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临床特点分析

    于海跃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狼疮脑病(SLEE)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110例,依照是否并发狼疮脑病分为两组患者,其中甲组为并发患者,乙组为未并发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对两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后,病程低于12个月、补体C4减少、AST递增、ALT递增、A/G减少、尿素递增、肌酐递增、尿红细胞递增是SLE患者并发SLEE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并发狼疮脑病的高风险因素包括AST递增、A/G降低、肌酐递增、尿红细胞递增(P<0.05);若患者存在一项临床表现,则具有较佳的预后.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包括AST递增、A/G下降、肌酐递增、尿红细胞递增等,随着临床表现的减少,则表示患者的预后越佳.

    狼疮脑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血液水平影响

    周惠琴张雪梅郭瑞青
    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和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血压水平.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压水平.结果 连续用药两个月后,实验组老年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2.00%,比对照组高20.00%,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16.00%,血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贝那普利的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老年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有效率血液水平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对左室射血分数及脑钠肽的改善作用

    郑云松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探究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开展本次研究,依据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加用左西孟旦进行治疗,各40例.结果 对比两组左室射血分数水平、脑钠肽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提示观察组所得效果更为理想(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脑钠肽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故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左西孟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脑钠肽临床疗效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郭建伟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6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患者78例予以分组,按照单双号法分为两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通过常规内科治疗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组通过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方法加以治疗,分析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上,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作为理想术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大咯血外周血管介入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许青宗王向杰马超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凝血功能指标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取得显著临床疗效,并能够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安全性高,可作为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的首选.

    冠心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凝血功能

    不同药物组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罗芳黄笑王芳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药物组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喘息性支气管炎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结合意愿将其分成对照组(n=27)及观察组(n=32);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组联用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以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8%(31/32)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21/27)(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PTEF、ME/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0.05).结论 联用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以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较好.

    孟鲁司特布地奈德异丙托溴铵特布他林雾化吸入喘息性支气管炎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仲继光赵彦宁高树波
    14-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排便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0%、并发症发生率7.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率32.5%,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排便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通过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后,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排便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高位复杂性肛瘘生活质量疗效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及评价

    陈志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取60例,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周围水肿量、血肿量、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肿量大于对照组,血肿周围水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7 d对比,两组治疗14 d时TNF-α、IL-6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对比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齐冰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对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效果进行评析和比较.结果 连续治疗12周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组间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冠心病心力衰竭琥珀酸美托洛尔曲美他嗪

    榄香烯逆转索拉非尼治疗肝癌耐药的体外研究

    翁文采代晓楠高宏波宋芳华...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榄香烯体外逆转肝癌HepG2细胞株耐索拉非尼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购置肝癌HepG2细胞系,经过索拉非尼处理,获得索拉非尼肝癌耐药细胞;使用随机数字表,将获得的索拉非尼细胞株分为榄香烯组、索拉非尼组、榄香烯+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通过MTT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等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 榄香烯+索拉非尼组细胞12 h、24 h抑制率,均高于榄香烯组、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榄香烯组细胞12 h、24 h抑制率,均高于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索拉非尼组细胞12 h、24 h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榄香烯+索拉非尼组P21蛋白水平,高于榄香烯组、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榄香烯组P21蛋白水平,高于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索拉非尼组P21蛋白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榄香烯+索拉非尼组Raf激酶水平,低于榄香烯组、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榄香烯组Raf激酶水平,低于索拉非尼组及阴性对照组(P<0.05);索拉非尼组Raf激酶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榄香烯能逆转肝癌细胞对索拉非尼的获得性耐药,且协同索拉非尼能发挥联合抗肿瘤作用,能为临床肝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榄香烯肝癌细胞索拉非尼获得性耐药抗肿瘤作用MTT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