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索茶碱治疗老年哮喘的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王韶玲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哮喘患者诊疗中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12月济南北城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哮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患者.分别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多索茶碱对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肺功能(最大通气量、呼气流量峰值等)的水平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8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哮喘患者诊疗中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多索茶碱效果确切,起效快,可进一步下调其炎性因子的表达,促进其症状、肺功能迅速改善,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哮喘老年患者糖皮质激素多索茶碱

    血清HBV-M、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相关性分析

    焦新艳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曹县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患者,入院后均检测其血清HBV-M、HBV-DNA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对比不同类型HBV-M结果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水平和HBV-DNA阳性率,比较不同HBV-DNA水平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差异,分析血清HBV-M、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不同HBV-M结果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不同,HBV-DNA含量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的患者HBV-DNA阳性率、HBV-DNA含量均高于其他患者.HBV-DNA含量高的乙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更高(P<0.05).HBV-DNA含量与乙型肝炎患者TBIL、DBIL、AST、ALT水平呈正相关(r=0.439、0.421、0.642、0.557,P<0.05).结论:不同HBV-M结果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不同,HBV-DNA含量不同,HBV-DNA含量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损害越严重.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肝功能

    血常规在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培生王青李立王仕伟...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在不同类型贫血疾病鉴别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贫血患者为PX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200例健康者为DZ组.两组对象均予以血常规检查.统计并比较血液中红细胞参数和白细胞计数(WBC).参照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将PX组患者分为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将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分别对比各组血液中红细胞参数和WBC.结果:PX组患者红细胞数目(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WBC水平均低于DZ组健康者(P<0.05),其红细胞分布密度(RDW)水平高于DZ组健康者(P<0.05).PX组中缺铁性贫血患者RBC、RDW、MCH水平均高于地中海贫血患者(P<0.05),其Hb、MCHC水平均低于地中海贫血患者(P<0.05).PX组的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病情重度组患者RBC、MCV、Hb、MCH、MCHC水平均低于轻中度组患者(P<0.05),其RDW水平高于轻中度组患者(P<0.05).PX组的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病情重度组患者RBC、MCV、Hb、MCH、MCHC水平均低于轻中度组患者(P<0.05),其RDW水平高于轻中度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实施血常规检查,不仅能够为贫血疾病的诊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且可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情况,为贫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提供依据.

    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血常规鉴别诊断

    EMT标记物E-cadherin与vimenitn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陈刚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标记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与波形蛋白(Vimentin)在胃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8月荆门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接收的120例胃癌切除术患者病理组织样本,其中60例患者配有胃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其余60例患者仅有胃癌原发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样本中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for Windows 27.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原发病灶组织E-cadherin阳性率为38.33%(23/60),组化平均分为(1.38±0.74)分;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织E-cadherin阳性率为53.33%(32/60),组化平均分为(2.43±0.16)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胃癌原发病灶组织Vimentin阳性率为41.67%(25/60),组化平均分为(1.34±0.54)分;胃癌转移淋巴结组织Vimentin阳性率为60.00%(36/60),组化平均分为(2.52±0.75)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淋巴结转移数目与E-cadherin、Vimentin阳性率及组化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EMT标记物E-cadherin与Vimenitn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紧密相关,可作为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志物.

    胃癌淋巴结转移EMT标记物E-cadherinVimenitn

    凝血四项检查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效果

    刘飞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检查应用于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0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子洲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45例肝硬化患者、进行健康体检的45例受检者.将健康受检者设为对照组,将肝硬化患者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分析凝血四项检查在肝硬化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试验组受检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长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试验组受检者纤维蛋白原的水平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结论:凝血四项检查应用于肝硬化患者的诊治中,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深,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的水平降低,可将其作为诊断、评估病情的依据,了解患者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为其制定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肝硬化凝血四项检查应用价值

    乳腺癌组织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张云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采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63、CD34表达水平.对比不同乳腺组织ER、P63、CD34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CD3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P63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ER、CD34阳性率均高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而P63阳性率均低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ER、CD34呈异常高表达,而P63呈异常低表达.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灶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乳腺癌雌激素受体P63CD34病理特征

    心脏超声检查诊断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效果

    王晓敏苏丹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脏超声检查应用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沂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在沂南县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受检者LVEF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受检者E/Ea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受检者LVDd、LAD长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受检者血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LVEF低于Ⅰ级、Ⅱ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E/Ea高于Ⅰ级、Ⅱ级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心功能分级Ⅲ级患者LVDd、LAD长于Ⅰ级、Ⅱ级患者(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查应用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病情诊断中效果突出,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临床推广可行性较高.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左心衰竭心脏超声检查

    乳腺癌患者分子亚型、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分析

    孙瑛璘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分子亚型、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进行论述和分析.方法:筛选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7月—2022年9月收治的25名绝经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以及25名未绝经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绝经情况分别设定为绝经组、未绝经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乳腺癌分子亚型、病理类型、免疫组化情况、辅助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上、辅助治疗方式方面及预后情况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未绝经组在ER和PR的阳性率上略高于绝经组,而在Her-2的阳性率上则绝经组更高(P<0.05).绝经组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率高于未绝经组,浸润性小叶癌发生率低于未绝经组(P<0.05).结论:不同的绝经状态的乳腺癌患者,其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特征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对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乳腺癌分子亚型病理类型免疫组化

    玉女导赤散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研究

    袁鸿钧余兴权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玉女导赤散治疗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8月云南省弥勒市中医医院诊治的80例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一组作为对照组,另一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玉女导赤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溃疡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EGF、TNF-α、IL-6均较治疗前降低,其中研究组各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女导赤散可有效减轻阴虚火旺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溃疡疼痛缓解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获得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玉女导赤散阴虚火旺口腔溃疡疼痛程度

    自拟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后偏瘫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邓柳兰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自拟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CI)后偏瘫脉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9月在东莞市石排医院中医科就诊的CI后偏瘫脉络瘀阻证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药组和常模组,各30例.常模组采用针刺治疗,针药组联用自拟通络汤与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针药组均高于常模组(P<0.05).治疗后,两组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定量表评分(简称"Sheikh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针药组均高于常模组(P<0.05).针药组治疗满意度100.00%,高于常模组的80.00%(P<0.05).结论:在CI后偏瘫脉络瘀阻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自拟通络汤联合针刺方案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自拟通络汤针刺脑梗死偏瘫脉络瘀阻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