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方食疗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方食疗与保健
东方食疗与保健

廖泉清

月刊

1672-5018

0731-85540052 85556807

410007

湖南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东方食疗与保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拟清胃养阴生肌汤治疗胃溃疡

    周祖兵刘毅刘兰沈涛...
    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性溃疡,主要由胃黏膜屏障防御能力下降,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自我消化而产生,目前主流的治疗方法是抑制胃酸分泌的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胃溃疡属于胃脘痈的范畴,其病机为胃热灼络、热胜为痈、胃阴被耗、脾胃气滞,治疗应当养阴清胃,消肿生肌,据此自拟清胃养阴生肌汤,临床中按此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胃溃疡病机养阴清胃消肿生肌清胃生肌汤

    试论晕动症从脾虚辨治

    朱晓慧
    280-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有大部分人群都在为晕动症所苦,结合晕动症的症状特点,从脾虚探讨晕动症的病机,以健脾为中心,辨证论治晕动症,具有实际意义.

    晕动症眩晕脾虚

    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

    陈燕张云勇
    2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主要对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 主要就本院的152例尿常规检验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进行尿常规检验时,存在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进行问题的解决.结果: 本院的152例患者在进行尿常规检测的尿液样本收集过程中,存在12例不合格.根据分析,发现存在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是患者的准备方法不规范和在进行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污染.其中这两项影响因素占比为41.67%和33.33%.结论: 在进行临床尿常规检验时,存在的干扰因素比较多,因此,很有必要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对策的制定,从而提升临床上的检验准确度和检验的水平.

    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质量控制不合格因素

    尿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

    缑小荣
    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尿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诊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8例作为A组,单纯糖尿病59例作为B组,同期选取体检的健康人6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其多项尿蛋白指标.结果: A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G(IgG)、转铁蛋白(TRF)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均较B组高(P<0.05),B组各尿蛋白指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多项尿蛋白能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并及早给予防治,进而可减轻肾功能损伤,显著改善预后.

    尿蛋白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

    MSCT与MR检查脊柱结核的效果研究

    郭明成邹红波
    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脊柱结核疾病患者采用MR与MSCT两种影像学技术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脊柱结核疾病的患者74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通过MSCT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研究组在治疗期间通过MRI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脊柱结核疾病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脊柱结核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脊柱结核疾病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治疗后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75.7%,上述数据组间差异显著(P<0.05);脊柱结核误诊和漏诊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脊柱结核疾病患者采用MRI技术进行检查,可以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使误诊和漏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降低.

    脊柱结核MRIMSCT诊断价值

    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

    郭太庞舒富坤
    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观察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作分析比较.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胸腹部创伤患者纳入研究,并给予DR检查与螺旋CT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 应用螺旋CT检查方法的诊断检出率为100.00%(100/100),应用DR检查方法的诊断检出率为88.00%(88/100),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检出率比较有明显差异,螺旋CT检查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2=12.7660,P=0.0004.结论 应用螺旋CT检查方法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检出率高,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诊断辅助检查依据,值得临床加强推广与应用.

    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应用价值

    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DVT诊断的探讨

    李旭东张文忠
    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70例疑似DVT形成患者作为疑似DVT组(其中66例患者经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检查确诊为DVT形成为彩超证实DVT组),同时选择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受检者D-二聚体的检验结果.结果 疑似DVT组患者平均血清D-二聚体值为(1526.44±560.45)pg/L,彩超证实DVT组患者平均血清D-二聚体值为(1862.55±826.35)pg/L,对照组平均血清D-二聚体值为(145.33±86.35)pg/L.彩超证实DVT组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疑似DVT组与彩超证实DVT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D-二聚体测定快捷、经济、无创,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可作为DVT的排除标准,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D-二聚体早期诊断

    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价值

    李英桂
    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联合检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与C反应蛋白在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重症组(n=47)和轻症组(n=47),对患者开展血清淀粉酶、脂肪酶以及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2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 重症组患者血清淀粉酶(AMY)、脂肪酶(LPS)、C反应蛋白(CRP)值均高于轻症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轻症组患者腹痛、发热、腹膜刺激恢复时间均低于重症组(P<0.05).结论: 检验AMY、LPS、CRP等值,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进行判断,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C反应蛋白急性胰腺炎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标准切面组合的研究

    刘娟徐培源
    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急性标准切面组合.方法: 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医院收治的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胎儿心脏畸形的孕妇111例,均进行产前超生筛查,采用不同标准切面组合方案,并对比各种方案的诊断结果.结果: 方案Ⅰ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98%、99.87%;方案Ⅱ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49%、99.85%;方案Ⅲ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2.79%、99.80%;方案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50%、99.77%.方案Ⅲ、方案Ⅳkappa积分分别为0.887、0.889,与临床随访结果一致性较好.结论: 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标准切面组合中,不同的组合方案筛查敏感度、特异度均较为理想,对于胎儿先心病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帮助.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畸形标准切面组合

    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刘于华
    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析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对其进行分组,30例/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活检穿刺法进行诊断,观察组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阳性率为86.67%,对照组的诊断阳性率为5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肿瘤疾病的病例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诊断阳性率更高,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有效率,更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免疫组化技术病理诊断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