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观察

    钱正霞王善秋石少玲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地氟烷维持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地氟烷维持麻醉方式,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麻醉诱导后(T2)至手术开始30 min(T5)阶段,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与T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以及苏醒拔管时变化幅度较对照组小,循环更趋于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3%)明显小于对照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能够明显增加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右美托咪定高龄麻醉维持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康复信念评分与锻炼行为的关系分析

    桂英英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康复信念评分与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运动锻炼情况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从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培训、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其中问卷基于康复信念进行设计.分析不同基本资料患者的运动锻炼量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疾病分期、工作状态以及治疗术式不同的乳腺癌患者,其运动锻炼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疾病分期、工作状态以及治疗术式均为影响乳腺癌患者运动锻炼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均是乳腺癌患者运动锻炼的保护因素.乳腺癌患者康复信念评分不同,其运动锻炼量也随着改变,经相关性分析可得,乳腺癌患者康复信念评分与运动锻炼量呈显著正相关(r=0.683,P=0.000).结论 年龄、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疾病分期、工作状态以及治疗术式均对乳腺癌患者运动锻炼有一定影响,且患者对康复信念评分与运动锻炼量呈显著正相关.

    康复信念模式乳腺癌运动锻炼影响因素

    正常胆囊和胆囊炎胆囊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分析

    宋文渊周帅符国珍张剑权...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正常胆囊和胆囊炎胆囊组织中的微量元素.方法 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SR-XRF)技术分析了正常胆囊组织、胆囊炎胆囊组织中微量元素的种类、相对含量等.结果 根据SR-XRF的结果 ,在这两种组织中微量元素的种类是相同的,而其显示胆囊炎胆囊组织中微量元素(Fe,Ca,Zn,Pb)主要集中于黏膜下层,结合病理形态学研究,发现黏膜下微量元素(Fe,Ca,Zn,Pb)的聚居可能与黏膜下微小结石有关.通过前期BL13W线站μ-CT的研究发现,显微CT能清晰的显示胆囊组织的血管和结构层次,结合病理常规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结果 ,探讨胆囊结石胆囊炎的发病与微量元素(Fe,Ca,Zn,Pb)之间的关系.结论 正常、炎症胆囊组织中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是不同的,可以为胆囊炎的病因及诊疗提供帮助.

    微量元素胆囊组织X射线荧光分析同步辐射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田天柱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探讨分析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 选取来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分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普罗布考药物.在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情况[简易智能状态检测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对安全性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患者的MMSE及ADL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普罗布考联合瑞舒伐他汀药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明显效果,加用贝伐单抗进行辅助治疗比单纯使用常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血管性痴呆有效性安全性

    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赵秀君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对广泛性焦虑症的治疗效果和所致不良反应.方法 抽取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阿普唑仑治疗,给予观察组西酞普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zuang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和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阶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酞普兰和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相近,但前者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西酞普兰阿普唑仑广泛性焦虑症不良反应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符霄云符琴符永燕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性激素分泌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4年2月~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样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运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妈富隆进行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后的对照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的FSH、LH、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可以增加血清性激素水平,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妈富隆米非司酮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

    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手术疗效及预后产生的影响

    吴刚谢德斌贺建雄刘文星...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时机进行手术,针对术后临床症状与预后效果影响进行深入的探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7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病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39例,发病后95~145 h内手术)和观察组(56例,发病后22~72 h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MRS、GOS评分和治疗效果及不良症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MRS分值为(4.16±0.45)分;观察组为(3.13±0.67)分,观察组MRS显著低于对照组,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GOS评分,观察组(4.2±1.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5±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2.3%,明显高于对照组2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发生率为10.2%低于对照组2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发病后应该尽早地开展手术治疗,能有效提升患者预后,减少手术风险,值得推广.

    不同手术时机颅内破裂动脉瘤手术疗效预后效果

    吴忠市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298例及处理措施报告

    惠亚鹏马晓明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统计吴忠市2015~2016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298例的发生特征及处理措施.方法 收集吴忠市2015~2016年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298例,采用流行病学中描述性统计方法 对个案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6年,吴忠市共进行接种1030776例,发生AEFI 298例,发生率28.91/10万.其中以男性患者、<2岁患者居多,多于每年第二、第三季度发生,发生时间多在接种后24 h以内.麻风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疫苗接种后AEFI发生例数较多.298例中,一般反应289例,异常反应6例,偶合症2例,心因性反应1例,依据不同原因进行对症处理.结论 加强AEFI监测,针对不同原因AEFI分别处理,可有助于减少AEFI发生率及患者恢复.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吴忠市监测处理措施

    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评价

    刘侃鲍梦欣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过程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开腹式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式治疗方式,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在手术情况的比较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时间、出血量以及排气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有创式的开腹治疗方式相比,给予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腹腔镜式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手术情况,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并发症的产生,理应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良性卵巢肿瘤并发症

    直肠癌吻合口位置的高低及辅以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对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徐茂春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直肠癌吻合口位置及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的应用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分析,探寻直肠癌患者最合理的吻合口位置及辅助术式.方法 反观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这段时间里行直肠癌手术的200例临床数据.根据吻合口与肛缘的距离,分为A组(>5 cm)70例,B组(3~5 cm)70例,C组(≤3 cm)60例,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直肠癌吻合口位置的高低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辅以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的吻合口位置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448,P=0.001).A组和B组有否辅以预防性回肠造瘘术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563、1.328,P=0.453、0.249),C组有否辅以预防性回肠造瘘术的吻合口瘘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719,P=0.000).结论 直肠癌吻合口位置过低影响瘘的发生,辅以预防性回肠造瘘术可有效降低C组的吻合口瘘的发生.

    直肠肿瘤吻合口瘘预防性回肠造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