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学
当代医学

旬刊

1009-4393

edit@seeingmedia.com

010-84280076-8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8号楼3层8308室

当代医学/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CT联合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分析

    滕海斌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ECT)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ECT联合超声检查、病理检查.比较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ECT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ECT联合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63.6%(7/11),特异度为78.5%(62/79),准确度为76.7%(69/90),阳性预测值为29.2%(7/24),阴性预测值为93.9%(62/66).ECT检查的敏感度为45.5%(5/11),特异度为69.6%(55/79),准确度为67.8%(61/90),阳性预测值为17.2%(5/29),阴性预测值为90.2%(55/61).E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为90.9%(10/11),特异度为88.6%(70/79),准确度为88.9%(80/90),阳性预测值为52.6%(10/19),阴性预测值为98.6%(70/71).ECT联合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ECT检查(P<0.05).结论 ECT联合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诊断中的具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ECT超声病理检查

    综合医院内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金罗剑郑胜利汪燕云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医院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5年共诊治184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其中男143例,女41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临床特征有:近年AIDS疫情在综合性医院内的发现有逐年增多趋势,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高发年龄为20~50岁,且多发于男性,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综合性医院内绝大多数临床科室均已收治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内科系统收治病数明显高于外科;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为主者,占30.43%;其次有传染、血液、消化系统疾病等;单一感染HIV者约67.93%,36.07%的患者存在乙肝、丙肝及梅毒等二重或多重感染;多数患者存在轻、中度贫血及不同程度的感染,接近1/3的患者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低钙和低钠血症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疾病;肝功能受损为转氨酶升高,此外,有33.15%的患者血糖升高.结论 研究综合性医院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对HIV感染以及AIDS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合医院艾滋病HIV感染者临床特征

    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研究

    梁援何雨蓓卢世姗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在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40例,观察患者在骨髓抑制期不同疾病类型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比较不同输注血小板次数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有效输注率以及无效输注率.结果 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均输注血小板,骨髓抑制期出现血小板无效输注的患者11例,占比27.50%.相较于输注次数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患者的有效输注率更低(P<0.05),相较于输注次数6~8次,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有效输注率更高(P<0.05).21例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中,骨髓抑制期有效输注患者19例,无效输注患者2例,占比9.52%,19例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的患者中,骨髓抑制期有效输注血小板的患者10例,无效输注9例,占比47.37%.相较于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组,输注机采血小板>5次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 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无效输注的疾病类型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发生率最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与淋巴瘤患者的发生率较低,同时,骨髓抑制期血小板输注次数越多,越易出现同种免疫,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值得临床研究与推广.

    血小板无效输注恶性血液病骨髓抑制期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肇小茗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瑞替普酶(rPA)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rPA治疗,观察组给予GSH联合rPA治疗.比较两组cTnⅠ、cTnT、CK-MB、超氧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CK-MB、cTn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Tn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联合rPA可以改善STEMI患者血清cTnⅠ、cTnT、CK-MB水平,且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瑞替普酶还原型谷胱甘肽

    多种血清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李伊莎毕晓英
    168-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B型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肌红蛋白(Myoglobin,MYO)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血清cTnⅠ、BNP、MYO水平测定,分析血清cTnⅠ、BNP、MYO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间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血清cTnⅠ、BNP、MYO水平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100例急性胸痛3 h的患者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例,发生率为52.00%(52/10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cTnⅠ、BNP、MYO水平高于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TnⅠ、BNP、MYO水平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发作的影响因素(OR>1,P<0.05),其中血清cTnⅠ可作为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血清cTnⅠ、BNP、MYO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AUC均>0.70,预测价值相对理想,其中以联合预测效能最好.结论 血清cTnⅠ、BNP、MYO水平升高可能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作风险,临床上可考虑通过检测急性胸痛患者血清cTnⅠ、BNP、MYO水平变化情况,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风险,指导临床风险评估、治疗方式干预及患者预后评估.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肌钙蛋白Ⅰ血清B型尿钠肽血清肌红蛋白诊断价值

    不同年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高梅翟允鹏高宇袁野...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本院行相关检查的84例GDM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不同分为中低年龄组(n=33)、高年龄组(n=51).比较两组D-D、FIB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水平.并根据妊娠结局将高年龄组产妇分为正常结局组(n=31)和不良结局组(n=20),比较两组D-D、FIB、PLT、MPV、PDW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D-D、FIB、PLT、MPV、PDW水平与GDM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D-D、FIB、PLT、MPV、PDW水平对GDM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 高年龄组D-D、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中低年龄组(P<0.05),FIB、PLT水平均显著低于中低年龄组(P<0.05);不良结局组D-D、MPV、PDW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结局组(P<0.05),FIB、PL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结局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DM产妇不良妊娠结局与D-D、MPV、PDW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FIB、PLT水平呈负相关(P<0.05);D-D、FIB、PLT、MPV、PDW预测GDM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965、0.933、0.858、0.834、0.980;截断值分别为4.24 mg/L、3.80 g/L、91.61×109/L、11.05 fl、75.35%;上述指标ROC曲线AUC与参考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GDM产妇D-D、FIB及血小板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其参数水平与高年龄段产妇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相关性,在预测妊娠结局效能显著,可为临床高年龄产妇预防不良结局、妊娠保健提供参考.

    妊娠期糖尿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参数妊娠结局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治疗的相关研究

    倪钫刘海辉冯叶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糖尿病合并牙周病联合治疗与单独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景德镇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情况分为A组(糖尿病非慢性牙周病)、B组(慢性牙周病非糖尿病)和C组(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病),各50例.3组均采取对症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基本牙周情况、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指数(CAL)及、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前,C组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牙龈退缩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牙周基本情况均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C组PD、CAL指标水平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PD、CA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A组、C组F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C组变化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3组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3组F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联合治疗与单独治疗糖尿病或牙周病对疾病均有明显促进作用,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血糖,控制血糖可改善牙周病情况,进而降低牙周病和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为牙周病联合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牙周病糖尿病空腹血糖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观察

    丁文辉刘良马晓明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下床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脑脓肿2例并文献复习

    何志翔李伟念蔡小燕
    180-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脑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至2019年2例本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脑脓肿病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均表现为体表包块,发热,一侧肢体乏力,头颅核磁提示颅内脓肿,脓液等检查证实为奴卡菌,给予抗感染及手术清创治疗,随访1年,复查头颅MR病灶吸收.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脑脓肿临床少见、病情重、预后差,需给予及时诊断.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奴卡菌脑脓肿应积极开启抗感染及手术清创治疗,且术后维持抗感染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狼疮奴卡菌脑脓肿

    健身气功八段锦改善妇科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分析

    陈玲玲陈唐庚任密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01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50)与实验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状况.结果 第1、2、4次干预后,实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能改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