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CA125、SCCA、HE4、CE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研究

    孙鹏飞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人附睾分泌蛋白(HE4)、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在东营鸿港医院就诊的60例宫颈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就诊的60例宫颈良性病变患者,设为良性组;将同期来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CA125、SCCA、HE4、CEA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总结四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A125、SCCA、HE4、CE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良性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组中,Ⅲ~Ⅳ期患者血清CA125、SCCA、HE4、CEA水平均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CA125、SCCA、HE4、CE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CA125、SCCA、HE4、CE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四项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CA125、SCCA、HE4、CEA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宫颈癌糖类抗原125鳞状细胞癌抗原人附睾分泌蛋白癌胚抗原诊断价值

    MRCP联合DCE-MRI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杜静波廖建勇李振武郭小会...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96例疑似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患者,入院后均进行MRCP联合DCE-MRI,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相对照,总结MRCP+DCE-MRI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手术病理检查确诊胆管结石90例(100.0%),MRCP+DCE-MRI检出87例(96.7%),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检查检出胆管癌46例(100.0%),MRCP+DCE-MRI检出43例(93.5%),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病理检查检出46例胆管癌患者均存在周围侵犯,检出率100.0%,MRCP+DCE-MRI检出周围侵犯43例,检出率93.5%,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的术前诊断中,MRCP+DCE-MRI联合应用可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胆管结石胆管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多期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诊断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产前超声诊断与胎儿结构及染色体异常的关系

    韦丹黄梅凤卢明白丽娟...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与心内外结构异常及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接收的行产前超声诊断发现ARSA胎儿的孕妇6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羊水穿刺或无创DNA进行染色体检测分析,总结胎儿的超声图像、胎儿结构与染色体检测结果,随访临床结局.结果:69例ARSA胎儿中,孤立性ARSA占比73.91%,合并胎儿结构异常占比26.09%.ARSA合并胎儿结构异常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16.67%,明显高于孤立性ARSA的0.00%(P<0.05).69例ARSA胎儿孕妇中57例继续妊娠,孤立性ARSA中1例死胎,其他终止妊娠11例,其中合并心外结构异常70.00%终止妊娠,心脏结构异常50.00%终止妊娠,心内外结构联合超声软指标异常100.00%终止妊娠.结论:产前超声诊断发现孤立性ARSA较为多见,胎儿预后较好,但若合并胎儿结构异常易导致染色体异常,尤其心外结构异常、心脏结构异常及多项联合异常需终止妊娠.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产前超声胎儿结构染色体异常临床结局

    3835例儿童胃镜检查结果的分析

    王文青吴成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具有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胃镜下检查的特征与胃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内镜中心进行胃镜检查的0~18岁患儿,根据年龄分为5期:新生儿期(≤28 d)、婴幼儿期(>28 d~3岁)、学龄前期(>3岁~6岁)、学龄期(>6岁~11岁)、青春期(>11岁~18岁).比较分析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胃镜特征及疾病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3835例,男女比为1.37∶1,发病年龄为2 d~18岁,其中包括新生儿期3例、婴幼儿期355例、学龄前期458例、学龄期1840例、青春期1179例.慢性胃炎是儿童最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其次是十二指肠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消化道异物及消化道畸形常见于婴幼儿期及新生儿期.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6.8%,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多见,较其他年龄儿童明显增高(P<0.05).结论:不同性别、年龄儿童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各有不同,胃镜检查是明确具有上消化道症状儿童病因的最主要检查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儿童胃镜检查上消化道疾病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邱远梅周育育贾旦旦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在甲状腺疾病相关临床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期间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疾病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行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然后根据临床综合诊断结果,对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55例患者中,甲减53例,占34.19%,甲亢72例,占46.45%,其他疾病30例,占19.3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6.23%、97.22%、96.77%,均高于放射免疫分析的84.91%、87.50%、84.5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68;χ22=9.112;χ23=5.078,P<0.05);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对甲减、甲亢以及其他疾病诊断的符合率均较高(P<0.05).结论:通过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运用在甲状腺疾病患者诊断中,可以促进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放射免疫分析法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临床检验甲状腺疾病

    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翟小方鲍磊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治疗的95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n=52)、中重度感染组(n=43),将同期50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将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均检查血常规及肝素结合蛋白(HBP).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中度、轻度以及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中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HBP水平均明显更高,其中,HBP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hs-CRP、PCT(P<0.05);多参数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P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最高,其回归系数B最大(P<0.05).结论:HBP与感染性疾病存在显著相关性,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能高,可指导临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感染性疾病肝素结合蛋白相关性

    MRI与颅脑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分析

    于慧丽密辉
    126-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RI与颅脑C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及检出率.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抽取50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完成MRI、颅脑CT检查,以不同发病时间检出率、检查相关指标、病灶部位检出情况为评价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MRI技术检出率96.00%,颅脑CT检查技术为80.00%(χ2=6.0606,P<0.05);MRI技术病灶检出数、检查用时、检查费用均高于颅脑CT技术;检出最小病灶直径低于颅脑CT技术(P<0.05);参考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诊断结果,MRI技术对顶叶、基底节、小脑、丘脑、脑干病灶的检出率高于颅脑CT技术(P<0.05).结论:相较于颅脑CT技术,MRI技术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检出率高,但更加耗时、费用更高,临床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诊断技术.

    MRI颅脑CT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

    小针刀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杨先雄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都匀市沙包堡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96例CS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48例)进行椎牵引治疗.对观察组患者(48例)进行椎牵引+小针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95.83%vs64.5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比较(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ND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8.33±0.67)分vs(12.54±0.71)分(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2.07±0.59)分vs(4.19±0.63)分(P<0.05).结论:使用小针刀治疗CSR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神经根型颈椎病小针刀疗法门诊

    苍辛通窍汤治疗鼻窦炎的效果研究

    邓金虎叶丹妮
    13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治疗鼻窦炎中应用苍辛通窍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给予苍辛通窍汤治疗,评估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积分(0.82±0.31)分、嗅觉减退积分(0.41±0.92)分、流涕积分(0.53±0.22)分以及鼻塞积分(0.62±0.31)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中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八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辛通窍汤对于治疗鼻窦炎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汤剂能够有效地清除鼻窦内的病菌和炎症,缓解鼻塞和鼻痛等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苍辛通窍汤鼻窦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

    加味理中汤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腹痛的临床观察

    吕春燕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加味理中汤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脾胃虚寒型腹痛患者的效果.方法:将灵川县中医医院消化科门诊2023年1月到10月收治的120名诊断为脾胃虚寒型腹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平均分配到两个不同的治疗组别中,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人.对照组方案: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方案:加味理中汤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热罨包热敷腹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加味理中汤和中药热罨包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脾胃虚寒型腹痛患者具有积极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加味理中汤中药热罨包脾胃虚寒型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