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姜萍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电针辅助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效果及对患者步行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黄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试验组患者实施电针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6MWT)、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下肢运动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巴氏指数量表(BI)及脑卒中专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者 6MWT、FMA中下肢运动功能、BBS、BI及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为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电针辅助治疗,可改善其步行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脑卒中偏瘫电针步行能力生活质量

    延伸护理对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遵医行为及其家长对疾病认知度的影响

    赵丹丹
    14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肠道病毒 71 型手足口病患儿遵医行为及其家长对疾病认知度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进行常规护理的患儿设为对照组,共 30 例患儿。将进行延伸护理的患儿设为试验组,共30 例患儿。评估两组患儿遵医行为(个人卫生、饮食调理、口腔卫生、消毒隔离及皮肤保护)、患儿家长对疾病认知度(疾病发生、疾病发展、疾病治疗、疾病护理及疾病预后)及患儿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交往、睡眠质量及饮食能力)。结果:试验组患儿个人卫生评分(8。64±1。54)分、饮食调理评分(8。69±1。66)分、口腔卫生评分(7。84±2。74)分、消毒隔离评分(8。64±1。25)分及皮肤保护评分(8。89±1。21)分高于对照组患儿个人卫生评分(6。51±1。28)分、饮食调理评分(6。47±1。32)分、口腔卫生评分(5。98±2。34)分、消毒隔离评分(7。26±1。11)分及皮肤保护评分(7。68±1。55)分(P<0。05)。试验组患儿家长对疾病发生认知度评分(8。65±1。88)分、对疾病发展认知度评分(9。14±0。57)分、对疾病治疗认知度评分(8。68±1。55)分、对疾病护理认知度评分(9。01±0。97)分及对疾病预后认知度评分(8。67±1。65)分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对疾病发生认知度评分(7。21±1。65)分、对疾病发展认知度评分(6。58±0。43)分、对疾病治疗认知度评分(6。87±1。25)分、对疾病护理认知度评分(7。04±0。6)分及对疾病预后认知度评分(6。84±1。24)分(P<0。05)。试验组患儿身体健康评分(83。65±10。37)分、心理健康评分(82。28±10。56)分、社会交往评分(83。61±10。09)分、睡眠质量评分(89。97±9。32)分及饮食能力评分(89。91±9。42)分高于对照组患儿身体健康评分(75。68±10。25)分、心理健康评分(76。42±10。15)分、社会交往评分(74。28±9。92)分、睡眠质量评分(83。12±9。65)分及饮食能力评分(83。07±8。76)分(P<0。05)。结论:延续护理应用于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患儿护理中,可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其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延伸护理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

    贺燕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目标导向活动(EGDM)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94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EGDM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获得性衰弱(ICU-AW)的发生情况、肌力强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ICU-AW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医学研究委员会(MRC)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EGDM联合积极心理干预应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可缩短其机械通气时间,预防其发生ICU-AW,加快其疾病康复。

    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治疗早期目标导向活动积极心理干预

    双轨道护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信行及心理弹性的影响

    汪菊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双轨道护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相关知信行及心理弹性的影响,评价双轨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赫章县财神镇卫生院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随机数发生器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试验组采用双轨道护理模式,两组均持续干预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疾病相关知信行状况、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及血压控制达标率。结果:干预后,两组疾病相关知识、信念、行为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RISC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血压控制达标率64。81%,稍高于对照组的48。1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轨道护理模式可提升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信行水平和心理弹性,利于血压的控制,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双轨道护理模式原发性高血压知信行心理弹性

    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王俊英李阳张娜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对脑卒中(CVA)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22年9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CVA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对比两组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运动能力、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Fugl-Meyer(FMA)量表中上肢(FMA-UE)、下肢(FMA-LE)评分较对照组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VA患者护理中实施基于行动研究法的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行动研究法动机性访谈式康复延续护理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蕊贺贞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4例,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经济负担评分、身体负担评分、情感负担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技术操作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结合整体干预能够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慢性盆腔炎线上团体认知行为护理整体干预心理状态自我感受负担生活质量

    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黄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张静李亚芹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无缝护理环节追溯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黄疸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聊城市人民医院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无陪护新生儿病房中的120例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两组均护理7天。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的胆红素水平、黄疸症状改善情况和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96。43±6。26)μmol/L vs。(84。54±5。16)μmol/L]和经皮胆红素水平[(10。98±1。18)mg/dL vs。(7。76±1。01)mg/dL]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环节追溯下的无缝护理在无陪护新生儿病房黄疸患儿护理中应用能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儿胆红素水平,缩短患儿黄疸症状改善时间,并提升家长满意度。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无缝护理环节追溯新生儿黄疸无陪护病房护理质量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冉贵平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凤冈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n=40,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和对照组(n=40,常规护理)。对两组干预前后的Lysholm评分、下肢症状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肢血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下肢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肢血流速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下肢功能和活动能力,缓解下肢症状,改善患肢血流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

    同伴支持健康教育联合运动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周毅刘丹丹李红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联合运动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4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护理及延续性指导,对照组采用运动干预方案,观察组在运动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程度、心理痛苦水平、社交障碍情况、化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iper疲乏修订量表评分、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化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乳腺癌患者给予运动干预的同时,引入同伴支持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其癌因性疲乏情况,降低心理痛苦与社交障碍水平,并可提升化疗的依从性。

    乳腺癌癌因性疲乏运动干预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心理痛苦社交障碍

    疼痛控制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分析

    田茂星
    17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控制护理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疼痛控制护理,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控制护理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疼痛控制护理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