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吴孟超

月刊

2097-1338

bxue@smmu.edu.cn

021-81870791

200433

上海市翔殷路800号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Journal Academic Journ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第二军医大学学报》(Academic Journal of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创刊于1980年6月,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第二军医大学主办并主管。主要报道基础、临床、预防、军事医学以及药学和中国医学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医药学领域的中高级科研、医疗人员和高等医药院校的师生。本刊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肝胆外科专家吴孟超教授担任主编,众多国内外医药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编委。本刊面向全国和海外作者征稿,来稿均经两位以上专家审稿及编委会定稿,刊发论文多数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规划项目等重要基金资助课题。采用A4开本,按国际标准编排,附有英文文题、摘要、图(表)题、目次、版权页,铜版纸印刷,彩图随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N1基因与乳腺癌预后及免疫浸润的关系分析

    孙晓璐黄彦栋王莲香吴达熙...
    79-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MEN1)的致病基因ME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分析乳腺癌患者MEN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评估MEN1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采用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乳腺癌中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的功能和相关通路,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库CancerSEA分析MEN1表达与肿瘤生物功能的相关性.采用肿瘤免疫估算资料(TIMER)数据库和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研究乳腺癌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MEN1在乳腺癌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PAM50 分型、围绝经期状态有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MEN1的高表达与较差的临床预后有关(P=0.019).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MEN1相关和相互作用基因参与组蛋白修饰、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等生物学过程,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复合物等细胞组分,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活性等分子功能,肿瘤中的转录失调等功能通路.GSEA分析提示高表达MEN1表型涉及囊泡介导转运、补体级联反应、B细胞受体的信号转导、淋巴细胞与非淋巴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IL的信号转导、免疫系统中的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CancerSEA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显示,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 中MEN1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P<0.05).TIMER分析显示,乳腺癌中MEN1表达与巨噬细胞、CD8+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均P<0.05),与CD4+T细胞的浸润水平呈正相关(P<0.05).ssGSEA分析结果提示 18 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与MEN1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高水平的MEN1预示乳腺癌较短的总生存期,并可能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

    乳腺肿瘤多发性内分泌肿瘤1型综合征基因总生存期免疫浸润

    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3cm肝细胞癌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郑丽丽林艳艳杜奕岩詹维伟...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2017 版(LI-RADS v2017)对最大径≤3 cm的肝细胞癌(HCC)和肝脏其他恶性肿瘤(O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总院及无锡分院行CEUS检查、病灶最大径≤3 cm且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肝脏恶性肿瘤的 126 例患者(163 个病灶)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163 个病灶中,HCC 133 个,OM 30 个.分析病灶的CEUS特征,根据美国放射学院CEUS LI-RADS v2017 对病灶进行分类,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各CEUS征象及分类标准对HCC和OM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HCC组与OM组病灶动脉期增强特征、廓清时间和廓清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HCC组分类结果以LR-3(20个,15.04%)、LR-4(25个,18.80%)、LR-5(82个,61.65%)为主,OM组分类结果以LR-M(28 个,93.33%)为主.CEUS征象中,延迟廓清诊断HCC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3.33%(28/30)和 98.06%(101/103),早期廓清诊断OM的灵敏度为 93.33%(28/30).CEUS LI-RADS v2017 分类中,LR-5 和LR-4/5 诊断HCC的灵敏度分别为 61.65%(82/133)和80.45%(107/133),特异度均为 93.33%(28/30),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7.62%(82/84)和 98.17%(107/109),LR-4/5 诊断HCC的灵敏度高于LR-5(P=0.001);LR-M诊断OM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33%(28/30)和95.49%(127/133).结论 CEUS LI-RADS v2017 对最大径≤3 cm的HCC与OM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但LR-5 对HCC的诊断灵敏度较低,LR-4/5可提高对HCC的诊断灵敏度.

    肝肿瘤肝细胞癌恶性肿瘤超声造影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胃癌治疗的新靶点:铁死亡

    徐袁谢伟印慨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然而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严重限制了手术和化学治疗的效果,极有必要探索胃癌治疗的新靶点.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显著特征是细胞内脂质过氧化.胃癌细胞对细胞内铁代谢水平非常敏感,铁死亡在胃癌的发生、进展、治疗及耐药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胃癌细胞内铁死亡相关基因和非编码RNA与胃癌转移、耐药和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关于铁死亡对胃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研究已获得一定的进展,因此,靶向铁死亡可能是胃癌的有效治疗策略.本文通过阐述铁死亡在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及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总结与铁死亡相关的靶点基因,并对靶向调节铁死亡在胃癌治疗中的前景进行展望.

    胃肿瘤铁死亡肿瘤侵袭肿瘤转移细胞增殖肿瘤抗药性预后

    甲状腺癌中NTRK基因融合的研究进展

    董文彦孙德正方敏盛湲...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神经营养性受体酪氨酸激酶(NTRK)基因融合是多种实体肿瘤的致癌驱动因素,是重要的临床生物标志物.在甲状腺癌中,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患者表现出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因此晚期、转移性或碘难治性甲状腺癌患者应该接受NTRK基因融合状态的评估.然而,关于甲状腺癌中NTRK基因融合的诊断和治疗目前还没有权威的建议或标准化的程序.本文综述了NTRK基因融合阳性甲状腺癌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该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NTRK基因融合检测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

    甲状腺肿瘤神经营养性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融合靶向治疗

    自噬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史汉童王承清郭彦谷叶益超...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伤性脑损伤(TBI)致死致残率高,多发生于机动车车祸伤或竞技体育运动中.TBI主要包括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多为外力直接作用所致,继发性损伤包括脑水肿、神经细胞兴奋性毒性损伤、氧化应激损伤、神经炎症等.对TBI继发性损伤的有效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可能降低患者因TBI所致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自噬是维持细胞稳态的一种重要调节方式,研究发现神经退行性疾病和TBI中存在自噬功能障碍,推测自噬可能是TBI病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TBI患者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性疾病风险增高的可能原因之一.深入研究自噬在TBI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有助于为TBI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同时也为TBI患者认知障碍的防治开发新的思路.

    创伤性脑损伤自噬自噬通量线粒体自噬铁蛋白自噬

    数智融合背景下重症医学科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徐天宇余松轩侯冷晨马鸣骁...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化与传统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逐渐成熟.医学创新和数字化技术顺应时代进程,重症医学科与智慧化的深度融合正打破传统信息化边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可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更为复杂的重症医学问题,提高疾病和症状的诊断及预测能力,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甚至转变重症医学的服务模式.本文对数字化技术在重症医学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和挑战进行归纳,为进一步夯实基础建设、丰富应用场景、加速应用落地、提升应用效果、强化安全合规提供建议与方向.

    数智融合重症医学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

    加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康复的策略与思考

    马晓菁吕灿石磊顾伟...
    123-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工作是降低非战斗减员、有效保障部队战斗力和提高军事训练效果的关键举措.深入分析军事训练伤的防治策略与相关研究,可为进一步细化科学施训的具体落地提供依据.海军部队作为我军战略发展的重要武装力量,其建设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局面,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成为部队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康复医学在运动能力建设、训练伤防治等多个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康复理念的全面覆盖和康复具体实施及应用阶段的不断前移得到各领域的广泛认同.加强康复在海军训练伤防治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就当前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的康复策略提出思考和展望,为海军军事训练伤防治与研究提供参考.

    军事训练伤海军训练伤防治康复策略

    去氧地胆草素通过诱导活性氧促进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凋亡

    潘莉张银芳邱勇玉柳金梅...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去氧地胆草素(Deo)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eo分别作用于A549 细胞,通过CCK-8 法检测细胞活力,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染色检测细胞产生的ROS含量,Hoechst 33342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及线粒体膜电位,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用A549 细胞裸小鼠移植瘤模型评价Deo的体内抗肿瘤效果,通过H-E染色和TUNEL检测观察肿瘤组织坏死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随着Deo浓度(1、2、4、8、16、32 μmol/L)的增加,A549细胞活力呈现出递减趋势;10 μmol/L Deo可提高A549细胞内的ROS含量,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促进细胞凋亡;10、20 μmol/L Deo可促进A549 细胞中Bax和caspase-3 的mRNA及蛋白表达,而抑制Bcl-2的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表达明显增加.10、20 mg·kg-1·d-1 Deo给药17 d后,裸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和重量均被抑制,并且肿瘤组织中坏死面积和细胞凋亡指数增大.结论 Deo能够诱导A549 细胞产生ROS,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凋亡.

    去氧地胆草素肺肿瘤A549细胞活性氧细胞凋亡

    极速康复外科路径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刘启志周慧敏周敏君陈国忠...
    135-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极速康复外科(FRAS)应用于腹腔镜辅助胃肠肿瘤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 2023 年 1 月至 2024 年 5 月在FRAS和加速康复外科(ERAS)路径下行腹腔镜辅助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医疗费用.结果 共纳入 87 例患者,其中FRAS组 43 例,ERAS组 44 例.FRAS组与ERAS组相比,手术时间[3.0(2.5,3.5)h vs 3.0(2.5,4.0)h]、术后首次下床时间[(2.85±4.29)h vs(20.18±6.13)h]、术后首次经口进食时间[2.0(2.0,3.0)h vs 24.0(15.0,48.0)h]、术后住院时间[24.0(20.0,40.0)h vs 192.0(150.0,216.0)h]均缩短,住院费用[50 515.61(46 650.44,56 827.12)元vs 65 555.09(58 683.21,86 239.02)元]和均次药品费用[2 671.09(2 063.31,3 127.09)元vs 7 326.90(5 104.66,10 674.26)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根治术围手术期中采用FRAS路径安全可行,而且能降低住院费用和药品费用.

    胃肠肿瘤腹腔镜手术根治性切除术围手术期极速康复外科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夏坤健王琳唐娜郭伟...
    141-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新辅助化疗(NC)后行保乳手术(BCS)的可行性.方法 以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4 年 6 月至 2017 年 6 月收治的 132 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 62 例接受NC后BCS(NC组),70 例仅接受传统的标准BCS(对照组).计算NC组患者的缓解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进行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方法分析NC后BCS对TNBC患者无病生存的影响.结果 NC组患者的临床缓解率为96.8%(60/62).NC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状态、Ki67 指数、NC后的肿瘤最大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NC组脉管内癌栓侵犯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BCS后,NC组的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62例)、93.5%(58 例)、69.4%(43 例),平均无病生存期为 55.5 个月;对照组的 1、3、5 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 100%(70例)、95.7%(67例)、72.9%(51例),平均无病生存期为55.6个月.两组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NC后BCS不是TNBC患者无病生存的危险因素(HR=1.133,95%CI 0.600~2.139,P=0.701).结论 TNBC患者接受NC后临床缓解率较高,NC后行BCS的治疗策略是切实可行的.

    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保乳手术无病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