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医药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医药论丛
当代医药论丛

半月刊

当代医药论丛/Journal 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对比

    刘玺龙许慧敏于婉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巨野县人民医院于2022年3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和试验组(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各44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术后,试验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IPSS评分低于对照组,其Qmax水平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试验组生活质量良好.与观察组相比,各项观察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以及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均可发挥良好的手术效果,其中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更具安全性,且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使用.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膳食减肥汤辅助治疗小儿肥胖的临床效果

    谈月清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肥胖治疗中饮食营养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4例肥胖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组别均分,对照组、研究组各102例,分别采用常规饮食治疗与常规饮食治疗+膳食减肥汤治疗.对比治疗后组间患儿的临床指标和饥饿感.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脂肪百分率、体重、体质量指数、饥饿感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患儿采用膳食减肥汤辅助治疗可实现对患儿体质量以及脂肪含量的改善,且饥饿感较低,值得应用.

    饮食营养小儿肥胖体质量指数饥饿感

    鼻咽癌窄带成像技术诊断要点培训的临床有效性评价

    杨涌林玲王启俊农绍志...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窄带成像(NBI)技术诊断要点培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30例病例,包括首诊鼻咽癌10例,鼻咽癌放疗后复发10例,鼻咽癌放疗后未复发5例,鼻黏膜慢性炎5例.分别行白光成像(WLI)和NBI检查,采集图片用于本次研究.分析南宁7家医院14名耳鼻喉医师进行NBI诊断要点培训前后诊断的准确性及一致性.结果:NBI诊断要点培训后14名耳鼻喉医师的诊断准确性(χ2=6.077,P=0.014)、特异度(χ2= 4.129,P=0.042)和阳性预测值(χ2= 6.608,P=0.010)显著高于研究前.结论:NBI诊断要点培训有助于鉴别鼻咽部良恶性病变,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助力鼻咽癌早诊早治工作的进行.

    鼻咽癌窄带成像准确性一致性早期诊断

    脑血管病后遗症的治疗中应用早期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临床价值

    刘秋莹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早期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4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收治时间2023年1月至10月),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开展物理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吞咽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对比两组吞咽功能,研究组吞咽功能量表(SSA)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上肢肢体运动功能测定量表(FAM)、下肢FAM得分组间对比,研究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日常活动能力,研究组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在脑血管病后遗症治疗中搭配使用效果显著,可以促进患者吞咽功能、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减少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脑血管病后遗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指标表达水平的影响

    张沛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时分析该治疗方案对此类患者免疫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对象为119例结直肠癌患者,选取时间是2021年2月至2023年12月,119例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即对照组(研究对象59例)与观察组(研究对象60例).其中对照组的治疗模式是单纯以卡培他滨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模式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两组均给予3个周期的对应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及两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两组治疗前的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观察组CRP、IL-6、TNF-α、CD8+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CD4+、CD4+/CD8+的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的近期疗效理想,可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推广.

    结直肠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炎症因子免疫指标

    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刘杰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贵州省湄潭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150 例,根据患者选择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股骨粗隆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和观察组(PFNA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骨关节密度等,探究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 8 h、术后24 h、术后 48 h的V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后 3 个月及 6 个月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的骨密度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患者临床症状、骨密度、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临床可推广使用.

    PFNA内固定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影响

    剖宫产术后实施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的镇痛效果分析

    廉小娟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采用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麻醉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9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术后给予对照组静脉自控镇痛,给予观察组TAPB麻醉,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镇痛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节点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TAPB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产妇中,能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提高产妇的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剖宫产腹横肌平面阻滞麻醉镇痛不良反应满意度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

    刘海仓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新泰市人民医院7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实际施行的麻醉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麻醉效果相关指标、应激反应指标.结果:观察组插管时(T1)、切皮即刻(T2)、拔管时(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观测值均比对照组低,苏醒时间比对照组短,首次提出患者自控镇痛(PCA)至清醒拔管的时间比对照组长,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比对照组少,术后30 min(T4)的应激指标观测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更利于减少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同时能够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减少疼痛感受和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全身麻醉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效果

    学龄前儿童应用眼保健综合干预对视力水平的影响

    安玉娥刘红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眼保健综合干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12 月幼儿园的100 名学龄前儿童,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眼保健综合干预,比较两组的眼保健行为发生率、不良用眼行为发生率、视力不良发生率、生活质量量表(GQIL-74)评分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眼保健行为发生率、GQIL-74 评分、满意度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不良用眼行为发生率、视力不良发生率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综合干预有助于规范眼保健行为,降低视力不良发生率,提升视力水平、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学龄前儿童眼保健综合干预视力水平生活质量满意度

    早期康复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预防效果研究

    李永丽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将研究时间内(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肌肉参数.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均更短(P<0.05).干预前,两组的肌肉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膈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直肌横截面积、股直肌厚度、股中间肌厚度、膈肌增厚率、膈肌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的预防效果较为理想,可以增加肌肉含量,改善运动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机械通气ICU获得性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