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急救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广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急救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东营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并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择7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常规诊疗,将35例于病房开展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归入对照组,35例开展急诊急救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归入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治疗效果、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神经功能恢复状态以及安全性.结果:溶栓后3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4 d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神经功能恢复方面,观察组NIHSS得分、mRS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安全性上,两组患者溶栓后24 h症状性颅内出血转化发生率、溶栓后7 d的病死率、溶栓后3个月的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急诊急救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就诊至开始溶栓时间,改善神经功能,进而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安全性与常规病房静脉溶栓治疗相当.

    急性脑梗死急诊急救治疗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围术期体温保护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恢复质量的影响

    倪伟梁浩王静妍梁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围术期体温保护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者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迁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行手术全麻老年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将全部入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基础护理+围术期体温保护),探讨其干预成效.结果:干预前,两组SDS和S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前认知功能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3~5天和术后1个月(电话评估),在认知功能评分上,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手术期体温保护可有效改善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改善不良心态和早期认知功能,具有推广价值.

    全身麻醉围术期体温保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质量

    剖宫产瘢痕妊娠临床诊疗的研究进展

    梁日朝刘容菊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是指受精卵植入前次剖宫产(CS)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近年来,国内CSP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该病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规则阴道流血,可伴有腹痛,但大约有30%的患者无症状,可通过超声、宫腔镜等辅助检查确诊.CSP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孕妇产前体质指数(BMI)、阴道分娩史和婴儿体重等,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等.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有关CSP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CSP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和借鉴.

    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高强度聚焦超声子宫动脉栓塞术

    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对比

    刘永泰朱龙寇堃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微球囊压迫术(PM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研究对象为东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T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MVD治疗,观察组采用PMC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3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TN患者,选择PMC比MVD临床疗效更确切,术后恢复更快,治疗费用更少,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更小,术后炎症反应更轻.

    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微血管减压术并发症

    分析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有效性

    曹欢翟红珍赵丛高凌峰...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有效性.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北京市昌平区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眩晕症状评分、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认知及平衡功能.结果: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4.59%、70.27%,提示观察组的疗效更好(P<0.05);治疗后DH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组间相比,观察组均更低,提示眩晕程度大大缓解(P<0.05);治疗后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各指标评分在组间比较中显示,观察组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认知及平衡功能指标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改善更多(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PPPD的有效性显著,能有效减轻眩晕症状,提高平衡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前庭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有效性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激素补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申智慧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接受激素补充治疗(HRT)后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长沙县妇幼保健院接受HRT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共计200例.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效果良好组(n=100)和效果不佳组(n=100).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数据,包括年龄、体质指数(BMI)、伴随疾病、生活方式等,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信息,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HRT疗效的因素.结果: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6,95%CI:1.02~1.10)、BMI(OR=1.09,95%CI:1.03~1.15)、抑郁症状(OR=2.45,95%CI:1.30~4.60)和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缺乏运动)(OR=2.21,95%CI:1.25~3.92)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HRT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BMI、抑郁症状和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患者HRT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个体化干预可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更年期综合征激素补充治疗治疗效果影响因素

    运动并呼吸训练在稳定期慢阻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吴一鸣刘晓楠刘光华付腾飞...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中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采集病例展开研究,经严格纳排后纳入100例稳定期COP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并呼吸训练)各50例,评估对比两组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心理状态、运动及呼吸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更优,气道阻力(RAW)水平相对较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相对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PaO2 更高,PaCO2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运动及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更高,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自评表(SAS)评分、抑郁自评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与治疗前生活质量(SF-36)评分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应用运动并呼吸训练治疗,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改善,缓解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机体血气指标,同时可维持患者良好心理状态,全面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良好预后.

    运动并呼吸训练慢阻肺康复治疗心理状态肺功能

    我院202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分析

    任洪玥汤璐瑜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将贵州省人民医院2023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毒性肝炎分型、性别分布情况、年龄分布情况以及职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23年度贵州省人民医院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共3144例,乙肝报告病例最多,男性肝炎报告病例多于女性;发病人数较多的年龄阶段为44~59岁,乙肝的发病年龄分布、戊肝的发病年龄分布、未分型肝炎的发病年龄分布和病毒性肝炎整体的发病年龄分布较为相似.发病最多的职业类型为无业人员.结论:贵州省人民医院病毒性肝炎最为高发的类型为乙肝,各科室应当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加大宣传力度,促进疫苗接种率的提升,通过多种措施预防病毒性肝炎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防控

    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威叶惠燕
    3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为时间节点,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132例,用抛硬币法随机等比分为两组,6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基础上开展吞咽功能训练,66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改良洼田饮水试验(MWST)优良率(46.97%、74.24%)均高于对照组(28.79%、4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吞咽生存质量表(SWAL-QOL)评分(126.84±18.36、143.67±21.47)分均高于对照组(103.32±15.73、117.84±17.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高压氧疗、针刺疗法、言语训练及低频电刺激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合康复治疗高压氧疗针刺言语训练低频电刺激高血压脑出血吞咽功能生活质量

    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影响的临床价值分析

    陈园园
    3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产程及母婴影响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3年1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12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阴道分娩,观察组行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疼痛情况、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产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长于对照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助产率、缩宫素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 min、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分娩镇痛能有效提高阴道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满意度高.

    分娩镇痛椎管内麻醉产程母儿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