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方食疗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方食疗与保健
东方食疗与保健

廖泉清

月刊

1672-5018

0731-85540052 85556807

410007

湖南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东方食疗与保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减补脾益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

    苗爱敏栾静李敏吕晓明...
    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中医内科治疗的102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补脾益肾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炎症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TN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脾益肾方加减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炎症状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促进肾功能的好转,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早期糖尿病肾病补脾益肾方加减炎症状态临床价值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评价

    邵凤霞
    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n=45)和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n=45),比较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前后血糖、血压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血压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社区糖尿病中医特色健康教育血糖血压

    对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比较探讨

    王楠
    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药学被生药学理论束缚,传统中药学有逐渐被西药学理论为基础的生药学所取代的趋势.中药的发展方向需要反思和探讨,现代中药研究应按照中药本身的自然规律去研究,避免按西药开发的模式研究开发中药,而违背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在过程中有好多疑难杂症是传统中药学无法医治的,而生药学却可以治疗,但对于某些疾病来说,传统中药学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治疗效果.本文就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某几个方面做一下比较,使人们能对这两类医药学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中药学生药学比较

    中医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谢光英
    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2月纳入的1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7例,研究组实施中医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各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别(P>0.05),护理后发现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且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护理效果显著,改善血压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为预后提供保障.

    生活质量老年高血压临床疗效中医护理

    大黄、芒硝外敷促进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180例观察

    晏咏梅
    2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大黄、芒硝混合外敷对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从2016年1月-2016年6月行腹部切口手术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在采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大黄芒硝混合外敷,观察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所有病例全部甲级愈合,甲级愈合率为100%.结论 大黄、芒硝混合外敷能促进腹部手术切口的愈合,建议临床参考应用.

    腹部切口大黄芒硝疗效观察

    眩晕患者给予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袁小萍
    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眩晕患者给予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西医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4%,其中有5例无效,16例有效,22例显效,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7%,其中有1例无效,12例有效,30例显效,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眩晕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以达到显著的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

    眩晕患者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改善及预后分析

    李英环
    274-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改善及预后.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7月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组.西药组采取甲硝唑等西药治疗,中药加减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慢性盆腔炎转归率;盆腔炎性渗出、盆腔疼痛、包块积液、白带多改善时间;干预前后患者促炎因子、血液流变指标.结果: 中药加减组慢性盆腔炎转归率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加减组盆腔炎性渗出、盆腔疼痛、包块积液、白带多改善时间短于西药组,P<0.05;干预前两组促炎因子、血液流变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中药加减组促炎因子、血液流变指标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改善作用确切,预后良好,可控制盆腔炎性渗出、盆腔疼痛、包块积液、白带多等症状,降低促炎因子,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推广.

    桂枝茯苓丸加减慢性盆腔炎症状改善预后

    慢性盆腔炎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张雅慧
    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盆腔炎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助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ES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采用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利于炎症的控制和消退,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慢性盆腔炎桂枝茯苓丸加减临床疗效

    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可行性及优势分析

    赵雪峰
    277,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60例带状疱疹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治疗,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就两组患者水疱干涸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和带状疱疹病情好转率、用药不良现象发生率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指数.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带状疱疹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明显用药不良现象发生,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水疱干涸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指数相似,P>0.05.干预后中西医结合组视觉模拟评分、生活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外敷结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可行性高,优势在于可加速症状消退,改善病情,缩短病程,且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药物均无明显副作用,安全性高.

    中药外敷阿昔洛韦带状疱疹可行性优势

    针灸治疗理论及建设之研究

    支亚灵
    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是中医学常见治疗方法,针对存在于体表的具体症状或病位应用其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良好,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度较高.但是针灸治疗理论化程度相比其他治疗方法偏低,尚未有更为准确、恰当的表达和体现.本文以痹证的针灸治疗为例,结合《内经》中的相关内容对较为具体的针灸方法的特点要素进行分析,进而促进针灸临床治疗理论的丰富.

    针灸治疗理论辨证疗法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