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声技术
电声技术

史丽丽

月刊

1002-8684

tvea@263.net.cn

010-59570226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电声技术/Journal Audi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电声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引文源刊物。设有声频工程、扬声器与传声器、器件与电路、语音技术、电声基础、网络与多媒体、通信电声、标准与检测、节目制作与广播、噪声控制、知识之窗、产品撷拾、动态信息等栏目。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电声专业领域起技术向导和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某集装箱船的噪声分析

    蔡培正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海洋波浪的影响以及船上设备工作的需要,船舶内局部舱室的噪声往往较大.对此,大部分国家对船舶舱室噪声等级做出严格的规定,国际海事组织也于 2014年7月1日正式通过了新的《噪声防护规则》.面对更为严格的噪声等级要求,在设计阶段对船舶舱室进行噪声分析、预报便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采用有限元软件Patran和Nastran对一艘沿海集装箱船进行振动和噪声分析.首先介绍相关理论基础和全船建模过程,其次进行振动与噪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目标集装箱船的固有频率与自由模态、机舱内部几个关键点处的频率响应位移以及机舱内部的声压云图结果.这些资料将为下一步对目标集装箱船的结构优化设计与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集装箱船有限元建模自由模态频率响应噪声分析

    小提琴声功率级测试

    齐咏雪赵越喆
    6-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提琴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西洋弓弦乐器之一.但是MEYER关于小提琴声功率级的测量实验年代久远,如今小提琴的制作工艺与材料已发生了变化,声学测量技术也在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小提琴的声功率还未予以重新测定.为此,介绍在消声室内参照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对小提琴声功率的测量研究工作.由两位乐师用两把不同的小提琴在消声室中分别以pp,mp,f,ff四种力度演奏五个单音a,#c1,#c2,a2 与a3,琶音,音阶和乐曲,测量小提琴1/3 倍频带声压级,通过平均、计算,获得小提琴在不同演奏力度下演奏不同内容时的典型平均声功率级和动态范围,并与MEYER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声功率级小提琴消声室

    言语可懂度简易客观评价方法对比

    刘浩成祝培生宋嘉炜刘曦东...
    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言语可懂度是厅堂音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对言语可懂度的客观评价,除国际标准推荐的语音传输指数(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外,在工程实践中,声学设计者常使用一些易于测量和掌握的简易方法,如明晰度C50、清晰度D50、有益有害声能比U50 以及语音干扰级等.结合大量教室实测数据,通过建立简易方法与STI的线性关系,系统地对比简易方法相对于STI的偏差程度,结果表明:各简易方法在不同声学条件下与STI的偏差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些条件下可与STI媲美;C50,D50 在混响时间较长时与STI偏差程度较小,线性回归结果的估计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Estimate,Se)均小于STI的1个JND;U50 在不同混响和信噪比条件下与STI的偏差程度均较小,线性回归得到的Se最大仅在STI的1个JND左右;语音干扰级在混响时间较短时与STI偏差程度相对较小,但Se仍接近 2 个JND.相关结果可为简易方法的使用者提供参考.

    言语可懂度语音传输指数声能比参量语音干扰级

    纤维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分析与优化

    曹海琳丁莉李丹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材料以其良好的吸声效果而被广泛应用于减震降噪功能,可以作为吸声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通过试验与Delany-Bazley经验模型、经验模型和微观结构分析模型的交叉对比,校验微观结构分析模型表征多孔材料声学性能的有效性.基于微观结构分析模型,研究纤维半径和孔隙率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比较单重和双重纤维多孔材料的吸声性能.进一步地,借助数值优化设计方法,获得最优声学性能的材料微观特征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纤维多孔吸声材料在相同厚度的基础上,在选定频段内的吸声能力有所提升,并且双重孔隙材料表现出更加优异的低频吸声性能.

    纤维材料吸声系数经验模型优化设计微观结构

    应用电子声场增强系统的室内声场测量初步研究

    江小婳陈建华姚石张桐...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有关系统对建筑声学参量的具体表现的量值获取出发,根据现场测量和对标准制定过程的研究,探讨应用电子声场增强系统的室内声场有关建筑声学参量测试方法,为后续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电子声场增强系统声场测试脉冲响应

    有限空间下次声源聚能辐射方法分析

    陶芙宇王曜坤李勤陶文波...
    25-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源在开放场通常以点源向四周进行辐射.为了使声源具备指向性发射能力,需要采取一些手段使声源固定方向汇聚.然而,低频声信号波长较长,尤其是次声信号,波长可达到十几米甚至几十米,很难在有限空间内形成指向性.针对低频声信号波长较长,有限空间内不易汇聚形成波束指向的问题,分别对多声源组阵、凹面镜聚能和号筒聚能等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各类方法的聚能辐射性能.

    次声源能量汇聚声辐射声学号筒

    城市高架道路声屏障顶部形式优化设计与实验

    从依云张三明徐炤圆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声屏障是防治城市高架道路噪声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存在设计形式单一、低频降噪不足等问题.声屏障顶部设计改良已被证明是一种提高屏障整体插入损失值的有效手段.聚焦声屏障顶部设计前沿研究进展,在最优衍射边界Y型顶部的基础上合理布置腔室,利用腔室的干涉相消效应扩大屏障的低频降噪量,设计出Y-3l,Y-3x及树型结构三款屏障顶部衍生型,并将设计结果应用1∶10 缩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树型结构的总体降噪提升最为显著,Y-3x型在中频降噪更具优势,而在其余频带不如树型结构,而Y-3l型降噪频谱较为均衡.三种Y型顶部衍生型相较于基础Y型、T型、吸声圆柱型均有宽频降噪提升,在工程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声屏障顶部设计腔室型顶部比例模型

    Helmholtz腔-微穿孔板复合结构的吸声性能

    杨鹏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微穿孔板的低频宽带吸声降噪问题,设计Helmholtz腔-微穿孔板并联结构,建立结构的声学有限元模型,基于声电类比法建立结构的理论模型;以 300~1000 Hz的平均吸声系数为优化目标,采用两种优化策略对并联结构进行吸声性能优化,使得结构的吸声性能得到明显提升.最终得到厚度为 50 mm,在345~1000 Hz吸声系数大于 0.8的吸声结构.通过光固化打印、激光打孔制造实验样品,利用驻波管对样品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并联结构具有优良的低频宽带吸声性能.

    Helmholtz腔微穿孔板遗传优化吸声性能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估

    王涛路晓东崔晓鸥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严重的交通噪声污染危害公众健康,亟待改善.我国城市层面的噪声管控缺乏广泛普及的噪声识别工具,而多源数据的发展,为城市中噪声的快速评估提供了新可能.以大连市典型城区为例,以城市地块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多源数据与交通噪声的关联性,并探究基于多源数据建立交通噪声预估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发现,街景图像数据、空间句法指标、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均与交通噪声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三类数据分别建立回归模型,均可以解释一定程度交通噪声.研究可助力城市规划层面的噪声防控.

    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多源数据多元线性回归

    岩石破坏声发射前兆研究现状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牛睿
    46-4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外界荷载作用下,岩石内部微裂纹不断萌生、扩展直至相互贯通,使得岩石出现变形破坏,进而引发工程事故.对此,阐述基于声发射技术开展的岩石破坏前兆方向的研究进程.先论述学者基于声发射时域参数开展的岩石破坏前兆信息的研究进程,进而论述学者通过声发射b值、分形维数、熵值及损伤变量等统计参数开展的岩石破坏前兆信息的研究进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的岩石破坏声发射多统计参数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为岩石工程灾变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岩石破坏声发射时域参数统计参数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