规组(78。95%、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促黄体生成激素、睾酮、促卵泡生成素指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I、RI、EDV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多卵巢囊综合征,可改善患者周期排卵率、妊娠率、血清指标、卵泡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醋酸泼尼松阿司匹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后妊娠结局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卢晓敏
    17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及并发症(发热、尿潴留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22%,低于对照组的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腹腔镜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并发症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分析

    匡芳芳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进行鉴别诊断的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声像图特征进行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高频超声的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 高频超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声像图特征显示,甲状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微小钙化、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鉴别诊断结果:良性结节52例,恶性结节34例;病理鉴别诊断结果:良性结节47例,恶性结节39例;与病理鉴别诊断结果比较,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0。38%,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87。18%。结论 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率较高。

    高频超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诊断肝细胞癌的价值分析

    殷宗云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40例肝细胞癌患者检出情况,包括病灶个数、病灶部位、病灶大小等,同时观察平扫与增强扫描时病灶表现,并记录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中病灶检出情况。结果 40例患者中,共检出65个病灶,其中单发病灶23例(57。50%),多发病灶17例(42。50%);病灶部位:肝左叶25例(62。50%),肝右叶15例(37。50%);病灶形态:类圆形或圆形27例(67。50%),不规则13例(32。50%);病灶大小:直径<3 cm为30个(46。15%),直径≥3 cm为35个(53。85%)。患者病灶在平扫过程中以稍低密度为主要表现,行增强扫描时,病灶则以动脉期强化为主要表现。65个病灶,动静脉、门静脉期、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95。38%(62/65)、81。54%(53/65)、89。23%(58/65)。结论 在肝细胞癌患者诊断中应用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肝组织血供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结合检查图像进一步判断患者病情。

    MS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癌

    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应用研究

    初安源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对性护理模式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本院口腔修复科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另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口腔修复科治疗的68例患者作为应对性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应对性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应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交叉感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应对性组交叉感染发生率(1。47%)显著低于常规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性组护理满意度(97。06%)显著高于常规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修复科护理中针对交叉感染采取应对性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并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口腔修复科交又感染应对性护理模式有效性满意度消毒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