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尿酸、尿蛋白及脐动脉血流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价值

    戴慧秀刘晓泮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中血清尿酸、尿蛋白水平及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郓城县人民医院产科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将健康产检妊娠女性100例作为健康产检妊娠组.统计分析两组血清尿酸(UA)、24 h尿蛋白(24 h PRO)水平、脐动脉血流参数、母婴结局,以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统计分析UA、24 h PRO、脐动脉血流参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的血清UA、24 h PRO水平均高于健康产检妊娠组(P<0.05),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R)、收缩期与舒张期流速比(S/D)均高于健康产检妊娠组(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的母婴预后不良发生率30.00%高于健康产检妊娠组12.00%(χ2=9.765,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24 h PRO、RI、S/D(P<0.05).RI、PI、S/D对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敏感度均高于UA、24 h PRO(P<0.05),S/D对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敏感度高于RI、PI(P<0.05),UA对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敏感度高于24 h PRO(P<0.05);RI对妊娠期高血压组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特异度高于UA、24 h PRO、PI、S/D(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母婴预后的预测中,血清尿酸、尿蛋白水平及脐动脉血流参数的应用价值较高.

    妊娠期高血压母婴预后尿酸尿蛋白脐动脉血流参数

    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个体化延续护理进展与现状研究

    姜敏李绥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褐斑是一种在皮肤科常见的病变,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棕褐色的色素沉积,这种棕褐色的色素沉积主要分布在面部,会严重损害患者的容貌美观度.光子治疗是一种常用于皮肤科疾病治疗中的光疗手段,对于黄褐斑具有确切的疗效.由于黄褐斑患者在光子治疗后恢复速度缓慢,加上在居家期间,患者缺乏监督和指导,很可能会影响到恢复效果,因此,在黄褐斑患者居家期间还需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以保证预后.延续护理是一种将护理措施从院内向院外延伸后形成的护理模式,可在空间和时间双重维度扩大护理措施的覆盖范围,在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应用可改善其预后.而个体化护理是一种将个性化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后形成的护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护理措施主张根据病患实际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本文主要对于黄褐斑患者光子治疗后的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阐述.

    黄褐斑光子嫩肤个体化护理延续护理

    中医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刘宇黄英如杨明军郑忠济...
    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主要指桡骨远端关节面发生骨折,由于该部位是松质骨、密质骨的相交部位,因此骨折的发生风险较大.该类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中医治疗是临床治疗骨折的常用保守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方法,本文对相关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老年桡骨骨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变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蒋春玲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的分析,探讨脑小血管病变(CSVD)与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2月至2022年6月)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门诊和住院PD患者87例,采用CSVD总负担评分方法对PD患者CSVD神经影像学进行总体评估,按分值分为轻度组(0分)27例、中度组(1~2分)29例、重度组(3~4分)31例,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分量表(MoCA)和简易状态量表(MMSE)进行相关分析,探讨CSVD病变程度与认知功能影响情况的相关性.结果:PD患者CSVD总负担评分与MMSE、MoCA评分呈负相关(P=0.037、0.041<0.05),表明CSVD总负担评分越高,MMSE、MoCA分值越低(提示认知功能障碍越重).结论:PD患者中CSVD总负担评分较高的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明显,CSVD与PD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脑小血管病变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像学总负担评分

    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的效果分析

    王朝晖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中采用高渗盐液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2例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患者分为对照组(n=31,甘露醇溶液治疗)和观察组(n=31,高渗盐液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为77.42%,观察组为96.7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 h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尿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中恢复较好患者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重度残疾和植物状态以及死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液治疗急诊重度脑外伤合并休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高渗盐液重度脑外伤休克

    抗凝治疗对重症监护室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预后的影响

    于璐周秀霞刘敏星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抗凝治疗对重症监护室(ICU)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MIMIC-Ⅲ数据库中筛选入住ICU第一诊断为AECOPD的患者200例,提取患者抗凝治疗、性别、年龄、合并症、血常规、生化、生命体征、病死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在ICU内使用抗凝治疗将患者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局的差异;依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的差异.以是否院内死亡为因变量,将是否接受抗凝治疗以及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抗凝治疗对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依据同样的方法分析抗凝治疗对患者28天病死率的影响.结果:抗凝组院内病死率和28天病死率(6.6%、10.2%)均明显低于非抗凝组(21.2%、2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凝治疗是院内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43,95%CI:0.081-0.727,P=0.011).同样,抗凝治疗也是28天死亡的保护因素(OR=0.281,95%CI:0.099-0.803,P=0.018).结论:抗凝治疗可降低ICU内AECOPD患者院内病死率和28天病死率,降低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凝治疗MIMIC-Ⅲ数据库预后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认知、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管海兵沈斌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在启东市人民医院2022年9月—2023年10月收治的ACI患者中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16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给予两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治疗,研究组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氧化应激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和2周,研究组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和2周,研究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可提升ACI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

    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右莰醇丁苯酞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氧化应激反应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丁明胜
    2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入院的68例胆囊息肉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肝胆管损伤、胆汁漏、切口感染等)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对比结果显示,该手术方式不仅安全有效,更能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显示出其优越的临床应用价值.

    胆囊息肉胆囊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高危结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刘文清包丽溱刘辉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将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用于高危结肠癌患者对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5月至2023年9月期间江阴市中医院105例高危结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患者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3例(进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对照组52例(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肿瘤标志物指标、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疼痛评分(3.92±0.26)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3.66±0.29)分与术后72 h疼痛评分(1.62±0.1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16±0.34、4.01±0.16、3.29±0.36)分(t值分别为4.068、7.637、32.27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一个月肿瘤标志物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与引流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742、16.578、19.572、22.537、12.944、11.64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7.69%)(χ2=4.238,P=0.040<0.05).结论: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用于高危结肠癌患者临床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高危结肠癌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疼痛评分并发症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PFNA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

    周波王聪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江苏省沭阳仁慈医院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收的实施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2例,利用最新统计学方法生成随机序列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术中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在腰硬联合麻醉的基础上予以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生理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15 min后、手术完毕即刻及术后第2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15 min后及手术完毕即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PFNA内固定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并维持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腰硬联合麻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疼痛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