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氨甲环酸在减少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出血中的作用

    孙明浩姚爱明张寰仲冬...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静脉应用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1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35例单纯肱骨近端骨折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使用TXA分为TXA组和对照组.TXA组在术前10 min予以TXA 1.0g静脉滴注,对照组不使用TXA.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手术与受伤时间间隔、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输血情况)及术前、术后第2天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计算总失血量.结果:两组手术与受伤时间间隔、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b、HCT、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TXA组Hb、HC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D-二聚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输血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过敏、切口并发症、血栓栓塞等情况,均于术后3个月内获得骨折愈合.结论:静脉应用TXA可显著降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

    氨甲环酸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出血围手术期

    孕中期胎儿鼻骨发育不良产前诊断结果分析

    陈惠刘百灵梅燕岑白梅...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鼻骨发育不良胎儿染色体异常病例,探讨孕中期胎儿鼻骨发育异常与染色体核型和拷贝数变异(CNVs)的相关性.方法:对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柳州医院孕中期超声筛查发现鼻骨发育不良且进行羊膜腔穿刺或脐带血穿刺的139例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检测(CNV-seq),观察检测结果.结果:139例胎儿中单纯鼻骨发育不良者119例,其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共19例,占16.0%;鼻骨发育不良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共20例,其中检测出染色体异常共15例,占75.0%.CNV-seq技术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异常15例,检出率为10.8%(15/139),其中有明确致病性的6例,检出率为4.3%(6/139),多态性的9例,检出率为6.5%(9/139).结论:无论是单纯鼻骨发育不良或合并超声其他结构异常者与染色体核型及CNVs异常都有相关性,因此建议行介入性产前诊断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及CNVs,以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及结果的准确率.

    胎儿鼻骨发育不良产前诊断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组拷贝数变异检测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测定及临床价值

    石伟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体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情况.方法:以EXCEL表格统计2020年4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82例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健康体检男性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以骨密度测定仪测定两组骨密度绝对值、T值,以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甲状旁腺激素(PTH)、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总1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骨密度T值、骨密度绝对值、PINP、OC、ALP均低于对照组(P<0.05),PTH、25-OH-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骨质疏松分级患者中,第3级者骨密度T值、骨密度绝对值、PINP、OC、ALP均低于第1级、第2级者(P<0.05),PTH、25-OH-D与第1级、第2级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病情与体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密切相关,骨代谢标志物可作为临床评价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值得借鉴.

    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骨密度

    盆底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胡敏祥王立萍欧阳瑶晏志伟...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盆底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划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通过盆底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疗效、盆底肌力情况以及症状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6.00%,相比对照组的84.00%更高(P<0.05).治疗组的盆底肌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治疗组的腰骶下坠感、酸痛消退时间及附件区的压痛消退时间,以及子宫压痛消退时间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结论:盆底治疗仪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盆底肌力,加快症状消退.

    盆底治疗仪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盆底肌力症状消退

    腹腔镜、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刘锋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传统手术治疗疝气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选取江阴市青阳医院收治的疝气患者80例,随机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氧化应激指标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研究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优于对照组,MDA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疝气患者腹腔镜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加快患者的恢复.

    腹腔镜传统手术疝气安全性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的影响分析

    庄超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对排尿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2月—2022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150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留置导尿管患者54例,设为非留置导管组,留置1 d导尿管患者53例设为留置1 d组,43例患者留置2 d导尿管设为留置2 d组,在相应时间进行拔管,对恢复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留置导管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留置1d组、留置2d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留置1 d组、留置2d组(P<0.05).非留置导管组与留置1d组、留置2 d组重置导尿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留置导管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均短于留置1 d组、留置2 d组,留置1 d组上述各时间均低于留置2 d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导尿管留置时间越长越容易引发感染等问题,因此在术后可尽早拔管,减少导尿对患者自主排尿的影响,提升术后恢复质量.

    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导尿管留置时间排尿

    局部麻醉在糖尿病手术中的应用

    段浩月王芳王连明王春梅...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手术患者中约20%合并糖尿病,选择适合的麻醉技术需综合评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风险与获益.局部麻醉比全身麻醉在减少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在糖尿病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及并发神经病变的情况下,局部麻醉可能对麻醉过程及效果产生影响.本文探讨了糖尿病手术患者接受局部麻醉的优势和缺点以及选择推荐.

    局部麻醉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内翻角度与胫骨近端内外侧截骨厚度差值的相关性探讨

    梁海海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内翻角度与胫骨近端内外侧截骨厚度差值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西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在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期间62名行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资料.为了更具体地了解这些患者的情况,根据其膝内翻的程度将他们分为四组:膝内翻角度小于10度、膝内翻角度在10~14度之间、膝内翻角度在15~20度之间以及膝内翻角度大于20度.在进行手术前的准备阶段,采用常规摄影技术来获取患者的肢体全长X线正位片.通过绘制从股骨头中心到股骨髁中心的连线,以及从胫骨近端中心到距骨中心的连线,来测量这两条线之间的夹角.这个夹角就代表膝内翻的角度.结果:通过计算膝内翻角度,来评估胫骨近端内外侧的截骨厚度差.这个厚度差可以作为手术中胫骨截骨的参考.为了验证截骨效果,还对术后的X光片进行了测量和检验.通过收集、统计和分析术前和术后的数据,总结出四组不同膝内翻角度的截骨差值.这些差值可以作为术前胫骨截骨的指导依据.尽管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少许偏差,但这些差值仍然对手术力线的指导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内翻角度与胫骨近端内外侧截骨厚度差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膝内翻角度较大的患者往往需要更多的骨质修复和调整来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研究还强调了膝内翻角度对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提示在手术规划和术后康复中需要重视膝内翻角度的调整.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来确认这种相关性,并提出更具体的指导原则和策略.

    膝关节置换术膝内翻角度胫骨截骨厚度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谢国江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实际影响.方法:选择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采用双盲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划分为A组(n=30)和B组(n=30).给予A组患者常规的康复治疗,B组则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方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综合功能情况.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A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BI与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MBI与FIM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不同程度脊髓损伤,可大幅度提升神经功能恢复速度,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个人卫生等基础动作能力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康复治疗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右美托咪定联合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梁健范思苑李艺琴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椎管内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右美托咪定联合髂筋膜阻滞,对两组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摆放、术后拔管、首次下床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芬太尼用量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术后4h、6h、12 h、24 h各时间段VAS评分、Ramsay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T1时HR、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至T4各时段HR、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较对照组17.50%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髂筋膜阻滞在老年髋部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缩短体位摆放、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减少芬太尼用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还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右美托咪定髂筋膜阻滞老年髋部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