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蒋薇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58例,均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并对其CTA图像质量进行分析,总结影响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 158例患者中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为优占比61。39%(97/158),图像质量为良占比27。22%(43/158),图像质量为差占比6。96%(11/158),检查失败占比4。43%(7/158)。检查失败患者中呼吸因素所致失败5例,心率因素和心律不齐各1例,其图像均有一个或多个分支无法用于影像学诊断,总共32支无法满足诊断要求,其中心律不齐15支,呼吸伪影12支,心率快5支。结论 心律不齐、呼吸伪影、心率快均可影响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图像质量,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时应高度重视,以保障图像质量。

    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影响因素CTA检查图像质量

    高频超声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陶莹莹于楠李嵩秀丛瑞...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应用于检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70名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检查560个关节数,其中对照组关节病变检出率为4。29%,明显低于观察组的34。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64。609,P=0。000);观察组超声检查主要征象为双边征、关节积液、晶体沉积及滑膜增厚,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0。364、8。131、63。396、10。968,P=0。000),两组痛风石及骨质侵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微结晶关节数检出率为10。36%,单纯HFUS为4。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14。171,P=0。000)。结论 HFUS联合萤火虫成像技术诊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为临床筛查早期关节病变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高频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无症状高尿酸血症

    Vitapex糊剂治疗儿童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近远期效果

    刘璐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Vitapex糊剂治疗儿童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6月本院儿童口腔门诊收治的64例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牙36颗)。观察组给予Vi-tapex糊剂进行根管填充,对照组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填充,比较两组患儿封药1周急性临床反应情况及治疗6、12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 根管治疗封药1周后,观察组患儿急性临床反应率为13。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11%(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儿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pex糊剂治疗儿童乳牙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近远期效果较常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好,是乳牙理想的根管填充物质,可在临床儿童口腔疾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Vitapex糊剂窦道型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乳牙儿童

    残冠残根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

    王振武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残冠残根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的效果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1月于本院接受诊疗的80例残冠残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可塑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观察组应用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恢复效果及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口腔修复成功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咬合力与咀嚼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两组患者咬合力与咀嚼效率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残冠残根患者应用预成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与咀嚼功能恢复效果均优于可塑纤维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残冠残根预成纤维桩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咀嚼功能

    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王肖尚夕奥朱咏晴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84例,均行术前超声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观察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同时绘制超声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并统计母婴结局。结果 胎盘早剥的超声特点为胎盘后血肿、胎盘边缘血肿、胎盘局部增厚、绒毛膜下血肿、羊水内不规则回声、胎盘内血流信号异常;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诊断率为90。48%,漏诊率为9。52%;超声诊断Ⅲ度胎盘早剥的灵敏度及准确度为90。91%、95。24%,高于超声诊断Ⅰ度胎盘早剥的50。0%、73。81%和Ⅱ度胎盘早剥的73。53%、80。95%(P<0。05);ROC曲线显示,超声诊断Ⅰ度、Ⅱ度、Ⅲ度胎盘早剥的AUC值分别为0。679、0。798、0。938;胎盘早剥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38。10%,胎儿死亡率为17。86%。结论 胎盘早剥具有较为明显的超声特点,且超声对诊断不同类型胎盘早剥具有较高价值。

    胎盘早剥超声诊断价值

    三维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的价值分析

    蒋进郭明珊孔娟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盆底超声诊断产后早期盆底功能障碍(PFD)的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妇产科就诊的96例产后早期PFD患者,根据分娩方式分为A组(自然分娩,n=46)和B组(剖宫产,n=50),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未生育女性作为C组(n=48)。所有研究对象均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比较3组盆膈裂孔的肛提肌厚度、前后径(AP)、横径(LR)、面积(HA)、膀胱移动度(BND)情况。结果 PFD患者压力状态下BND、子宫脱垂、尿道转移角度(UVJ)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肛、压力、静息状态,A组、B组AP、LR、HA参数明显高于C组,肛提肌厚度参数明显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盆底超声应用于产后早期PFD中临床效果显著,可准确评估产后盆底功能,诊断鉴别产后早期PFD,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三维盆底超声产后早期PFD诊断价值

    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

    李世杰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FT)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近期效果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治疗的114例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比组(采用常规LIFT术治疗)和研究组(采用改进LIFT术治疗),每组5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系统(Wexner评分)、肛门直肠压力(肛管最大收缩压与肛管静息压)、近期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伤口感染、尿潴留、括约肌间瘘管)。结果 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Wexner评分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比组的82。46%(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显著低于对比组的14。04%(P<0。05)。结论 采用改进LIFT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提高近期疗效,减少伤口感染、尿潴留、括约肌间瘘管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效果理想。

    改进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复杂性肛瘘近期效果肛门功能并发症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后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

    孙承宇李希全黄大年
    132-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混合痔后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治疗的209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肛门狭窄分为正常组和狭窄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术后共发生肛门狭窄18例,发生率为8。6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年龄、肛门手术史、吻合口感染、瘢痕史、吻合口高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大便形态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有肛门手术史、瘢痕史、术后有吻合口感染及手术时间长是影响术后肛门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大便形态分级为Ⅳ~Ⅴ为术后肛门狭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肛门手术史、瘢痕史及术后大便形状是术后肛门狭窄的影响因素,避免术后吻合口感染和手术时间过长,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降低肛门狭窄的风险。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混合痔肛门狭窄影响因素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及对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艾平赵长松邓宏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及对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26例。恩替卡韦组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联合组在恩替卡韦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MDA、NO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MDA、NO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联合组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蛋白肽(Ⅲ-PC)、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低于恩替卡韦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恩替卡韦组(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显著,可促进乙肝病毒转阴,改善肝纤维化状态,且对MDA、NO水平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乙型肝炎纤维化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氧化应激

    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HDL-C水平的影响

    徐战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IC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综合疗效及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缺血性脑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应用于ICD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和神经功能,提升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血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