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化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化学
中国化学会
电化学

中国化学会

孙世刚

双月刊

1006-3471

dianhx@xmu.edu.cn

0592-2181469

361005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D信箱(化学楼)

电化学/Journal Journal of Electrochemist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电化学学术性刊物,旨在及时反映我国电化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动态,促进国内、国际的学术交流.设有综述、研究快讯、研究论文、技术应用论文、研究简报、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本刊已于1995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从1996年开始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来源期刊,1997年正式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1999年加入《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 Info)数字化期刊群》和《中国期刊网》.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锂氧电池中钌基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王昱喆蒋卓良温波黄耀辉...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可充电锂氧(Li-O2)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缓慢的阴极动力学导致较高过电压和较差的循环性能.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不同种类的阴极催化剂已经开始被探索.其中,钌基电催化剂已被证明是促进析氧反应(OER)的极具前景的阴极催化剂.由于钌基催化剂与超氧根阴离子(O2-)中间体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因此可以通过调节Li2O2的形态来促进过氧化锂(Li2O2)的分解.本文介绍了钌基电催化剂的设计策略,以提高其在锂氧电池中的OER催化动力学.不同结构的钌基催化剂已经被总结,包括金属颗粒(钌金属和合金)、单原子催化剂和不同底物(碳材料、金属氧化物/硫化物)负载钌的化合物,以调节钌基电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和基体结构.这些钌基电催化剂调节了对LiC2的吸附,提高了 OER活性,抑制了副产物的形成,从而提升了 Li-O2电池的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然而,Li-O2电池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是锂金属阳极的问题,锂的不稳定性和安全性一直是Li-O2电池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外,电解质的选择和阴极材料的优化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Li-O2电池的性能,还需要对添加剂(即氧化还原介质)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这些挑战的克服将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持续的研究努力,以推动Li-O2电池的进一步发展.

    锂-氧电池钌基电催化剂反应机理反应速率过电压

    氧化铜光电化学分解水反应速率方程

    高博远冷文华
    1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P型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制氢方法.尽管对其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建立其速率方程鲜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积分电量和电化学阻抗谱等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典型p型半导体氧化铜(CuO)光电化学分解水时光生电荷浓度、界面电荷转移速率常数及其与反应速率(光电流表示)之间的关系,力图建立其速率方程.结果表明,电极界面电荷转移速率常数与光生电荷浓度指数相关,光电流等于此速率常数乘以光生电荷浓度,反应级数(以光生电荷计)为一级,不同于常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和类似文献报道结果.这种光生电荷浓度相关的电荷转移速率常数主要是由于光生电荷在表面态中积累导致费米能级钉扎(伽伐伲电位是反应主要驱动力)和/或Frumkin行为(化学位是反应主要驱动力)引起.我们认为,该速率方程的建立对进一步研究CuO光电极析氢反应机理和设计CuO基高性能光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氧化铜光电化学分解水电化学阻抗谱速率方程光生载流子动力学

    不同荷电状态18650 LiFePC4电池的排放气体燃爆特性数值分析

    王世林龚旭刘丽娜李奕彤...
    2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排放气体的燃爆特性是决定锂离子电池火灾危险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探究锂离子电池排放气体的燃爆危害性可以为储能电站和新能源汽车燃爆事故救援与防护提供指导,从而促进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建立在这一认识之上,结合前人关于锂离子电池产气的研究,本文开展了不同SOC的18650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排放气体的燃爆风险研究.通过"消元"的方法计算含有二氧化碳惰性气体影响的混合气体爆炸极限,利用Chemkin-Pro软件对电池排放气体/空气的层流火焰速度与绝热火焰温度进行数值模拟,并对体系内的自由基浓度与主要基元反应敏感系数进行分析,综合评估电池排放气体燃爆危害性.研究发现100%SOC电池排放气体的爆炸下限最低,反应体系中具有抑制作用的基元反应敏感系数较低且自由基浓度更高,因此具有最大的层流火焰速度与绝热火焰温度.电池排放气体燃爆危害随SOC增加而增加,直至100%SOC时燃爆风险最大且危害性最高,然而随着电池过充电相关危害性却有不同程度下降.本文为锂离子电池排放气体燃烧机理分析提供了可行的方法,揭示了 SOC对电池排放气体燃爆危害性的影响,对锂离子电池储存与运输安全、储能电站安全防护及相关灭火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燃爆特性爆炸极限层流火焰速度绝热火焰温度敏感性分析

    "电化学研究范式"暑期学校2024圆满结束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后插8-后插15页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结果公布

    后插1-后插4页

    第二届厦门大学科技期刊论文短视频摘要大赛《电化学(中英文)》期刊获奖作品

    后插5-后插7页

    2024世界燃料电池大会在甬召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氢能与储能材料技术实验室
    后插16-后插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