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的探讨

    秦发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到2023年2月在开阳县光正医院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80例患者,按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一期缝合组(40例)和T管引流组(40例),T管引流组患者的术后处理方式为T管引流,一期缝合组的术后处理方式为一期缝合,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腹腔感染、胆漏、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结果:一期缝合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管引流组(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1d、术后3 d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P<0.05);同时,一期缝合组术后腹腔感染、胆漏、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T管引流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具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不良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疼痛不良反应引流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PC方案对晚期肺癌患者CEA、CA125、CYFRA21-1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任凤杰吴杨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替雷利珠单抗联合PC方案对晚期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及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单县中心医院呼吸内科94例晚期肺癌患者(2019年2月到2022年5月)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予PC方案治疗)、观察组(予PC方案、替雷利珠单抗联合治疗),各47例,对比两组疗效,包括缓解率、血清肿瘤标志物及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1)缓解率方面,观察组(53.19%)较对照组(31.91%)高(P<0.05);(2)观察组血清CEA、CA125、CYFRA21-1水平较对照组低,T淋巴细胞改善程度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针对晚期肺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PC方案的近期疗效显著,可使CEA、CA125、CYFRA21-1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

    晚期肺癌替雷利珠单抗PC方案CEACA125CYFRA21-1T淋巴细胞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郭伟伟潘胜琼薛丽余艳...
    76-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上海市金山区吕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成对照组(n=40,氨氯地平治疗)和研究组(n=40,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记录并比较组间的血压、心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血压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每搏输出量(SV)(54.92±3.84)mL、心排血量(CO)(4.53±0.10)L/min、左室射血分数(LVEF)(46.20±4.02)%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白细胞介素-4(IL-4)、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临床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心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炎性因子

    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对比

    方叶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采用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芜湖市眼科医院眼科收治的老年性黄斑病变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观察组(雷珠单抗治疗)及对照组(康柏西普治疗),各1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变化,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明确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渗透情况,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及CMT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提高,CMT均下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CNV渗漏改善率84.62%,对照组CNV渗漏改善率8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早期,雷珠单抗对裸眼视力及CMT的改善效果较康柏西普稍好,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种药物的远期疗效相当.

    雷珠单抗康柏西普老年性黄斑变性裸眼视力不良反应

    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分析

    徐园园崔伟丽冯泽恩郭岩松...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武警烟台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82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铋剂四联疗法治疗)与观察组(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反酸嗳气、上腹痛及恶心呕吐评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治疗前乳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及肠杆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及双歧杆菌水平更高(P<0.05),而肠球菌及肠杆菌水平差异较小(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更低(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生菌与铋剂四联疗法结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不仅可以及早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有助于肠道菌群及炎性反应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铋剂四联疗法益生菌

    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效果分析

    方芳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缬沙坦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受试者纳入时间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分组方式以用药方案为依据,各40例,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分别口服缬沙坦片与厄贝沙坦片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压、肾功能、凝血指标的变化,并评价两组用药安全性.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高,占比分别为95.00%、77.50%,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血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降低更为突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降低更为突出(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抗凝血酶Ⅲ(AT-Ⅲ)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改善更为突出(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的治疗中,缬沙坦与厄贝沙坦均有较高的安全性,且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厄贝沙坦较缬沙坦更有利于血压的控制以及凝血功能和肾功能的改善,治疗效果更好.

    厄贝沙坦缬沙坦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肾功能凝血功能

    结肠癌CT诊断及术前评估的临床研究

    胡天明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结肠癌患者实施CT检查的诊断效能与术前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6月在江苏省邳州市中医院接受病情诊疗的经手术病理诊断确诊为结肠癌的3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入选患者在术前均实施CT检查,分析实施CT检查后的诊断效能与术前评估价值.结果:3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手术病理诊断确诊,其实施CT检查后共有28例确诊,诊断准确性为93.33%(28/30)、诊断敏感性为95.00%(19/20)、诊断特异性为90.00%(9/10);30例结肠癌患者手术病理诊断下病理分期结果为:T1-2期、T3期、T4期分别有10例、10例、10例;手术病理诊断下病理表现为:肿块边缘不规则、肠腔狭窄、肠壁增厚、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灶累及周围组织器官分别25例、22例、20例、6例、3例.与手术病理分期诊断结果相比,实施CT检查后的T1-2期、T3期、T4期病理分期诊断结果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病理分期诊断结果相比,实施CT检查后肿块边缘不规则、肠腔狭窄、肠壁增厚、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病灶累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检出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实施CT检查不仅对于此病的诊断有良好的效能,且十分有利于进行术前评估,便于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结肠癌手术病理诊断CT检查诊断效能术前评估

    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临床价值分析

    李晴晴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尿路感染预防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均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观察组采用微生物检验,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检验后确诊的准确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准确率(84.4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重度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轻度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症用药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比对照组的80.00%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微生物检验不仅能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准确反映患者的感染程度,还能正确指导合理用药,为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借鉴.

    微生物检验尿路感染预防诊断治疗准确率总有效率临床价值

    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育君高莲香龚英兰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在胆囊结石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东莞市南城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判定的"金标准",将影像学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诊断符合率,统计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及漏诊率、误诊率.结果:经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共检出88例胆囊结石患者,与病理结果的诊断符合率是97.78%,误诊率是1.11%,漏诊率是1.11%.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对不同胆囊结石类型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的临床诊断中,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的检出率较高,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互为补充,大大提高了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以根据螺旋CT联合腹部彩超的检查结果明确具体的结石类型,为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借鉴意义和临床推广价值.

    螺旋CT腹部彩超胆囊结石诊断影像学表现

    应用多模态超声技术联合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研究

    任翠龙翁贞华孙微微陈小珠...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多模态超声新技术联合诊断睾丸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9月收治的23例睾丸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穿刺、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结果确诊.入院接受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联合检查.分析单一检查技术和多模式联合对该病的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常规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均可有效诊断睾丸肿瘤,多模态超声检查的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1.82%、91.67%、90.00%、84.62%及86.96%,均明显高于单一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P<0.05).结论:多模态超声新技术联合诊断睾丸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多模态超声技术睾丸肿瘤超声造影弹性成像诊断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