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工电能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工电能新技术
电工电能新技术

林良真

季刊

1003-3076

dgdnedit@mail.iee.ac.cn

010-82547196

100080

北京中关村北二条6号(北京2703信箱)

电工电能新技术/Journal Advance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Ener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2年,是综合性科技刊物,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务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要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新型发电技术;大、中、小、微型电机技术;超导电工技术;高电压及强脉冲放电技术;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 电加工、电子束和离子束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以及计算机在电工领域中的应用等。 主要栏目有: 院士论坛;论文报告;综述与述评以及新技术应用。《电工电能新技术》已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SA,INSPEC,AJ及CSA收录,同时也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系统可靠性的两阶段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方法

    马鑫衣立东唐瞻文周杨涵...
    96-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新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较大,配置储能以平抑新能源波动成为当前发展趋势.现阶段储能规划相关研究鲜有考虑系统的随机故障事件,这可能导致故障发生时储能装置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面向系统可靠性的两阶段混合储能配置方法,首先基于聚类方法得到典型运行场景,其次基于Shapley值的可靠性跟踪方法完成对系统的薄弱环节辨识,从中分析出不同运行场景下的高风险设备及系统的恶劣故障场景,然后建立以最小化投资成本和考虑可靠性的运行成本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得到适应多故障场景的混合储能配置方案,在保证新能源消纳的同时显著提高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最后,基于IEEE-RTS24 节点测试系统的算例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两阶段储能优化配置方法的有效性.

    混合储能优化配置可靠性薄弱环节辨识

    融合负荷引力聚类与深度Q网络的智能化台区设计

    奚振乾韩祝明王亚辉任新丁...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电网的深化改革,对电网企业的精准投资和合理运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配电台区规划设计,缺少科学的计算模型,导致设计阶段即出现供电距离长、导线曲折系数大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配电台区规划设计方案科学制定,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台区智能一体化规划设计方法.本文首先利用用户的历史负荷数据,采用负荷间引力的密度聚类算法对用户区域进行合理地划分,确定负荷中心.在划分好的区域内,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对用户点、负荷中心点以及障碍物进行建模,设定最优路线的损失函数,对乡镇台区低压线路拓扑结构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最后基于规划设计的拓扑及用户历史用电数据开展节点中性线电流最小计算,给出单相用户到相计算,实现低压电网中性线损耗最低.本文利用安徽省某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使用本文所提的方法改造低压台区,变压器的布局偏移负荷中心点仅 17 m,台区的线损率为1.5%,低于2.0%.

    台区智能规划设计负荷引力密度聚类深度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