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声技术
电声技术

史丽丽

月刊

1002-8684

tvea@263.net.cn

010-59570226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电声技术/Journal Audi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电声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引文源刊物。设有声频工程、扬声器与传声器、器件与电路、语音技术、电声基础、网络与多媒体、通信电声、标准与检测、节目制作与广播、噪声控制、知识之窗、产品撷拾、动态信息等栏目。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电声专业领域起技术向导和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场信道下毫米波MIMO-NOMA网络性能优化

    蒋励菁何彬宋荣方袁伟...
    167-173,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Extremely Large-Scale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XL-MIMO)、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混合波束成形(Hybrid Beamforming,HBF)是 6G的关键技术.随着天线数量的大幅增加,大规模MIMO系统向XL-MIMO系统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天线数量的变化,而且电磁波的传输特性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基于平面波模型的远场信道将不再适用.因此,考虑基于球面波传输模型的近场通信场景,在该模型下采用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roup-level Successive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GSIC)的毫米波MIMO-NOMA网络能量效率.首先,基于近场信道建立上行链路毫米波XL-MIMO-HBF-NOMA系统模型,并给出优化的用户分组方案.其次,提出以最大化能量效率为目标的优化问题,并通过波束扫描和迫零技术完成HBF设计.为求解该非凸优化问题,采用嵌套的二次变换技术,并设计关于HBF与功率分配的迭代优化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架构在近场通信中的有效性.

    超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XL-MIMO)非正交多址(NOMA)群体串行干扰删除(GSIC)混合波束成形(HBF)近场通信

    10 kW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改频实践

    徐前峰
    174-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10 kW中波广播发射机是广播电台常用的设备,然而随着频率使用需求的变化,原有频率可能不再适用,必须进行改频以满足新的需求.为提高设备的适应性和使用效率,探讨10 kW中波广播发射机改频的可行性和具体实践方法.介绍中波广播发射机原理,然后聚焦10 kW中波广播发射机的改频实践,探讨如何通过精确的工程调整,实现发射机从一个频率到另一个频率的平稳过渡,同时确保广播信号的稳定性和质量不受影响.深入剖析改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点,为广播行业的专业人士提供操作指南和理论依据,助力中波广播技术的持续进步和优化.

    中波广播发射机改频技术实践

    基于超声波测距技术的校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陈佳华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校园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存在效率低下、运维不便等问题,提出一种创新的设计方案.新方案设计的系统集成了超声波测距技术来实时监测光伏板清洁度,并通过智能算法优化能源管理和清洁调度.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不同污染程度下显著提升了发电效率,降低了清洁频率,优化了能源利用,在提升校园绿色能源应用效能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超声波测距技术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智能调度

    基于DSP算法的广播电视发射基站信号实时信道均衡系统设计

    苏传春修波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一种应用于广播电视发射基站的信号实时信道均衡系统,该系统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算法,旨在提高信号传输质量并降低误码率.系统由信号预处理、信道估计、自适应均衡3个关键模块组成.信号预处理模块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去除噪声和干扰;信道估计模块利用频域分析技术精确估计信道参数;自适应均衡模块则通过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LMS)算法动态调整均衡器系数,以补偿信道失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城市、郊区、山区环境下均能显著提高信号质量,降低误码率,并提供足够的信道容量,满足广播电视信号的高质量实时传输需求.

    数字信号处理(DSP)算法信道均衡自适应滤波

    广播电视传输中数字音频压缩处理的效能探究

    姚道明
    185-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越来越依赖高效的数据传输技术.数字音频压缩处理技术作为核心技术之一,其效能直接影响数据传输质量和效率.深入分析数字音频压缩处理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探讨不同编解码器对音质的影响、比特率与压缩比的权衡、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问题,旨在为广播电视行业提供更为高效的数据传输方案.

    数字音频压缩广播电视效能评估

    数字对讲通信频点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黄俊铭彭成伟姜弈彤陈海波...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对讲已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但存在私自改装现象,会干扰临近频率范围内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监测非法数字对讲.但现有数字对讲监测设备仍存在很多问题,如监测效率低、便携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针对数字对讲监测的关键环节,开发一套便携、自动化程度高的高精度频点监测软件,从而提升频点侦测能力.

    数字对讲频点扫描能量检测软件无线电

    基于超声导波的低压终端线路无功补偿技术研究

    余平伍星秀唐贤敏李鹏程...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声导波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该方法利用超声导波在低压线路中的传输特性,实现对线路无功功率的实时监测与动态补偿.详细阐述超声波信号生成、超声波与线路耦合以及实时监测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实现原理.通过实验验证,在补偿电压为300 V、频率为1.2 MHz时,线路功率因数从 0.75 提升至 0.98,无功功率降低86.7%,同时电压总畸变率控制在 5%以内.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低压终端线路的供电质量,为解决配电网末端无功问题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超声导波低压配电网无功补偿

    基于声音识别技术的增材制造过程质量预测技术研究

    丁远强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增材制造过程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音识别技术的增材制造过程质量预测(Sound Recognition-base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Quality Prediction,SRAM-PQP)方法.该方法通过音频信号预处理、声音特征提取、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实现增材制造零件缺陷的精准预测.实证结果表明,SRAM-PQP方法的预测准确率达 96.67%,F1 值达96.75%,对不同缺陷类型均展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

    增材制造过程质量预测声音识别

    投稿须知

    《电声技术》编辑部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