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声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声技术
电声技术

史丽丽

月刊

1002-8684

tvea@263.net.cn

010-59570226

100015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北路乙7号

电声技术/Journal Audio Engineer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信息产业部主管的我国电声专业中文核心期刊及引文源刊物。设有声频工程、扬声器与传声器、器件与电路、语音技术、电声基础、网络与多媒体、通信电声、标准与检测、节目制作与广播、噪声控制、知识之窗、产品撷拾、动态信息等栏目。以应用技术为主、兼顾学术与科普,以技术交流为主、兼顾市场信息与产品商情,在电声专业领域起技术向导和产品推广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试论舞台音响系统设计

    武宁宁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舞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需要有音响的衬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因此,音响是现代舞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音响设备来说,调试是使其发挥效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舞台音响系统设计的核心部分.音响系统是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与其他技术有所不同,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音响系统的调试是舞台音响工作的核心,不仅是音响技术的一种实践,更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本文对此展开讨论,期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舞台音响系统.

    舞台音响设备调试音响设计音响系统应用

    基于低噪声风机的冷却塔噪声控制方法

    朱自淙韩雨桐
    4-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冷却塔是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冷却塔的噪声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冷却塔的噪声控制非常重要.冷却塔的噪声控制在高层建筑工程中很常见,多数采用"全封闭隔声罩"的噪声治理方法.本文推荐采用超低噪声风机技术控制冷却塔本身噪声,进行冷却塔噪声治理,并在实践中确认技术上的有效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

    冷却塔低噪声风机噪声治理

    超大型综合体育馆声学设计实践——以深圳体育中心为例

    张光耀王红卫熊威杨晨曦...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深圳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的建筑声学设计为例,探究超大型体育馆容积远超相关标准限值情况下,体育馆室内混响时间的设计取值.通过充分利用室内界面,布置不同吸声特性的材料,使室内混响时间达到设计值,解决体育馆内音质控制的难点.通过Odeon声学软件对竞技比赛和文艺演出两种模式进行仿真模拟,得出综合体育馆中频混响时间平均值分别为2.59 s、2.17 s,与设计标准值吻合.深圳体育中心超大型综合体育馆的声学设计方法,能够提高超大型体育馆的声学设计可靠性,能为类似场馆的建筑声学设计提供参考.

    超大型体育馆建筑声学设计混响时间

    石墨烯热声换能器的有源控制应用

    邢倩荷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石墨烯热声换能器是一种基于热声机理的新型换能器,具备频率响应宽和声压波动小的优势.本文首次提出以石墨烯热声换能器为基础的有源噪声控制研究.利用相消干涉原理,建立有源控制模型,以总辐射径向声强为目标函数,阐述降噪效果与声源间距、声频率的关系,探究了石墨烯热声换能器在噪声控制领域的可行性.

    石墨烯薄膜热声效应有源噪声控制

    理想饱和孔隙地层非线性参数对内部声场的影响

    姜岳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充分顾及固相骨架与液相流体形变耦合的完备的饱和孔隙介质弹性能公式,研究理想饱和孔隙地层非线性参数对内部声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依次观察4个非线性参数所在非线性项的有无对一维有限振幅纵、横波源激发的非线性声场结构产生的影响.发现γ2所在的固相骨架体积应变与液相流体应变耦合的非线性项的消失,对于声场中任一参考点,将削弱一维有限振幅纵波源在该点激发的非线性声场强度16 dB,其他非线性参数的消失则对其变化贡献很小;γ4所在的固相骨架剪应变与液相应变耦合的非线性项的消失,将掩盖一维有限振幅横波源激发的非线性声场的高频近距离处及低频远距离处的复杂声场结构,会忽视一些重要的非线性声场特征.

    非线性参数饱和孔隙地层非线性声场弹性能

    一种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器设计方法

    杨美娇韩东刘丹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近场强干扰背景下拖曳线列阵声呐探测弱目标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器.该滤波器能够保证通带内的向量完全无失真通过,同时最小化滤波后线列阵的输出响应,从而达到抑制近场强干扰和噪声的目的.将滤波器的设计转化为最优化问题的求解,得到其数值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与目标信号不相干的强干扰方位自动形成零陷,验证了阻带内的强干扰和噪声能够被有效抑制.

    自适应空域矩阵滤波线列阵最优化问题强干扰相干

    基于跳跃连接注意力网络的音乐分离

    王岚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对音乐进行歌声与伴奏分离过程中,基于卷积编解码的分离模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分离效果,但网络存在丢失信息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有效的歌声与伴奏分离的模型.传统方法指的是非深度学习模型,本文在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在卷积编解码器的跳跃连接部分加入注意力机制,解决了网络丢失重要信息的问题,提高了分离性能.在开源数据集MUSDB18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型分离效果良好.

    歌声与伴奏分离卷积编解码器注意力

    单声部乐音信号的动态谐波调制方法

    郭天艺孟子厚
    33-3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现有的几种乐音信号谐波调制算法,以频谱合成模型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瞬态+谐波+噪声"模型的优化算法.该算法结合了数字图像滤波方法以及乐音信号的谐波跟踪方法,在实现原始信号动态谐波调制的基础上,提高了瞬态成分的提取效率,优化了剩余噪声成分的合成听感.

    乐音基频频谱模型乐音合成主观听感

    基于全局注意力机制的CNN-LSTM说话人识别研究

    楚宪腾杨海涛闫道申许铭洋...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说话人识别算法中,大多数算法只考虑了语音的空间域特征或时域特征,且模型训练难度大,准确率较低.针对说话人识别过程中存在的连续性强、空域、时域和频域特征提取不充分的难点,提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mechanism)的混合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说话人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数据集Mel频率倒谱系数(Mel Frequency Cepstral Cofficient,MFCC)和 Gammatone 滤波器倒谱系数(Gammatone Frequency Cepstral Coefficients,GFCC);其次采用 CNN 从提取到的声学特征参数中提取高层次的属性特征,将学习到的深度特征参数经转换后送入LSTM中,以充分提取语音信号的时序信息;再次,使用注意力机制赋予LSTM隐藏层不同的权重,以增加关键帧语音对识别结果的贡献度;最后采用Softmax层实现说话人识别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算法在中文数据集的准确率比CNN和CNN+LSTM模型分别提升10.38%和9.65%;在Librispeech数据集的准确率分别提高5.56%和5.72%.因此,本方法能充分考虑语音时频信息和关键帧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说话人识别的准确度.

    声纹识别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注意力机制

    声音处理技术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分析

    时军洪
    46-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画面和声音是决定电视新闻节目质量的主要因素.后期制作是将原始素材镜头编辑为待播节目的全部过程,是资料完善、再加工以及再创造的技术过程,能够对电视新闻声音的背景音乐、解说、同期声等音效元素和配乐元素进行加工渲染,进而使电视新闻的画面与声音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基于此,对声音处理技术在电视新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声音处理技术