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和B型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近期预后的分析

    申善良黄婉嫦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B型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260例CHF患者作为CHF组,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分为Ⅱ级组(n=99)、Ⅲ级组(n=75)与Ⅳ级组(n=86);同时,选取同期55名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出院3个月随访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Ⅲ级组和Ⅳ级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高于对照组,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BNP、CysC水平及LVEDD均明显高于Ⅱ级组和Ⅲ级组,且LVEF低于Ⅱ级组和Ⅲ级组(P<0.05).心功能等级越高,血清BNP、CysC、LVEDD水平越高,LVEF越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NP水平与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及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5);BNP水平与LVEDD呈负相关(P<0.05).发生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组血清BNP、CysC、Hs-CRP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组(P<0.05).结论 血清BNP、CysC、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与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会增加近期不良预后风险.

    慢性心力衰竭近期预后B型利钠肽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

    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诊断无效的超声图像及病理结果分析

    邵静张佐炳郭秋香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细针抽吸诊断无效的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总结声像图特征,为临床工作中选取病例、提高诊断率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抽吸并诊断无效的8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7个细针抽吸诊断无效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记录结节的大小、构成、距皮肤距离、钙化、比邻结构,并分析病理结果,总结细针抽吸诊断无效的原因.结果 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诊断无效的超声征象有:结节位于背侧或比邻重要结构,如气管、食管、颈动脉,占比25.8%(25/97);位置适中,结节小,内部粗大钙化几乎覆盖结节,占比15.5%(15/97);结节大小适中,周边环状钙化,占比4.1%(4/97);结节较大、以囊性为主,占比10.3%(10/97);桥本背景下结节边界不清,占比8.2%(8/97).97个结节的术后病理恶性38个,良性59个,恶性率39.2%.结论 甲状腺结节细针抽吸术前的超声征象评估有助于操作者选取更好的临床处理方案,提高细针抽吸的诊断率.

    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超声引导细针抽吸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对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李启洪唐京雄吴锦华
    8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程度(CGI-SI)评分等.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CGI-SI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及治疗后2、6、24、48、72 h两组PANSS-E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氟哌啶醇注射液比较,临床采用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双相Ⅰ型障碍躁狂发作急性激越症状,虽疗效基本相当,但给药安全性更高,对疾病治疗有利.

    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氟哌啶醇注射液双相Ⅰ型障碍躁狂急性激越症状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治疗研究

    兰晓宋姗姗聂传贵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化学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局部给药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及治疗1年后实验组痰菌转阴率为66.67%、88.89%,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的44.44%、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和1年后,实验组病灶吸收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参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的治疗效果较佳,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耐多药肺结核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给药

    基于深度学习的肺癌计算机辅助诊断

    李斌李科宇汤渝玲李慧...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传统深度学习模式在肺癌诊断和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接受治疗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获取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活检标本,并进行染色.切片标本由2名经验丰富的病理学家进行诊断.采用多种深度学习方法区分癌症和非癌症活检.比较不同传统深度学习模式在肺癌诊断和分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研究测试了几种流行的基于图像块分类的CNN架构:AlexNet、VGG、ResNet和SqueezeNet,比较两种类型的训练方案:从零开始训练和对整个预训练网络进行微调.深度学习模型AUC更合理(0.8810~0.9119),除ResNet-50外,从零开始训练的AUC高于对整个网络的微调.结论 通过深度学习分析,可加快对全切片图像(WSI)的检测速度,且与病理学家保持相似的检出率.

    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人工智能肺癌诊断

    APC蛋白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检测意义

    胡磊唐长凌张寅刚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APC蛋白在结直肠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癌变进展序列中的表达率变化,探讨APC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预后、结直肠肿瘤复发的关系,阐明APC蛋白表达率结合临床病理用于指导下一步的诊疗.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德清院区结肠镜下行EMR、ESD摘除的息肉患者13例、腺瘤伴癌前病变患者120例、腺癌患者17例,共150例.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并分析APC蛋白的表达率,同时记录该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对患者进行随访(结合电话随访和住院门诊资料),统计其5年复发、癌变及后续治疗情况.统计APC蛋白在结直肠腺瘤发生发展阶段中阳性表达率,分析APC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息肉、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腺癌平均表达率分别为100.0%、92.7%、86.4%、58.8%.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腺癌APC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高级别上皮内瘤变APC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结直肠息肉-腺瘤伴癌前病变-早期癌变的进展序列中,APC蛋白的表达率也逐渐降低,并随着APC蛋白表达率的降低,结直肠息肉、腺瘤、早期癌变的复发率表现为跳跃状增加趋势.

    APC蛋白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前病变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TSH和FT4及TPOAb等指标的变化

    邹阳周钟玲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糖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GDM患者118例作为GDM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0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再分为血糖控制组(n=87)和未控制组(n=31),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 GDM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分别为(2.21±0.75)nmol/L、(153.30±29.88)nmol/L、(4.22±0.89)pmol/L和(15.15±3.66)p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促甲状腺素(TSH)为(1.87±0.41)mIU/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组和对照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糖控制组和未控制组T3、T4、FT3和FT4、TSH和TPOA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DM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FT3呈负相关(r=-0.441,P<0.05);血糖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分娩孕周、新生儿性别、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M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血糖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甲状腺功能

    胸水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成宪毛中圆苏天雄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胸水和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肺癌伴胸水患者作为肺癌组,并选择同期住院的肺炎、脓胸、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为非肺癌对照组,检测两组胸水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结果 肺癌组胸水、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53、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肺癌对照组(P<0.01),肺癌组胸水肿瘤标志物ROC曲线下的面积大于血清肿瘤标志物ROC曲线下的面积的项目有CA199、CA153、CA125、SCC-Ag,而CEA在肺癌组胸水、血清肿瘤标志物ROC曲线下的面积相近.结论 胸水(CEA、CA199、CA153、CA125)、血清(CEA)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的诊断中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且胸水肿瘤标志物较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有更高的辅助诊断价值.

    肺癌胸水肿瘤标志物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儿童鼾症伴过敏性鼻炎的效果

    潘继王瑾姜姗姗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ELTPRA)治疗儿童鼾症伴过敏性鼻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7例儿童鼾症伴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3).对照组采取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3例,采取ELTPRA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79.41%(P<0.05).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4、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儿童鼾症伴过敏性鼻炎患儿采取ELTPRA治疗疗效确切,并可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

    鼾症过敏性鼻炎鼻内窥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改良CKC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病灶残留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汪虹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病灶残留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观察组行改良CK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病灶残留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用时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缘阳性率、病灶残留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均有显著效果,其中LEEP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而改良CKC术病灶清除率较高,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操作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改良宫颈冷刀锥切术病灶残留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