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东方食疗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东方食疗与保健
东方食疗与保健

廖泉清

月刊

1672-5018

0731-85540052 85556807

410007

湖南长沙市韶山中路113号

东方食疗与保健/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针药并用治疗不安腿综合征1例

    赵永强
    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不安腿综合征以中老年发病多见,其发病机制尚不清,病因不明,迄今为止尚无对因治疗措施,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药物.中医认为发病与肝肾亏虚,气血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致使下肢经脉、经筋失养,脉络不通而发病.治疗宜平衡阴阳,调畅气血.中医在辨证的基础上针药并用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不安腿综合征痹症中医药针灸

    温经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验案一则

    周祖兵刘毅刘兰沈涛...
    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具有难治疗,易复发的特点.笔者根据中医理论推论出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为:血虚寒凝,邪闭肌表.温经汤具有温经补血、通脉散寒的功用,其功用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机相符,故可应用于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本文论述了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并附以典型案例一则.

    寻常型银屑病病机治疗方法温经汤临床经验

    心脏介入手术后的病因病机的研究进展

    陈浩
    340,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近些年中医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并发症的理论、治疗和实验结果,研究显示冠心病PCI术后主要病因病机主要为心脉痹阻,病位在心与肾、心与脾相关.临床治疗中药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心脏或心肌细胞,复方制剂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恢复心脏功能,针灸、耳穴通过调节全身经脉调节心、肾、脾的关系,PCI术前、术后的中医护理.这些为基于病证结合治疗方案对应的冠心病PCI术后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

    胸痹PCI术后中医治疗

    力学因素所致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新进展

    陈桂芳张蕾胡丹
    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面综述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新进展,提出早期干预是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对患者落实相关措施,可以很好地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压力性损伤治愈率.

    压力性损伤力学因素预防

    肺癌骨转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陈九一陈莉
    3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常会发生骨转移.肺癌的骨转移多表现为溶骨性的转移,本文主要围绕肺癌骨转移的溶骨性破坏机制作一综述.

    肺癌骨转移趋化因子细胞黏附分子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急救护理进展

    陈梦雅刘艳
    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消化道大出血作为消化科一种急危重症,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从具体的急救护理措施展开分析,如液体复苏、止血处理、针对性护理、病情密切观察等,可为临床此类患者的救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护理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陈婷婧
    34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针对老年患者更是拥有独特的优势.老年患者具有疾病病种多、病情复杂且变化较快,同时机体老化、血管条件差等诸多不利条件,而静脉留置针可以减少其血管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危重患者的抢救开辟了新的方法,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然而,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工作.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

    SHP2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冯倜孟斐
    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Src homology-2 domain-containing phosphatase 2)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增殖、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SHP2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乳腺癌、肺腺癌等.SHP2通过参与调节多种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不同的作用,既可促癌也可抑癌.因此,深入研究SHP2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以此作为癌症治疗的分子靶点具有重大意义.

    SHP2肿瘤促抑性抗肿瘤药物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及临床应用进展

    冷文英
    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统计比较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的情况,分析与高血压疾病发病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人群81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对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体内物质代谢异常、不良生活习惯、患病时间、抑郁情绪、合并其他疾病、高血压遗传史均是影响高血压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观察组中,钙离子阻滞剂使用率最高,为61.73%(50/81);两种联合用药率最高,为37.04%(30/81).两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三种用药方式(P<0.05).结论: 多数高血压患者疾病较为严重,治疗用药也符合联合用药的治疗原则;临床应充分了解高血压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并督促高血压疾病高危人群定时接受身体检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法进展

    精神分裂伴发抑郁症状的治疗

    李兴华
    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除阳性和阴性症状外,情感症状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精神分裂症与抑郁障碍在精神科属独立的疾病诊断单元,而从症状上观察,精神分裂症在整个病程中(包括早期、急性期和缓解期)伴发抑郁症状的现象相当普遍,伴发抑郁症状使病情具有预后差,功能差,易复发,发病时间延长、再住院率高等特点,也是患者自杀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就国内外关于精神分裂症伴发抑郁的研究作一综述.

    精神分裂症抑郁发生机制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