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临床应用

    张沙沙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随机、双盲法将2022年1月—2023年8月在黔西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患者均分为球囊成形术组、穿刺成形术组,球囊成形术组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穿刺成形术组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术后结果、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穿刺成形术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2)穿刺成形术组的术后效果优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3)穿刺成形术组的疼痛程度较球囊成形术组低,差异显著(P<0.05).(4)穿刺成形术组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于球囊成形术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骨质疏松性骨折不愈合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控制患者术后疼痛的出现,缩短患者手术治疗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确保骨水泥灌注的效果,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

    体外膈肌起搏联合呼吸训练对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张姣丽王祥民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体外膈肌起搏(EDP)联合呼吸训练对颈部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颈部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床边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DP治疗.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肺部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膈肌增厚分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膈肌移动度及膈肌增厚分数均较高(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MIP、MEP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MIP、MEP均较高(P<0.05).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均较高(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DP联合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颈部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功能,提高患者呼吸压力及肺通气功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体外膈肌起搏膈肌功能呼吸压力肺部感染颈部脊髓损伤

    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谵妄的影响

    胡倩男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予以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的效果及对术后谵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常模组和研讨组,每组各50例.术中常模组接受椎管内麻醉,研讨组接受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围手术期血压、疼痛程度及术后谵妄发生情况.结果:研讨组麻醉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常模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30 min及手术结束时,研讨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高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及24 h,研讨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讨组术后谵妄评定量表-98修订版(DRS-R-98)评分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能维持其围手术期血压的稳定,减轻术后疼痛,预防术后谵妄的发生,值得推广.

    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

    超声引导定位下使用低浓度0.25%罗哌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

    王定元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定位下使用低浓度0.25%罗哌卡因经不同入路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黔西南州中医医院进行择期或急诊上肢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经不同入路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使用传统盲探麻醉定位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麻醉.使用超声引导定位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超声引导定位下使用低浓度0.25%罗哌卡因经不同入路对手术治疗患者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提高其阻滞麻醉成功率,对其神经、血管损伤较小,减小其麻醉药用量、浓度,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引导定位下低浓度0.25%罗哌卡因

    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

    刘翔孔质彬李雄辉唐银发...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的特点,以指导本地区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建设.方法:选取2006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收治的18858例院前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这些患者的疾病、性别及年龄等信息.这些数据来源于院前急救机构收录的急诊病例,严格审核和校验数据,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资料.结果:这些患者中21~30岁、71岁及以上、15~20岁患者占比高于0~14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1~70岁患者.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占比高于女性患者.这些患者中创伤、小儿科及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占比高于中毒、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妇产科及五官科疾病患者.结论:患者疾病、年龄及性别等基本信息影响其进行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为了提高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因素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改善对其进行院前急救的效率和质量.

    院前急救流行病学急救质量

    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干预在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对其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

    江南凯黄常坚李荣卓张焕威...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9年12月梧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颅血肿清除术和(或)去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联合亚低温冬眠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5 d治疗,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脑氧代谢水平、颅内压、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氧摄取率(CEO2)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预后不良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恢复良好、中度残疾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重度残疾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颅内压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亚低温冬眠疗法联合手术治疗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其脑氧代谢水平,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颅内压、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重症颅脑外伤亚低温冬眠疗法手术治疗干预脑氧代谢水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秦发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在开阳县光正医院治疗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根据术后胆总管处理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试验组采用一期缝合,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肠道通透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 d,试验组尿乳果糖/甘露醇(L/M)、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胆总管结石T管引流并发症

    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在复杂肺结核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徐静峰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杂肺结核手术治疗中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胸外科复杂肺结核患者100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组、传统肺叶切除术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肺漏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P<0.05),术中出血量小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P<0.05).术后2 h、1 d、2 d,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组患者的静息时、咳嗽时VAS评分、PaCO2、CRP、PCT、IL-6、IL-8、TNF-α、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P<0.05).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SaO2、PaO2、动脉血pH、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P<0.05).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48/50)高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78.00%(39/50)(x2=7.162,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肺叶切除术组(P<0.05).结论:复杂肺结核手术治疗中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应用价值较传统肺叶切除术高.

    复杂肺结核手术治疗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动脉血气术后并发症

    维生素D辅助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

    黄妃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时辅以维生素D对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百色市妇幼保健院2023年1月至10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9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观察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加用维生素D,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气道重塑参数、不良反应,其中血清炎性因子含3项,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17;气道重塑参数含2项,即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2、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MMP-9、TGF-β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时辅以维生素D具有良好的疗效,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延缓气道重塑,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维生素D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重塑不良反应

    抗胃食管反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

    陈萌萌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12日至2023年9月12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200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为随机法,每组各100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干预和治疗.在常规组患者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组间疗效、血气指标、感染相关指标、住院天数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疗效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气指标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感染相关指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抗胃食管反流治疗,可改善其血气指标、感染相关指标,缩短其住院天数,降低其病死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抗胃食管反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