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罗晓松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单位为贵州省黔南州人民医院,选择感染性休克患者116例,其中58例应用单一盐酸多巴胺注射液治疗,设为对照组;58例应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盐酸多巴胺注射液联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感染性休克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不良反应

    玻璃酸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张小军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紫阳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0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应用玻璃酸钠的基础上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湿润长度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湿润长度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泪膜湿润长度和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眼部疼痛、健康状态、总体视力、精神健康、色觉、社交功能和周边视力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眼部疼痛、健康状态、总体视力、精神健康、色觉、社交功能和周边视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眼部疼痛、健康状态、总体视力、精神健康、色觉、社交功能和周边视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治疗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玻璃酸钠聚乙二醇滴眼液白内障干眼症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对患者认知水平与血清DA、NE、5-HT、BDNF水平的影响

    唐梦奇任湘鹏周蓓群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对于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对其认知水平和血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3月—2023年3月嘉兴市第二医院诊疗的帕金森病患者中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多巴丝肼组和卡左双多巴组,各49例.其中多巴丝肼组予以多巴丝肼片治疗,卡左双多巴组在多巴丝肼片治疗基础上增加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认知水平[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帕金森病症状评分[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及血清DA、NE、5-HT、BDNF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以评估安全性.结果:卡左双多巴组治疗后的MoCA、MMSE评分高于多巴丝肼组,UPDRS评分低于多巴丝肼组(P<0.05);卡左双多巴组治疗后的血清DA、NE、5-HT、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多巴丝肼组(P<0.05);卡左双多巴组和多巴丝肼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用卡左双多巴控释片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能够提高其认知水平,改善多巴胺等指标水平,进而缓解相关临床症状,且不会额外增加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卡左双多巴控释片多巴丝肼片认知功能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张明明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衰竭时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惠水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8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40例,给予患者普通肝素抗凝治疗;研究组40例,给予患者局部枸橼酸抗凝治疗.对比两组出血率、凝血率、滤器使用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结果:研究组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滤器使用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a2+水平低于对照组,HCO3-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衰竭时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对降低出血率、改善肾功能、维持电解质平衡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肾功能衰竭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局部枸橼酸抗凝普通肝素抗凝

    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分析

    周杰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的效果.方法:纳入江阴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2020年1月—2022年12月接诊的104例眩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丁咯地尔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头晕、恶心、头身困重、耳聋、站立不稳、出汗、目眩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头晕、恶心、头身困重、耳聋、站立不稳、出汗、目眩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临界压力(CP)、脉搏波数(Wv)、最小血流量(Qmin)、动态阻抗(DR)、脑血管外周阻力(R)、颈动脉最小血流速度(V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Wv、Qmin、DR、R、Vmin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异丙嗪联合碳酸氢钠治疗急诊眩晕症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异丙嗪碳酸氢钠急诊眩晕症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罗沙司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疗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谭陶然何雄平郭磊宋梦瑶...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和讨论罗沙司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疗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医院2023年1月至4月的时间段内所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引发肾性贫血的患者中,选取60例接受罗沙司他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接受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血红蛋白(Hb)、铁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其中贫血指标H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代谢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铁代谢指标转铁蛋白饱和度、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罗沙司他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有显著疗效,且其作用机制主要与调节铁代谢有关,可在较短时间内优化患者体内铁代谢、血脂代谢情况,改善贫血情况,整体有效性高,且无明显副作用,具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罗沙司他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作用机制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白蕊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于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作为观察对象.100例受检者均依次予以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查(对照1组)、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照2组)、联合检查(观察组),以复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案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结论:与单一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或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相比,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血常规检验中的诊断效能更高.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血常规检验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及血小板计数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价值

    刘娟娟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ITP患者60例作为ITP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18)、中度组(n=27)和重度组(n=15)三个亚组],另选取同期50例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MPV、PDW、PLT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PV、PDW、PLT联合检测对ITP的诊断价值.结果:ITP组MPV、PDW水平高于对照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ITP患者MPV、PDW水平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LT水平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PV、PDW、PLT诊断IT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1、0.877、0.936,最佳截断值为13.05 fL、18.46%、82.50×109/L,预测灵敏度为85.0%、76.7%、93.3%,特异度为88.0%、86.0%、92.0%;MPV、PDW、PLT联合检测诊断ITP的AUC为0.986,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7%、96.0%,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MPV、PDW、PLT联合检测在ITP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诊断价值

    TCT、HPV以及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安薇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门诊宫颈筛查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人乳头瘤病毒(HPV)联合阴道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在贵阳市云岩区妇幼保健院门诊接受宫颈筛查的8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的81例患者分别予以HPV检测、TCT以及阴道镜检查,诊断的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评定单一检测和联合检测方法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81例患者中有阳性41例,阴性40例,阳性率为50.62%.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级8例、CIN2级17例、CIN3级12例、鳞状细胞癌4例.HPV检查显示有阳性34例,阳性率为41.98%.TCT的阳性例数为34例,阳性率为41.98%.阴道镜检查的阳性例数为36例,阳性率为44.44%.联合检查的阳性率为51.85%.不同检查方法在宫颈筛查中起到的诊断效能比较,联合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以及准确度更高,和其他单一检查的方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各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特异度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HPV、TCT与阴道检查方法联合运用于宫腔筛查之中,对早期宫颈病变的筛查诊断效能较高,也会为后续的疾病治疗带来帮助,有运用的价值.

    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人乳头瘤病毒阴道镜宫颈筛查

    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王梦华代飞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检验和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于陕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40例,样本入组后均采用常规检验、生化检验进行诊断,详细记录诊断结果,并于同期选择40例健康受检者为对照样本,以后续临床确诊结果为标准,评价诊断效能.结果:80例受检者经最终综合诊断确诊的有40例,经常规检验检出38例,生化检验检出39例;常规检验诊断糖尿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81.58%、80.95%、77.50%、85.00%、81.25%,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7.44%、95.12%、95.00%、97.50%、96.25%,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诊断效能高于常规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健康受检者,糖尿病患者的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2 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甘油三酯水平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及诊断效能,且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糖尿病生化检验常规检验诊断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