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工技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工技术学报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电工技术学报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严陆光

月刊

1000-6753

xuebao@vip.163.com

010-88379629/9848

100037

北京百万庄大街22号

电工技术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China Electrotechnical Society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中文核心期刊,学位及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主要刊登电气领域的理论探讨、科研成果、设计制造、测试控制及系统配套等方面的学术论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主要供电气科技作者、大专院校师生阅读者参考。《学报》为月刊,每月26日出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2188/TM,国外发行代号:1409M。邮发代号:6-117,每期定价15元,全年18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耐高温电机用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特性

    付东山王连可王祥瑞向波...
    587-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机有机绝缘电磁线的绝缘材料高温下易分解,耐热等级有限,而外包陶瓷电磁线和阳极氧化电磁线柔韧性差,弯曲变形后电性能劣化.针对上述问题,该文提出基于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电机绕组方案.该陶瓷电磁线具有耐热等级高、柔韧性良好、弯曲变形后可维持电性能等特点,将其作为绕组应用于电机中可使电机工作温度达到 350℃,突破传统有机绝缘电机温度的限制.首先介绍了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的形成机理、结构特点和高温下的物理特性;然后分析了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应用于电机中的电学特性,给出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应用于电机中的制作工艺和绝缘方式;最后研制一台基于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的电机样机,并对其进行了高温烘烤测试和动态性能测试实验,验证了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应用于高温电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微弧氧化陶瓷电磁线绝缘高温电机

    快速断路器液压机构用双冗余斥力脱扣装置设计

    尹升李志兵田宇冯玺宇...
    598-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是输送 20 Hz 的全新交流输电技术,可有效提升输送的容量、距离及效率,解决海上风电远距离输送、电网安全互联等难题.由于其频率较低,断路器切除短路故障时存在燃弧时间长、能量大等问题,需要结合选相分闸的技术方案.22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快速断路器常采用双重化继保装置,采用双脱扣方式,其动作时间与单脱扣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影响选相分闸的准确性.针对上述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带去磁线圈的双冗余斥力机构,对斥力机构的磁场、机械特性及动作时间差开展了研究.基于磁场的耦合关系提出了采用去磁线圈减小动作时间差的方法,并设计了双冗余斥力机构;建立其数学模型,推导了去磁线圈与斥力线圈间的磁场耦合关系;分析了电容电压、电容容量及去磁线圈匝数等参数对动作时间差的多因素耦合影响规律,获得了最佳设计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去磁线圈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小快速断路器动作时间差.进行了样机制作,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为提升快速断路器选相分闸准确性提供保障.

    快速断路器电磁斥力机构斥力脱扣液压机构去磁线圈

    并联电容对真空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

    李元钊丁健刚刘志远耿英三...
    610-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真空灭弧室的绝缘水平是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现有研究发现,真空灭弧室放入接地金属外壳内,受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屏蔽罩电位会出现偏移现象,导致灭弧室绝缘水平下降.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建立真空灭弧室等效电路模型,研究了通过并联电容调整屏蔽罩电位对灭弧室内部电位分布的改善作用,并通过实验测量了真空灭弧室屏蔽罩悬浮电位,验证了并联电容方法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的杂散电容约为十几 pF 量级,通过为灭弧室并联百 pF 量级的电容,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内部的电位偏移现象.实验中所测量的真空灭弧室在自然状态下,其主屏蔽罩电位约为 34%总电压,对该灭弧室并联 500 pF电容,可将其主屏蔽罩电位调整至 49%总电压.此外,针对具有多级悬浮屏蔽罩结构的真空灭弧室,提出并对比了两种电容并联方案的差异,得到只调整主屏蔽罩电位的电容并联方式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真空灭弧室屏蔽罩悬浮电位并联电容非接触式测量

    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

    裴翔羽贾重霄周万迪谭奇福...
    625-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作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线路选择性快速隔离的主流技术路线,是最大程度地保障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健全和持续可靠运行的关键装备.然而,当前各类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存在造价高昂的共性问题,如何提出混合式直流断路器优化拓扑,有效地降低直流断路器研制成本是改进直流开断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融合反向电流注入、故障电流转移负压构建和电压幅值可控快速提升等原理的基础上,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通过可控振荡负压单元和反向电流注入辅助实现了故障电流的快速阻断.首先,研究了故障反向电流注入熄弧、电流转移负压构建和电压幅值可控快速提升等基本原理;其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可控振荡的电流注入型混合式直流断路器拓扑,并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然后,研究了所提混合式直流断路器关键元件选型方法;最后,基于PSCAD/EMTDC对所提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的有效性和适用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柔性直流电网多端口混合式直流断路器电流注入可控振荡

    基于图像分割及小波脊线的变压器绕组状态检测

    张淼彬王丰华金玉琪金凌峰...
    640-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给电力设备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变压器绕组状态的检测水平,该文从变压器振动信号的小波时频图像出发,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其进行图像分割以获取表征绕组状态信息的关键区域,进而利用模极大值法提取经图像分割后各关键区域的小波脊线,据此定义了小波脊线特征向量与特征向量角(WRFVA),对变压器绕组状态进行检测.某 110 kV变压器多次短路冲击试验下振动信号的计算结果表明:经图像分割提取出的变压器振动信号小波时频图像的小波脊线时频分辨率高,直观清晰地反映了不同短路冲击电流作用下绕组状态的变化过程;当同一短路电流作用下振动信号的 WRFVA 的变化超过 2°时,意味着绕组有轻微松动或变形存在,建议关注其运行状态.

    变压器绕组状态小波脊线最大类间方差法图像分割

    《电工技术学报》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